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龍居寺偶題寺有新取華嚴方結閣貯之。 千株松逐巖腰轉,四面山如扇掌開。不厭客成真實否,華嚴閣就約得來。
孫叔誠宰南峰過信道諸暨舊事往往能記拙詩因。 身是前身念已非,相逢喜誦昔年詩。心情似舊知無日,兒女成行能幾時。政事便須書竹帛,功名何必問著龜。盱江風月時分寄,免隔關河費夢思。
挽喬民瞻。 楚鄉槐市憶當年,錦繡文章六藝先。朱紱哀憐應有在,白頭故舊各凄然。修文地下埋英骨,遺愛江城付彩編。造化於公意良厚,不教丹旐涉長川。
懷范子以詩贈之。 開正占晴符古語,便謂春風偏花塢。那知天意不可謀,才告休期便風雨。急追令節已難尋,臥向空齋思勝侶??蓱z十步五步寬,似隔千山萬山陰。今朝馮夷巧作便,翦刻開花散飛舞。峭寒燠沐兩不同,況是南箕正三鼓。若求此花生彼花,少霽威嚴無用武。桑錢未出土水興,繪給豐膏亦無苦。半分僧室依環堵,滿目愁來不堪數。需公排日作好詩,細破春愁看幾許。
喜仰之至。 江東幕客江西吏,各是年過五十時。一去塵中勞夢約,重來物外有心期。煙中艇子花前酒,竹里棋聲月下詩。景物不妨俱是舊,只添須發白如絲。
戲和虞卿。 君有輕舠恰稱身,我家亦有嶺頭云。君云容易能分我,亦有吾云可寄君。
送蔣推官歸宜興。 陽羨溪頭蟹正肥,三年客盡拂征衣。一川秋色背人去,滿路黃花迎子歸。未用解裝榮故里,少須通籍扣天扉。紅妝莫作離凰怨,自有鵷鶵接翅飛。
吳使君。 玉后案吏去紛紛,舟到三山有幾人。西掖文章推得步,早歸丹陛演經綸。
宿臨江院。 翻水僧猶敬故侯,為予解榻小淹留。病馀尚覺山川健,興在煙霞故款休。
謝運屬秘書惠詩。 雪撲征鞍岸漲沙,不辭天闕去程賒。江梅笑處人為客,仙桂香時雁到家。秦地少年應辦酒,江南詞客好酬花。錦衣綵仗還鄉路,欲訪萍蹤問釣槎。
觀講師有感。 一僧據幾坐,眾僧列其間。紛紛士與女,其外復相環。娟娟誰家婦,粉面垂煙鬟。既為時俗妝,復著道士冠。一聞法師唱,先眾低朱顏。俯仰皆中度,儀矩發素閑。眾僧推舉首,往往務旁觀。云是良家子,良人綴朝端。二十哭其夫,蕙幃守奇單。誓保歲寒節,悼往時汍瀾。鄰女聞好色,愿見無由緣。孺枝無雜匹,對鏡有孤鸞。如此十馀載,里巷不敢讙。歲久厭俗累,幡然學僧禪。朝朝事香火,常念舍囂煩。遂來佛寺中,圓頂雜長髯。未能問以此,吁嗟涕以潸。女子本柔靜,閨房不肯安。當初紅顏時,可必同恂鰥。所行雖失節,尚可求芝蘭。如今馀艷態,卻來扣幽關。進退兩無據,此道何漫漫。京城富貴家,妍麗了塵寰。不肯自愛重,白日吳妖嫻。廉恥節毀喪,萬里來夷蠻。向來紅面女,十九逢時艱。奈何兵戈中,此風不為刪。僧乎爾其有,為我逃窮山。
和曾吉父飲南坡四詩。 買山如買金,去草如去惡。開山一代師,前者無是作。向無邱壑心,雖有亦不樂。何須待高秋,風帽已可落。
和周秀實用前韻。 老知白發愧花林,望絕華筵繼書陰。病與物疏銷火性,貧知分薄更灰心。春收紅紫如辭客,風入松篁得伴吟。莫恨蔬盤欠何肉,文園病渴只因琴。
十月十七日雨霽復至仙隱。 秋雨閑十日,緬懷秋山空。煙霞固舊態,敗葉鋪山紅。平生五大夫,投老一禿翁。相看各蕭索,事付不語中。二輪固代謝,四序彌初終。義霜素慘烈,溫律復沖融。相期保歲寒,木末回春風。
