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石室并和澹庵 其九。 黃陳五合不勞舂,食罷無營一似慵。麋鹿往還溪上路,白云開合面前峰。
與朋寧二士。 東山東游形吊影,閉門作夏山房冷。兩士能來共寂寥,人謂同風吾未省。窗間一笑巖穴驚,窗外數峰清晝永。不知祖道今安危,自撥寒灰出燒餅。
和曾運使 其六。 詩壇拜將思工部,我已佯狂類萬回。賴有江西老尊宿,揭天棒喝待方來。
別圓融庵主。 青田東望山如藍,過嶺獨喜云腴甘。叢林荒寒不入眼,耆舊只今多住庵。汾陽昭對矮師叔,甘露有源梅子熟。長年風月但平分,一日空來鼎三足。屋頭高梧忽秋聲,老去彼此云無情。歸山自畜長柄杓,珍重庵頭折腳鐺。
喜溫首座至 其二。 兩翁相對好機緣,點在人人本命年。方外笑譚無忌諱,夢中歧路說迍邅。自從打破秦時鏡,總是花開臘月蓮?;騿杻晌棠陰自S,尋常兒喚首羅天。
甘泉惠石銚鄭才仲以詩見賞次韻酬之。 老空剪茶器惟石,石有何好空乃惜。先生嗜好偶然同,我久眼中無此客。呼童活火煮山泉,旋破小團分五白。不嫌菌蠢賦龍頭,便覺彌明猶在席。
頌古十首 其七。 臥龍才奮迅,猛虎便咆哮。時人只見波濤涌,不知新月出林梢。
和徐侍郎兼呈鄭漁仲 其四。 慣穿八索九流手,參透男婚女嫁禪。驀地來尋僧印可,趙州當日見南泉。
如一悟空二居士真贊。 如一一亦不如,悟空空須得悟。誰家一對鴛鴦,萬象之中獨露。
球堂真贊。 四眾之師,萬星之月。為照為明,如行如說。承其光則器器皆圓,得其心則塵塵無物。及其瞎卻衲僧眼,倒握麈尾拂。則叢林皆謂有老黃龍之體裁,備頭陀之風骨。
送岸上座出隊。 道人自嫌不安住,四年三走黃塵路。那知擾擾黃塵中,暗去明來皆當處。觀音鬧市開普門,彌勒魚行弘六度。道人笑我勿多談,出門煙雨遙山渡。
送人往臨漳 其二。 休處言休便好休,家山春色滿揚州。何須更說通身句,歷歷東風百草頭。
和徐侍郎兼呈鄭漁仲 其六。 眼看鴻雁入冥冥,忽起尋山杖屨輕。不謂莆陽鄭夫子,一書猶解問空生。
慧知微以布衫送壽昌可師有偈答之戲成四首 其四。 普賢高系象王褲,妙德長拖師子衫。遣向壽昌為侍者,一人不肯一人甘。
喜溫首座至 其一。 我昔識此老,謂之定上座。是時朋輩中,個個道與么。一別二十年,相逢皆老大。把手兩風顛,傍觀盡驚倒。翻思往者言,幸爾欺得過。若是在今日,管取遭一唾。
贈齡首座主庵 其三。 南方浩浩正談禪,誰問君家博飯田。待我寒衣都補了,袖茶來訪钁頭邊。
送化士 其十三。 此缽傳從諸佛,大緣今在汝身。盡力盡心持去,上門上戶尋人。
頌古 其十八。 南瞻部洲鋤地,東弗于逮種麥。西瞿耶尼拽磨,北郁單越吃面。
送十二歲童兒。 男兒十二有如此,不減當年人姓甘。避寇春風更春雨,舉家江北又江南。藜羹脫粟依僧飯,斷簡殘編近佛龕。我亦從來識英物,夜深應與阿戎談。
觀僧作小字宗派圖 其二。 寒泉洗眼看新圖,字線岐分黑間朱。妙似他方摶棗葉,巧如九曲度蚍蜉。
懷友 其一。 一牛鳴地竹橋西,成趣生涯有菜畦。三度春歸憶君別,亂紅如雨暗前溪。
和支提秀和尚。 尊宿老河東,叢林之眼目。靈明劍倚天,秀潤山含玉。憶昨臺雁行,再拜初接足。森嚴聽法徒,天冠千眷屬。不以空也愚,斯事力見篤。別來化城鐘,屢度新豐曲。一字妙無傳,四方牢記錄。安得從之游,寒泉薦秋菊。
與法界才庵主 其一。 不動莖茅法界庵,庵中無物不同參。一條白棒胡床角,穿卻從前五十三。
送善兄還洞山兼呈方丈 其二。 一書遠寄云中舊,五偈仍觀雪子吟。且喜新豐消息在,南方滿眼是叢林。
送化士 其十二。 堂中宴坐山含月,塵里分身珠走盤。但得此心無住著,世間那有路行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