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尚右。 郎星聚頭金地麓,十月夜堂春昱昱。屯田博古到名畫,座上忽展牛腰束。我生不識須菩提,薛鶴楊梅姑置之。寒梢八幅奇更偉,上有巴中與可題。蒼蛟滑走石詰曲,鐵鉤怒掃聯蛇腹。攲風灑雨清逼人,恍疑身在筼筜谷。十尋雙干劍拔雄,筆力有盡意無窮。冥冥上與風霆會,拭目變化洪陂龍。長憶東坡一轉語,與可德人非畫史。輪囷寫出歲寒心,政要諸公相料理。
唐山赤縣距修門不二百里土風儉樸專務桑麻余。 每到西湖輒黯然,山川草木亦雕鐫。如何咫尺唐山地,混沌猶存一罅天。
竹所睡起偶成書呈謝守之。 萬竹中通兩牖虛,紅塵炎暑不關渠。幽人日用底難辦,一榻午風清有余。
晚步上清宮坐棲真者久之用合溪韻。 壞砌頹檐竹數竿,一方深綠照人寒。此時別有真消息,不用清流引激湍。
雪中觀梅。 莫嫌梅影太清寒,試向冬窩帶雪看。自是一般相茹入,無詩恰莫近欄干。
新晴。 宿云穿日薄,商略作新晴。燕子先期社,海棠今日春。溪山雙白鬢,天地一閑身。無語東風裹,飛花亂撲人。
謁武肅王廟一絕呈汪帥卿。 干戈五紀亂如煙,吳越生成八十年。遺像塵昏碑露立,三間敗屋獨蕭然。
許由亭其來遠矣名以名之非便也下有白牛橋洗。 堯舜相傳自執中,一瓢贏得邁高風。白牛橋下滄浪水,應洗人間萬古聾。
中秋約子溫兄子山弟小酌一展壽慶兩大字賦長。 前年齊山得壽字,體勢端方嵩岳峙。今年包帚書慶圖,更覺龍驤而虎踞。今我幸為堯舜民,賢者送似生精神。壽匪自天實由我,慶果何物寧緣人。西風縹緲中秋節,滿院巖花香正冽。團圞兄弟小持觴,二字一展相娛悅。安得突兀起高堂,名以壽慶當中央。吾三人者和且康,年年此日巖花香。
杰侄所居之前舊無竹二月中忽出筀筍一根特立可愛為賦長句。 舊聞四月筀,不聞二月萌。籜龍忽當門,頭角何崢嶸。朅來此地荒穢耳,遠隔長林不相倚。群稚猶埋糞壤中,挺然劍拔參天起。人云瑞應非偶然,妙不可詰那可言。孰前孰后孰為瑞,孰識此根天地先。祇今孤秀駭眾目,半脫錦繃聳新綠。善守勿令風雨摧,他年滿地皆修竹。
新亭落成。 峭壁擎空不偶然,自從開辟我周旋。放開西北三邊地,托起東南一片天。得句謾酬康節韻,知音未斷伯牙弦。太平風蕗真堪老,不屬枯禪不屬仙。
曉雨。 一路慳慳五日晴,曉來煙雨又籠春。蓬窗只是添詩句,煙雨何曾惱得人。
登蜀阜二首 其二。 彈指經年別彼阿,庭前庭后綠婆娑。雖然隕籜無人掃,老木修篁古意多。
新亭觀菊二首 其二。 日融香煖鬧枝頭,繞砌回環看不休。莫把此花容易看,東籬無菊不成秋。
脫窗間蜂有感二首。 愛物仁民不兩途,吾心到處是工夫。今夫天下為民牧,一日能全十命無。
謁陸宣公雙湖新祠。 奏稿倘能安國步,投荒何敢愛家林。雙湖萬頃湖天月,長與先生照赤心。
蜀阜精廬無風自涼方欣然出戶見竹雞將雛砌外。 薝卜凈如洗,蒼筤清且深。依巖自幽潤,況無日影侵。亭午一升階,忽若投凌陰。涼氣颯以入,肅肅生衣襟。大火浮炎埃,虛堂抱云林。安得冰霜顏,聽我山中吟。盤桓去未忍,砌外行山禽。一母將四雛,出沒叢草陰。我非有馴德,渠自無機心。欣然歸北窗,載弄南風琴。
謁浴。 京塵滿面更新晴,暖得人來分外春。手掬溫泉聊一灑,先生元是出塵人。
盧灘雜興五首 其二。 火照寒沙雪欲流,恍疑身在剡溪舟。蚩蚩橫目無真色,剛道神仙在十洲。
宜樓晚望。 宜樓望芝山,淺淺平林出。芝山望宜樓,隱隱蒼龍脊。樓中妙景山不知,山外有山樓不宜。老眼西風沒疆界,一時傾入囊中詩。
余與呂守之買舟西歸林常甫吳清淑呂伯起出餞。 兩角勍觸蠻,八荒等兄弟。人生天地間,貴在情義耳。嘉禾二三友,一見傾底裹。春風散天和。非彼亦非此。清淑溫以直,常甫正而美。東涉金沙雪,西挹錢塘水。舟泛月雙湖,轡聯松九里。冬春朔四換,追隨實終始。宣橋歲云暮,乃復得伯起。頎然出玉山,臭味林吳似。修門亦旬月,朝夕相料理。餞我江上樓,樓欄豁天宇。海山渺無際,呼吸入窗風。長鯨駭高浪,卷舒在吾趾。風帆擘天出,揖別苦無語。共挽春江濤,灑作蒼生雨。
夜索熟水甘甚。 呼童夜半一杯湯,盎盎天和入肺腸。咽正滑時即揮去,人間此意細思量。
謝守和章及先天之旨。 未消著眼到潛虛,那復談經上石渠。會得先天無別旨,困眠饑飯更求余。
舟中臥聽守之讀皇宋詩。 一轉船頭便是歸,蓬窗初煖睡偏宜。略無夢到華胥國,枕上聽歌圣宋詩。
一齋夜坐。 盡覺山中日月長,何心更夢白云鄉。池塘夜滴梅花雨,墨坐占城一瓣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