◎ 儆
〈動〉
(1) (形聲。從人,敬聲。本義:警戒,戒備)
(2) 同本義 [guard;warn;outpost]
儆,戒也。——《說文》
儆,備也?!逗鬂h書·東平憲王蒼傳》注
使府人庫人各儆其事?!蹲髠鳌ふ压四辍?/p>
令司官、巷伯儆宮?!蹲髠鳌は骞拍辍?/p>
(3) 又如:儆悟(儆醒。儆戒,醒悟);儆守(戒備防守);儆懼(戒懼;警惕和畏懼);儆懔(戒懼);儆戢(戒懼而有所收斂);儆儆(不安的樣子);儆動(戒懼不安);儆畏(警惕和畏懼;戒懼)
(4) 告誡;警告 [warn]
夜儆百工?!秶Z·魯語》
乃儆公仲之行?!稇饑摺ろn策》
所以儆人臣也?!犊鬃蛹艺Z·五儀》
在軍,無日不討軍實而申儆之。——《左傳·宣公十二年》
宜殺一儆百?!徸哉洹端蜌J差大臣侯官林公序》
◎ 儆
〈名〉
(1) 警報,緊急情況 [alarm]
若今時儆蹕?!吨芏Y·夏官·隸仆》
(2) 又如:儆急(緊急[事件],一般指軍情)
儆【子集中】【人部】 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13畫
《韻會》舉影切,音景。戒也?!稌ご笥碇儭焚咏錈o虞?!洞呵铩ば辍吩谲?,無日不討,軍實而申儆之。亦與警通。
又《廣韻》渠敬切《集韻》《韻會》渠映切,音競。義同。
儆【卷八】【人部】
戒也。從人敬聲?!洞呵飩鳌吩唬骸百訉m?!本佑扒?/p>
(儆)戒也。與警音義同。孟子引書。洚水儆予。用儆字。左傳、國語亦用儆。毛詩。徒御不警。周禮。警戒羣吏。皆用警。鄭注周禮曰。警、勅戒之言也。韋注國語曰。儆、戒也。從人。敬聲。居影切。十一部。春秋傳曰儆宮。左傳襄公九年。令司宮巷伯儆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