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十三郎赴尉漢陽二首。 此地關情久,淳龐好士民。向來同患難,今歷幾秋春。彩棒迎新尉,綈袍說舊人。為言昌谷老,寄語益相親。
九日領諸子同季明泛舟之湖莊。 為酬佳節訪江皋,短棹能寬腳力勞。把菊未遑憂歲惡,愛松相與嘆風饕。雨馀得水三湖闊,天靜無塵九疊高。老病不將詩領會,新來能賦屬兒曹。
送蕭季然倅均州。 持家遠與立朝同,善繼何人似乃翁。國史便書蕭傅直,鄉評更仰伯夷風。只今邊備艱難際,自古官箴謹飭中。四帙親朋今健者,尚看褒詔咤江東。
挽蔡祭酒詩二首。 舊說乘驄老,新來衣繡人。眷方隆嗣圣,世已厭成均。景晚遲鵷序,邊秋憶虎臣。家聲傳慶歷,忠惠豈前身。
送趙安卿召除考功。 秉節歸來乍賜環,握蘭高處自催班。身趨地禁嚴凝上,名在湘清欸乃間。萬灶艱難寬國步,一是咫尺近天顏。席前若問長沙事,只有空仁滲百蠻。
書彭仲誠詩誠卷后。 惠養無他務,廉勤以自持。能寬三邑責,不為一州私。逮此來歸日,還如始至時。士民難借寇,唯有召棠思。
喜雪次倅車韻呈使君。 使君軼何武,未去民先思。平生愛我意,玉立無玷疵。邇來祁寒咨,已賦白雪詞。陽春有腳來,云意夜四垂。天公亦小兒,布置人未知。美滿豐年意,萬里光陸離。璇題庾亮樓,柳絮習家池。監州有佳思,往往似佺期。格律前緩聲,比興莫相疑。平分風月馀,時吟冰柱詩。明年朝雪宮,同上萬壽卮。
橫舟弟相別年馀阻一江之水彼此皆病未有可會。 好詩好雨適相逢,抖盡襟懷要折沖。自古天人無間斷,寧因水旱輟良農。
和西園胡季履見寄。 衣冠葉葉著師儒,創見皇家異代無。前事盛哉申國呂,近時繼者武夷胡。累朝經學堪貽厥,三世名家列友于。莫道新來凋一萼,西園老柏更清癯。
廖子晦以通書及龜山道鄉晦庵帖見惠。 文公垂憲墨淋浪,鼎立龜山更道鄉。家有一焉猶冠絕,寶茲三者見珍藏。來從疊嶂層巒里。置在光風霽月傍。收拾兵戎無一物,滿船空載有歸裝。
老梅晦父改韻見貽走筆奉和。 有酒且莫斟,聽我歌一曲。所歌無長語,江梅倚修竹。炯炯寒露冰,皎皎白駒谷。粲粲能賦人,日日對高躅。詩如何水曹,發興揚州牧。味入傅巖翁,調鼎國受福。桃李豈不華,入景混凡木。偃蹇有長松,窮年相照矚。
魏總干嘉父以果齋求詩為賦二章。 偶向齋名見一斑,其中蓄德尚多端。講明自有安心要,出處還須中節看。持以贈君成我拙,歸而求此有兄難。當年射策對間意,暴虎如由膽亦寒。
彭師泰挽章。 家世文為富,居寒地不寒。諸昆親受業,二祖昔闿端。屬耳青云杳,驚心逝水湍。后來方屹立,天不誤儒冠。
交代趙從之善石見和次韻奉答。 詩來格律辭皆老,卻恨有磚拋不早。只因清興與花同,千詠昔聞今健倒。君家裝額要冰肌,我圃耐寒夸合抱。秀色孤根各自宜,玉堂茅舍俱相惱。
黃季通挽章。 世務經心早,鄉評好弟昆。但為三徑樂,無間一家言。已作賢關夢,爭如藻鑒冤。霜嚴中夏發,桑柘老南園。
望廬山。 暮年秋色戀江鄉,酒熟魚肥蟹著黃。已見廬山非入夢,一帆風穩稱歸航。
上已日舍舟豐城。 路出豐奪縣,籃輿了夕陽。何人共列坐,勝事憶流觴。帝里衣冠近,家山念慮長。殷勤樓下水。今夜到吾鄉。
挽致政朝散王大夫章二首。 子貴人間有,新難及盛年。出藩先使節,入從冠經筵。問政承顏日,歸鄉屬纊前。誰能碑有道,還合傳先賢。
經丘臺。 尋壑初不憚,經丘亦忘疲。人見崎嶇處,不知心坦夷。
和趙振文太社郵筒遠寄。 天與容臺掾,田園早得歸。杯中寧有影,海上息忘機。世路閑身好,人生靜者稀。更於蘐草處,靜看老萊衣。
十月一日陪使君領客之湖莊。 鸛鳴雙櫓壓中流,斷送馀分不盡秋。石罅有聲轟壯語,風驕無計尼真游。江神自合供如愿,艇子尤能送莫愁。卻笑湖莊真落寞,但留斜日照歸騶。
雨行宿高岡入家戲成口號。 過了一坡更一坡,中間田道水成渦。雨來更聚擔肩重,泥滑不休行步多。奈老杉松猶偃蹇,趨時桃李暫蹉跎。炊煙戀屋不肯出,夜宿人家燒薜蘿。
連雨中買歸舟。 泛菊囊萸事已休,光陰無腳駛如流。更無出入消磨雨,只有悲涼斷送秋。戴屋未停持繖手,買舟先辨打篷頭。懸知明鏡重飛處,昵昵燈前問鄂州。
憶歸口號。 初無警策驟驚人,亦不媕阿巧進身。每向經筵持正論,愿於國肪獎忠臣。昔從新政趨嚴召,今為衰年避要津。陛下果能行古道,雖閑猶是太平民。
挽寧宗皇帝詞二首。 百六消氛霧,東南立際蟠。統傳三圣后,枕尊百年安。不識游畋樂,深知稼穡難。何人青史上,敢作漢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