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劉寶學彥修得歸因敘初別時悽愴之意十首 其六。 曾向花間醉玉卮,今年花發去年枝。君恩不賜泥封詔,春物翻成滿地悲。
早發竹山二首 其二。 去水湯湯縈嶼轉,前山恰恰與云平。仆夫應怪微吟苦,寧識江頭送目情。
褒城縣雨中。 嶺云方笠覆,檐雨已盆傾。山氣晝侵幔,灘聲夜入城。子真空舊隱,褒姒謾垂名。訪古多磨滅,秋風山樹赪。
遣興二首。 少年豪縱志凌云,著論將期擬過秦。當日詩書徒用世,如今文字豈謀身。亂離不用毛錐子,漂轉聊同木偶人。主父平生希鼎食,年來一飽尚艱辛。
秋日懷古園有作。 故里田廬遠,他鄉禾黍秋。風高初下葉,川淺欲生洲。月出空山靜,煙生遠樹稠。已諳為客意,堅坐任遲留。
游岳麓寺三首。 杖策松門興未窮,更過金地雨花中。山泉淅瀝通幽戶,林葉蕭森下晚風。目極平皋方蒼莽,煙深城郭自空濛。他年襆被僧房宿,聊與支郎話色空。
法界頌二首 其一。 木人睡足理精神,大地山河勿一塵。不是解談無口論,由來不及世間人。
昔柳柳州作永州山水諸記泉石之狀如在目前茲。 山磎犖確冒荒筠,石溜涓涓盡日聞。微水寒來渾見底,峽山雪后欲侵云。深溪春動梅爭發,絕壑林高日易曛。應似零陵溪上景,林泉多類柳州文。
讀退之集偶書。 宰書三上已間關,見辱功官又大難。當日之人定誰子,竟無人字在人間。
題六合英氏廟。 野曠煙迷縣,溪湍柳系航。雉鳴初翳麥,蠶長未眠桑。地有前朝恨,爐殘古廟薌??战L漠漠,寒日自荒荒。竟墮蕭何計,仍同項氏亡。相黥寧作帝,晝錦亦還鄉。嚴瀨終辭漢,箕山不禪唐。君王千載恨,行客亦凄涼。
聽微水有感四首。 發源由太古,東逝幾朝昏。欲識無窮意,當看石上痕。
早發竹山二首 其一。 天外峰巒排木杪,江邊石氣動云根。憑誰為謝東流水,好送寒聲入故園。
致爽亭二首。 霧豁空江平,楚疏遠山出。龍溪夜來雨,爽氣侵衣濕。
思故園。 柳外高風盡日吹,春來不省見花枝。漢傍別墅三株杏,記得飄零似雪時。
炎精光復論元功,事業伊周信比蹤。許國一心明貫日,存孤高節凜經冬。
甲區地勢羅千雉,奎畫天門跳六龍。自古至誠參化育,濟時行道本中庸。
賀師垣賜御書一德格天之閣牌并鍍金器皿青羅涼傘從人紫羅衫鍍金腰帶儀物等四首 其一。 炎精光復論元功,事業伊周信比蹤。許國一心明貫日,存孤高節凜經冬。甲區地勢羅千雉,奎畫天門跳六龍。自古至誠參化育,濟時行道本中庸。
自竹山歸酂上墳。 晨曦出沒霧交流,獨喚江船立渡頭。嵐光映縣居民麗,紅葉漫山客意愁。溪云欲作今朝雨,崖菊猶含舊歲秋。此日還歸追曩事,孤生淚盡黑貂裘。
范覺民挽詞四首。 舊陰交蓋處,草草遂離群。何意終天別,居然此地分。豐盈宜上壽,鼎盛忽西曛。遙想天臺路,悲笳慘暮云。
舟中感懷。 故園此去渾如客,異縣而今卻是家。還日檐楹應著燕,來時楊柳未藏鴉。孤舟泛泛春江闊,去鳥飛飛岸樹斜。卻憶當年南下日,傷心泣盡日昏華。
冒小雨晚出。 霜稻收馀壟畝空,雨容和霧晚溟濛。出門忽見丹青樹,腸斷家山柿葉紅。
泛舟觀雨。 云氣交流晝窈冥,疾風吹雨雜荷聲。山隨明晦姿橫出,舟入渺茫詩漸成。托跡江湖三畝足,放懷天地一身輕。銜杯不用嗟羈寓,未必乘槎勝此行。
又次韻五首。 行衣葉葉馬蕭蕭,快意寧知歸路遙。海上尖峰青似染,卻從云外望岧峣。
螢火。 徂暑初殘夜,飛螢遍曲塘。翕張舒焰短,雨注引輝長。翻屋星移位,窺簾燼吐光。未應彌輦路,聊可映書囊。乍與風俱遠,偏隨雨送涼。老夫常作客,看汝鬢毛蒼。
辛酉二月十六日出暗門循城如北關登舟二首。 城國排云鎖病身,豈知城外物華新。非緣放逐循墻去,不見西湖萬頃春。
過鄖鄉。 孤城寂寂枕江湄,萬室燒馀事可悲。故老歸來泣環堵,行人佇立問遺基。年華祗覺凋容鬢,花鳥何曾管亂離。依舊漢傍春事好,野桃開盡暖風遲。
戲書寄夏致宏。 蕭何轉漕關中日,綺季逍遙商嶺時。世亂或為舟楫用,時平自可帝王師。試問升車驅駟馬,如何踞石茹三芝?;纳綒q暮云煙冷,西望長吟獨爾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