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因愁病值生辰易號半花顛。 我今別號半花顛,總為愁多劇可憐。頂露狂非張旭圣,目茫疾甚退之賢。添籌此地雖環海,煉石何時竟補天。且伴兒孫一場戲,談禪說鬼話神仙。
秋夜吟。 秋景尤于秋士宜,每逢秋夜每眠遲。風搖花馥東西院,水定天空上下池。好趁云微河淡后,來看練洗月明時。居心我亦清如許,玉宇無塵合有詩。
挽亡友李瑾卿 其一。 君平矜躁我疏狂,好友忘形兩不妨。記得竹窗涼夜里,風風雨雨話聯床。
次廣文吳友山臺陽懷古雜詠元韻 其四。 珊樹環村竹繞城,承天古郡久更名。北流直下沉淵獺,東去終消拔浪鯨。四省屏藩圍島嶼,萬家煙火出蓬瀛。東西早晚飛航便,風信天然水道平。
雜詩平韻 其十一。 伊誰坐照擅如神,心鏡瑩然獨至仁。不使迷來魚目混,方知剖出蚌胎真。松梅苦耐三冬冷,桃李爭先二月春。多少清標羞自獻,可無物色出風塵。
秋雨未已客懷不佳夜誦少陵遣興詩至生涯能幾何常在羈旅中三復增感每字賦一詩 其八。 貧窮束縛人,智慧無所施。文籍紛滿前,不救寒與饑。佳哉江上山,歸隱寧無時。青山若有言,塵土君自羈。
春夜愁婦吟。 倚病含愁耐不能,閨寒枕簟冷于冰。那堪忽斷三春夢,猶對將殘五夜燈。覯我則夷艱亦既,逢君相識悵何曾。窗前好鳥催天曉,敢上妝樓最上層。
送潘致虛之湖南。 久客兒童狎,窮居草木長。蛙聲猶鼓吹,燕子亦炎涼。度日工詩律,傷時灑淚行。輸君載明月,先我過瀟湘。
哭父 其二。 愈呼返魄愈無知,驚報親朋半信疑。恨卻藥湯全未奉,枉生養老讀書兒。
次海東書院山長宋荔鄉歸粵西兼赴禮闈留別元韻 其一。 小春佳景餞分離,兆應春宮酒滿卮。馬帳正吟留別句,鳣堂恰好落成時。曾開講席宏來學,忽買歸舟動去思。自計西旋旋北上,文章報國寸心知。
雜詩平韻 其三。 不是紅綾宴曲江,吟春亦復醉春缸。遙岑送到青排闥,香草披來綠滿窗。點遍梅花圖九九,看歸燕子剪雙雙。適然惹起歌聲興,信口憑吹短笛腔。
六言 其四。 一丘一壑粗足,老圃老農可師。雞唱不踰風雨,蛙鳴何擇官私。
哭母 其二。 亡母非如亡父時,曾經問卜亦求醫。而今始覺陰陽數,藥石無功卦象知。
讀湯卿謀集 其四。 我讀卿謀傳,巍然擅盛名。天教五不幸,人異百無成。大業垂今古,微軀任死生。青華仙籍錄,身后有馀榮。
次廣文吳友山臺陽懷古雜詠元韻 其五。 豐年不待兆鳴鼉,地道菁華萬寶羅。西北通津財貨足,東南望氣土田多。海疆辟國二千里,澎島分流卅六波。終古海邦輸貢賦,來王寧復指天戈。
獨登南樓兼懷嚴圣幾俞若晦 其二。 城外江山好,樓前市井喧。登高明遠目,直北望中原。濟世原無策,傷心不忍言。唯馀憂國淚,還共水潺湲。
秋日懷鷺州方玉華。 若蘭臭味醉心香,幾度逢秋幾斷腸。每欲葭蒼還倚玉,那堪露白又為霜。獨鐘我輩情千縷,所謂伊人水一方。遙想相思同此恨,鯤沙鷺渚兩茫茫。
題松石照。 碌碌名利客,大都為形役。獨無物欲交,悠然情自適。松陰澈底涼,坐對秋岑碧。堅守介如貞,終古不轉石。
庚戌1790元日即句 其二。 東風噓海表,蓬蓽亦生春。天啟三元運,人痊百病身。平安真是福,澹泊未全貧。傳座從茲始,開瓊莫厭頻。
游小西湖。 西湖如畫意,點染水之涯。地與三山古,時來六月嘉。搖波紅霧皺,轉棹綠陰斜。四望樓亭畔,新荷面面花。
贈友納寵 其一。 翩翩公子愛根多,醉夢揚州喚奈何。暮雨窺臣猶隔障,曉風吹女忽凌波。金釵已把佳期卜,玉鏡何嫌好事磨。珍重霓裳仙樂奏,安排月殿貯姮娥。
清源洞。 踏上清源第一梯,名山高結與天齊。蒼松夾道疑無路,怪石開門忽有蹊。五色云霞樓外過,萬家煙火望中迷。登峰造極應如此,俯視人間眼盡低。
雜詩平韻 其十九。 黃金甲第托崇高,獨鳥遙天惜羽毛。推食肯彈謀士鋏,解衣但戀故人袍。除將書腹何藏富,剩卻詩腸不減豪。天問當時已無告,那堪憤讀古離騷。
盱眙館中題云山圖。 北風三日吹黃土,長淮浪高少人渡。客愁正坐小窗間,眼明見此江南山。好山連娟螺髻鬟,白云無心終日閒。野橋溪水流彎環,旁有幽人晝掩關。道路只今多險艱,林泉有約吾當還。黃精可駐冰雪顏,時時令人雙鬢斑。
問祖顯疾。 隱幾維摩詰,傷春杜拾遺。觀身如聚沫,憂國正攢眉。藥裹添新說,腰圍減舊時。朝來強飯不,問訊一憑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