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才元待制二首 其一。 直道崎嶇出禁林,江湖長有愛君心。五年漢法更張際,千里潼江惠澤深。天下鹓鴻方得侶,道傍桃李正垂陰。邦人不用留行色,滿旆薰風入舜琴。
送趙悅道參政大資知越州二首 其一。 乖崖威重兼之恕,正獻純風重以和。高世清名公取盡,經邦馀事蜀沾多。二江遺愛流長在,雙劍銘功壁屢磨。聞向蓬萊指歸路,其如朝野具瞻何。
和劉明復再游劍州東園二首 其一。 孤城寥落萬山圍,惟有東溪景最奇。擁傳使華尋舊賞,滿園春色待多時。援琴故故彈流水,隱幾蕭蕭聽竹枝。擺脫風光情不盡,停車門外欲行遲。
木門早行。 白虎前峰數尺高,露華蕭颯滿征袍。只知眼底簿書靜,豈意山中車馬勞。石夾雨馀重按轡,草間風動幾橫刀。通途聞說無多地,踴躍身輕意氣豪。
寄利憲張充宗司勛。 曾言英館愿重尋,猶記當時戀別心。千里江山勞客思,一年風物又春深。夢中花發人將老,關外愁生酒不禁。引領使臺歸未得,且疏懷抱寄知音。
寄賀李修孺移利憲。 才出關來又入關,欲閒天意未教閒。一生孤直知心處,三度交承隔政間。食蔗羨君方有味,過屠憐我尚何顏。功名不是蹉跎物,猶惜清時共仰攀。
和王子嚴南平道中寄。 雨隨行色過重闉,路有思歸送別人。未省幾時趨北闕,且同回首望西鄰。黃花漸近羞重見,白酒猶期醉一巡。三峽苦辛嘗欲遍,置杯休要問澆醇。
和鮮于頃節推惠詩。 英駕能來慰寂寥,相看衰鬢共飄搖。風騷會里多年別,談笑杯中萬事銷。休嘆轅駒方局蹐,不知籓鴳已逍遙。如將巧思鳴孤憤,為我商聲更一謠。
下黔江。 崎嶇才喜下荊岑,一水奔騰萬石林。使節敢辭重險阻,客舟將命寄浮沉。可憐幽竇非人境,猶有清泉慰我心。勞逸賢愚寧可問,但嗟衰晚愧臨深。
和李獻甫云頂。 舉首看山不到山,每來留恨翠微間。禪關但有經年約,使傳終無一日閒。春到柏林香渺渺,雨馀巖漏瀉潺潺?;⑾^虛邀客,猿鶴鐘峰悵未還。
和李曼長官約游郊園。 郊園聞葺舊亭臺,曉訪冰須凍結腮。野景豁從江上見,云扃深向霧中開。早知閒處登臨好,何恨忙時取次來。夢草新詩酬不得,謝家兄弟盡清才。
再和。 此品何嘗下小團,分甘仍值雪霜寒。恐塵竹葉微蒸過,要細銀桿旋碾看。紫盞烘時愁俗客,清風來處屬仙官。平江一啜吟佳句,起舞不知天地寬。
和清暉亭。 亭榭軒窗處處開,清暉嘉致號為魁。群峰有景互爭出,一水無聲相向來。已借寒光搖棨戟,莫辭歡賞費瓶罍。新詩自屬風騷將,何苦登臨愧不才。
送范百祿子功學士知諫院二首 其一。 天庭高議破群奸,先帝曾將侍從班。談笑一辭雙闕去,縉紳遺恨十年間。傾朝每憶劉蕡對,側席才聞賈誼還。言責逡巡非久計,行看鳴玉上鰲山。
和山路梅花。 傳聞山下數枝梅,不免車帷暫一開。試向林梢親手折,早知春意逼人來。何方歸路參差見,更托嚴風次第催。莫作尋?;ɑ芸?,江南音信隔年回。
問江巨源求茶。 語笑嘉陵醉別辰,曾留一角建陽春。不將閒碾無佳客,每到開嘗憶主人。蒙頂縱甘馀草氣,月團雖有隔年陳。吟魂半去難招些,愿得蘭溪數片新。
謝李獻甫寄鳳茶。 雙鳳婆娑綠玉團,初綱猶怯禁中寒。貴從侍從時宣賜,傳到西南作寶看。旋碾合留清浩氣,親題何事寄粗官。感公珍惠寧須試,一嗅煩懷已自寬。
戲謝趙良弼寄薏苡山藥。
重和四首 其四。 年少相看自輩流,深知惟喜舊交游。休言白發參差老,只恐朱顏次第秋。歡笑且從今日起,功名能有幾人酬。逍遙不必分高下,鳧雁翩翩蘆葦洲。
和陳興州見寄。 音信易傳臨一水,道途相去隔三州。何時樽酒同為會,無補篇章約共休。鄉思豁從歸后少,貪心宜向靜中收。此情惟有君知我,不羨人間萬戶侯。
重和四首 其三。 整此笙歌散郁陶,雨檐飛瀑瀉秋濤。吟情徹骨清尤健,飲量隨人喜更豪。黃菊光容嗟向晚,哀箏言語恨徒勞。相逢宜共冥冥醉,回首青云路轉高。
重和四首 其一。 群俊爭求一字褒,諸公清識晉山濤。蓬仙寥落誰人繼,史筆縱橫自古豪。勝爵頻傾知得雋,劇談無極坐忘勞。勉行無負題評意,東蜀斯文價已高。
重和四首 其二。 郡筵瀟灑宴清流,疏懶相從伴奐游。但喜狂歌猶應節,不知衰發已傷秋。多情共把金英看,厚贈慚無玉案酬。未去且為詩酒會,蕭蕭休詠白蘋洲。
甲子鹿鳴燕上呈諸秀才二首 其二。 重陽高會最風流,為禮賢書席俊游。已愛食萍歌小雅,更宜攀菊賞清秋。榮觀坐見邦人喜,壯志行期國士酬。酒到從容當盡醉,登仙名籍在瀛洲。
甲子鹿鳴燕上呈諸秀才二首 其一。 詔書天上頒春澤,經義人間沸海濤。俊秀一時隨品藻,文章萬選即英豪。溟鵬乍見摶風起,郡守寧辭勸駕勞。當有奇才為時出,中元佳氣似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