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了
〈助〉
用在動詞或形容詞后,表示完成 [used after the verb or adj. to indicate completion]。如:我已經問了老王;人老了,身體差了;頭發白了;這雙鞋太小了
◎ 了
〈語氣〉
(1) 表示肯定語氣 [indicates future certainty]。如:明天又是星期六了;要過新年了,人們都很高興
(2) 表示促進或勸止 [indicates the speeding up or stopping]。如:快躲了;別吵了!閃開了!
(3) 表示感嘆語氣 [indicates interj.]。如:好了!別鬧了!
(4) 另見
◎ 了
〈動〉
(1) (象形。從子,無臂。小篆字象嬰兒束其兩臂形。初生的嬰兒,往往束其兩臂而裹之。本義:束嬰兒兩臂)
(2) 手彎曲 [(of hand) bend]
了,尥也。從子無臂象形?!墩f文》。按,猶交也。手之攣曰了,脛之縶曰尥。
凡物二股或一股結糾紾縛不直伸者曰了戾。——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3) 又如:了尥(手腿彎曲,引申指二物糾結絞纏不直伸的樣子)
(4) 假借為“憭”、“悟”。懂得,明白其意思[understand]
嫌人不了?!稜栄拧め屒稹纷?/p>
雖神氣不變,而心了其故。——《世說新語》
(5) 如:了法(領悟法理);了得事(懂行);了利(清楚,明白);了然(明白,清楚)
(6) 結束,了結 [end]
小喬初嫁了。—— 宋·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7) 又如:了還(了卻,償還);了局(結局;結束);了了(了結了);了劣(了賬;了結);了休(終止,了結)
◎ 了
〈形〉
(1) 聰敏,穎慧 [wise]
小而聰了,大未必奇。——《后漢書·孔融傳》
了,快也。秦曰了?!斗窖远?/p>
(2) 又如:了慧(聰明);了干(精明干練)
(3) 清楚,明晰 [clear]。如:了利(清楚;明白);了辯(對答清楚敏捷)
(4) 明亮,光亮 [light]
收到一片秋香,清輝了如雪?!濉?納蘭性德《琵琶仙》
◎ 了
〈副〉
(1) 完全,全然——與“無”、“不”連用,用在動詞或形容詞前面,表示范圍,相當于“完全[沒有]”、“完全[不]” [entirely]。如:了無恐色;了不相涉;了不可得(到最后也得不到)
(2) 放在動詞之后,與“得”或“不”連用,表示可能 [used after a verb as a complement with“得”or“不”to indicate possibility or finality]。如:辦得了;你來得了來不了?
(3) 另見
了【子集上】【亅部】 康熙筆畫:2畫,部外筆畫:1畫
《唐韻》盧鳥切《集韻》《韻會》郞鳥切《正韻》盧皎切,聊上聲?!对鲰崱窙Q也?!稄V韻》慧也,曉解也。《後漢·孔融傳》融年十二聰慧。
煒曰:小而了了,大未必奇。
又《宋書·戴法興傳》彭城王覓一了了令史,得法興使爲之。
又訖也,畢也?!稌x書·傅毅傳》天下大器,非可稍了,而相觀每事欲了,生子癡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也?!抖鸥υ姟丰纷诜蛉绾?。齊魯靑未了。
又《揚子·方言》了,快也。秦曰了。
又秦吉了,鳥名?!冻鸪毓P記注》似鸚鵡,腦有肉冠,能言笑。
了【卷十四】【了部】
尦也。從子無臂。象形。凡了之屬皆從了。盧鳥切
(了)尦也。尦、行脛相交也。牛行腳相交爲尦。凡物二股或一股結糾紾縳不直伸者、曰了戾。方言。軫、戾也。郭注。相了戻也?;茨显烙栕ⅰ顐娷髑渥?、王砅素問注、段成式酉陽雜組及諸書皆有了戾字。而或妄改之。方言曰。佻、縣也。郭注。了佻、縣物皃。丁小反。按他書引皆作了?。亦卽許之了尦也。叚借爲憭悟字。從子無臂。象形。象其足了戾之形。盧鳥切。二部。凡了之屬皆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