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塔。 峰前日出霧初散,溪上雨來禽亂啼。欲記寧游三峽處,詩成賴有董膠西。
幽園風雨。 妙手春工如畫史,鵝溪百幅掛城隅。卻將李成驟雨筆,掩映邊鸞花鳥圖。
自西林投宿歸宗。 江都著足寫馀酣,頗怪朝暉變夕嵐。我與諸峰俱是畫,解隨歸鳥過山南。
鄰雞。 鄰雞午唱靜中嘩,挾雨蒼苔傲落花。已覺星星鬢邊出,真成一倍惜年華。
顏魯公祠。 心正能令筆不攲,銀鉤猶冠古今奇。凜然一代英靈氣,猶似當年罵賊時。
失題 其二。 籬邊日出撫孤松,戶外云生遮數峰。避冷隨陽聞過雁,催昏喚曙聽疏鐘。
戲書 其一。 虐雪饕風春事晚,輕紅未放入夭桃。即看倚杖花經眼,便許堆盤黍雪毛。
上黃太史魯直詩。 扈圣當元祐,雄名獨擅長。群公調玉燭,延閣近扶桑。揮灑驚雷雨,觀瞻列堵墻。密云來北苑,珍果出明光。柱下惟青史,銀臺無露章。胡為隨逐客,不作瑞齋房。岑寂金華省,蕭條玉筍行。長庚萬里去,大雅百夫望。老覺丹心壯,閑知清畫長。珍蔬時入饌,荔子喜傳芳。世故跏趺遠,生涯嘯傲傍。甘為劍外客,誰念太官羊。宣室二天詔,遺弓萬國傷。老臣還召畢,陛下過成康。澤笏皆忠讜,彈冠多俊良。力辭佳吏部,直作老潛郎。憶在金華日,寧扶八座床。未能窺絳帳,頗識戲羅囊。候雁隨陽去,奔駒度隙忙。千秋銅狄泣,萬古玉人藏。諸阮釁猶在,蘄春痛未央。群雛極鵝雁,眾口嘆蛩螀。恨乏一廛地,歸來屢擇鄉。親交標鬼錄,卜筑近僧坊。宿鳥頻窺牖,行蝸每畫梁。著渠上麟閣,恥學賦高唐。勤我十年夢,持公一瓣香。聊堪比游夏,何敢似班揚。尚愧管中見,應須肘后方。他時解顏笑,何止獲升堂。
戲刻真牧堂竹間。 風微雨細花梢動,日落鐘鳴雀語多。未有池塘春草句,戲成戶外竹枝歌。
久不得六弟消息二絕 其二。 平生大敵劉文叔,每發一兵鬢為蒼。不得淮南近消息,蕭然添我鬢毛霜。
次韻九弟幽園即事 其二。 孰知卜筑野人居,飽聽鄰鐘與粥魚。便覺悠悠云入座,只無??水鳴除。
招隱亭。 裊裊秋風生桂枝,小山巖壑石逶迤。王孫歸去歲將晏,莫學臞儒炊扊扅。
廬山道中 其六。 蕭杌齋中天馬駒,追風未試且幽居。劇談挽我留三日,不費一鴟傳異書。
病中即事 其七。 絡緯井干空復啼,蕭然脫葉望秋衰。最憐庭下婆娑檜,郁郁已含梁棟姿。
歲晚四首 其三。 苦憶中州向子期,微官鐫盡賦新詩。清班未許聯天仗,直指聊看著繡衣。
病中即事 其六。 畦間魁芋敵蹲鴟,木末深懸大谷梨。小摘已堪充米價,煨嘗聊用補朝饑。
自和六絕句 其四。 蛙鳴廢沼弄妍姿,破夢起看星斗垂。度曲安能當鼓吹,灑灰那復計官私。
有懷雪堂舊游 其二。 柱史秦郎無檢幅,筆端真有大夫辭。追懷耆舊誰能繼,況復賞音黃絹碑。
數日陰雨懷李生 其一。 衣裾蘭茝有馀清,風骨冰霜照眼明。欲共阿戎談絕倒,亦憎暮雨滴階聲。
次韻答禹功兼簡周國振時禹功一夕泛舟歸郡不及話離 其五。 飄飄顧曲郎,恬愉仍靜深。相逢何必早,但貴相知心。臨博斯識道,聞韶真賞音。端須理三徑,歲華多浸淫。
再和嗣首座五詩寄舒老微老 其五。 牧庵擔板翁,銳氣如平日。明璧不可瑕,崇蘭有馀苾。何嘗疲津梁,苦鎩垂天翼。索價無乃高,孤峰問少室。
久不得六弟消息二絕 其一。 去日么荷拳未舒,水花高蓋已扶疏。大醫法窟應尋遍,有底能忘一紙書。
再和 其六。 平生愛花被花惱,況復雜花川上明。劍外參謀詩滿眼,乞靈何必錦官城。
廬山道中 其八。 英姿秀骨徐尚書,忠義丹青那可圖。褒鄂真成毛發動,猶將生氣壓曹蜍。
茅堂清坐有懷元亮。 不到青園三月馀,行間茂密見新蔬。最憐鼠跡生塵案,復有潛筠穿我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