和周仲嘉再示三篇 其一。 舊日衣冠說武林,風流曾不減山陰。百年人物千山秀,萬里功名天下心。族姓人人誇盛事,溪山處處稱高吟。后生欲聽清商曲,莫學無弦只撫琴。
和魯谹父簡吉父伯南坡。 柳徑桃蹊草色新,一年春半又侵尋。無情燕子疑巢冷。多怒鳴蛙互目禁。滿眼為花留色艷,轉頭遺我是清陰。莫愁艇子芙蓉楫,且聽拿音作好音。
路居士山水歌。 人年八十百慮昏,丈人耳目方聰明。他人到此筋力疲,丈人勝如年少時。老中強健閑中忙,經卷丹爐肘后方。金書千軸造理窟,赤城七篇談坐忘。我年三十始相識,丈人年已幾六十。往來出處三十年,體無作用神安然。靜窺了不見根底,我謂君心祗如此。那知能事有別腸,筆下風光窮妙理。龜溪道人古衲師,心辭聲利常無為。晨鐘粥缽半爐火,午日茶甌一局棋。一朝共語小窗前,初了小卷含風煙。為言老路手作此,畫出王郎訪戴船。明朝見我微笑語,漏泄丹青奈緇侶。別有一段壺中天,果若知音定分付。輕輕一軸數尺長,奇峰突兀煙茫茫。其間細屑千萬狀,領略試為哦新章。初畫寒林宿鳥驚,山溪漸曉人漸行。四僧趁飯分先后,人立渡頭沙岸口。一舟閑泊石岸中,一舟半渡凌云空。兩舟一釣一垂綱,上有雁落蘆花風。兩橋近山轉清絕,客攜筇杖半卼臲。定是當年鶴氅翁,神氣飄飄犯寒發。山腰佛寺樓閣明,下有茅店臨沙汀。剎竿挺立照山影,風幡仿佛聞談僧。紛然萬象爭奇怪,縮地便移他境界。才薄其如此畫何,強寫嬌容捧心態。昔聞大令馳筆鋒。天門未借西南風。眾工索錢陽好語,吳起果被公叔沮。翩然拂袖返田廬。將軍妙手今為幾。乃知胸中千頃碧,來自傳家萬金直。丈人丈人有馀墨,莫惜逢場時戲劇。
挽楊承事并夫人詩二首。 夢協幽蘭故可夸,來從君子更宜家。疏恩自合開新邑,比備還應副六珈。解使威儀同詁訓,聊隨輕薄事鉛華。自從瑤瑟初扃后,檻外春風懶放花。
賀生孫詩。 紛紛郁郁煙結扉,傳道老何孫子歸。褓中不作嬰兒泣,芝蘭共見生庭闈。于公決獄德莫比,今日何公亦如此。掌中送此麒麟兒,不是如來須孔子。長兒本自長沙得,驥子生孫定奇特。未論玉骨秋水神,聞說已傳湯餅色。
李尹叔知丞借華嚴子仙山子楚以詩道其事李有。 與君淮浦接鄉關,聞道忙中也自閑。向似浮花真客宅,心歸實地是家山。窗明篤耨朝煙細,榻靜籧篨午夢殘。更問前生李居士,南行今到幾人間。
和向監廟紅梅。 向來冰艷敵寒空,直待春來試淺紅。大抵一般標格在,兩般顏色不須同。
秀實監丞復寄二篇譏商彥不至亦微見及因次韻酬謝。 東岡準擬太丘來,竹洗塵根石拂苔。好客風廊俱有分,只愁高唱不容陪。
和張直可投詩十首 其五。 牛衣泣臥傷君子,華袞高名亦丈夫。但使如云雙翼在,它年九萬是鵬圖。
送魏滁洲。 惠政從來到處寬,民心歡喜吏心寒。醉翁亭畔霜初肅,釀酒泉邊菊未乾。紫綬繡衣催傳送,黃童白叟挽車看。今君已是滁陽守,父老猶稱魏長官。
和仲嘉示秀實。 去秋九日失歸期,今度花前又過時。喚客便宜傾鑒落,與誰同伴插酴醾。新甘未厭松江鱠,敏捷先酬季父詩。莫道野翁無食品,葵羔爛煮亦偏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