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程敬叔教論赴建平。 爾之王父東諸侯,朱門行馬高修修。嚴君家學又繼美,年少鄉書推上游。我生苦晚百無益,猶及步趨陳太丘。飄零不死見三世,爾復預此能言流。風神清羸談炙轂,生理蕭條書汗牛。今年別我忽遠役,天馬放靶難停留。問渠何官縣博士,橫山之西江東陬。此邦固是吳楚會,風淳土樸衣冠稠。亦聞巖谷多古跡,最喜道途稀使騶。公堂講罷看山坐,香鼎茶鐺相勸酬。熱官千騎豈不好,白日公庭愁督郵。飲水茹藥善自愛,歲晚相期釣滄洲。
舒子俊見過。 來往通家不厭頻,青山心性白云身。陰林石溜風傳語,霜月溪梁水寫真。歲儉魚鮭難猝致,天寒烏鳥自相親。燎爐薪暖糟床響,隨分歡留作好春。
書嘆七首 其四。 袁弟豁達人,陳兄靜默士。平生少附麗,頗與同憂喜。邇來怪事發,談笑不可擬。一為脫淵魚,一為墜柯蟻。吁嗟其奈何,天運固如此。
畬齋次韻。 貧賤知心老弟兄,祗疑相得似前生。避窮無地猶貪學,負謗如天底用名。兵后脫身宜共惜,書中薄業向堪耕。殷勤預約頻頻見,未見亦須頻寄聲。
邑中滯雨示陳貴白。 猶及相逢鬢未華,故鄉春盡不須嗟。園林處處生新草,風雨年年送落花。高樹書寒歸有鳥,小溪湍急走如蛇。方知傲世不在隱,高枕北窗聞打衙。
石湖范至能嘗作姑惡詞以婦怨非天下之為婦者。 姑惡姑不惡,人言姑惡人豈知,為姑作婦百不辭。婦在姑尚右,婦死姑方悲??謧靡獠桓疫`,化作異物鳴無時。姑不惡,姑不惡,怨姑還當被姑責。但愿生身復作婦,死別不如生見樂。
以空飛本無跡韻為五詩往扣廣微張公。 智有不近名,賢有不踐跡。百年如飄風,誰作遠行客。所要在持久,以道自消息。吾師豈欺我,白首方學易。
吳兄文參議同登金陵鳳皇臺醉作。 百年訪古此徘徊,更上山椒掃草萊。一臠地腴胡馬瞰,數圍天險化龍開。時聞營籍傳謠曲,誰見祥宮離劫灰。李白不生王謝歇,西風日落鳳皇臺。
蔣堯仁監簿挽詩二首 其一。 家廠宣和后,官名德祐前。不圖諸老盡,竟得一身全。月旦懸虛鑒,巾箱有秘篇。堂堂何可得,誰乞畫圖傳。
題蘇李泣別圖二首。 弓疲矢盡三千里,節弊衣穿十九年。流落天涯有離別,當時誰擬畫圖傳。
趙孟{禾熏}修職挽詩。 辨得從容死,知渠磊落人。風云數世澤,玉雪百年身。譜牒圖經書,園林墓道新。不知滄海上,更費幾沾巾。
送徐生仁榮侍親游山。 早識梁松拜,居成潘岳游。一年歸雁雨,四月落花秋。溪味涼供酒,山聲書入舟。歸來停新語,莫但作吳謳。
送陳彥恂北上兼簡李奇卿學士。 天末翛翛起畫舲,驪歌清切也堪聽。十年夜雨頭垂白,萬里春風草又青。莫戀皋比專魚席,終須豸角瑞堯庭。平生短李江南杰,今作文昌第幾星。
孫大監挽詩。 禹穴收云氣,滄江亦斷流。真成掃地盡,同作上天游。銘誄看遺史,衣冠入隱丘。空余平世眼,曾望李膺舟。
趙君理約同途不至。 待子不來久,煙山看樹青。為吟天外句,更立水邊亭。雨暖催科斗,云深長茯苓。鄰居亦有約,休待鬢星星。
風雨游小大浦。 海塢秋風里,無悰眼亦開。潮沖烏嶼長,雨過象山來。畬父收牛種,漁丁拾螷胎。乘桴吾豈敢,人說近蓬萊。
戊子清明前陪王丞度新嶺。 一百五日熟食節,七十一曲下山坡。寒暄相逢舊人少,風雨欲盡新林多。青巖不辭掛春靄,白鳥何處生滄波。途泥同興不同調,我懶且休君更歌。
五雜俎 其一。 五雜俎,金花綾。往復來,官路程。不獲已,始歸耕。
四明山中十絕·莽廣溪。 怪石驚湍吼不休,時時巖客飲寒牛。誰知此水明州去,浸作琉璃萬頃秋。
山中玩物雜言十首 其十。 蚯蚓食土壤,蚩蚩何所為。蜩蟬飲風露,蛻上高高枝。卑者慕其仙,飄飖安可追。倘令智相及,無羨亦無悲。
桃花寺石臺。 臺前藤蘚碧交加,臺下清流直又斜。待得丹成知幾日,春風隨分野桃花。
送陳養晦教論之象山。 聞說橫經處,潭潭坐翠微。開窗見日出,指席有云飛。藥市山山古,魚餐水水肥。新篇應爛熳,休遣遞筒稀。
自宣州至湖州風景中十日始達。 江湖老未休,十日走三州。南雪馬沒耳,北風船打頭。窮猶攜筆硯,寒欲貰衣裘。漸喜家鄉近,兒童浙語稠。
銅山寺口初見梅花書寄何則顏二首。 吳歌楚舞送年華,憶著終還不似家。今日春風吹夢醒,銅山寺口見梅花。
夢覺。 夢覺依然一草寮,浮蹤已慣任飄搖。虛檐明氣生朝露,遠樹寒聲過夜潮。白骨又驚山下滿,朱顏剛向客不消。時平不愛通侯印,且愿深林作老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