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 梨花吹雪渡清明,天亦那知倦客情。一院春寒無看處,黃鸝欲訴不成聲。
過曹娥江。 錢塘雪浪與天平,小入曹娥亦有聲。滄海一時忠孝淚,夕陽無盡古今情。春秋祭血神如在,一夜行舟挽到明。不是西風白云客,祠烏爭解賦將迎。
觀潮行。 八月十八錢塘時,潮頭攪海雷怒飛。更遭風日薄於紙,海山數點青依依。爛銀斜侵云鬢腳,生綃直下鮫人機。玉龍宛轉一千丈,臥噀殘雪吹人衣。天關擊鼓地軸折,想見水府驚顛隮。紅幡綠蓋弄潮者,出沒散亂同鳧鹥。操舟之子夸第一,倏忽東涌還沉西。萬人揶揄等兒戲,我說性命發湯雞。似聞潮生到影蠡,伹輥暗浪中黃泥。不知珠宮貝闕何世乃居此,亦有霓旌素節日夜朝京師。又疑春秋戰罷兩蝸角,凍血不洗鋒差差。至今官渡賣牌者,莫雨不管吳儂悲。
古梅。 卻盡鉛華固自奇,更憐鬢發傲霜姿。百年可敬春風面,四老仍扶漢惠時。顧影不知身嫵媚,嗅香全覺我支離。殷勤為注銅瓶水,青子累累定著枝。
古城蘭若有竹數百道人筑墻而疏逖之十有九居。 豈無四海老兄弟,恐墮春風年少名。晴檐甫見天目面,夜雨共傳笙筑聲。淋漓素壁江國在,參錯拂衣花鳥驚。汝亦群龍護持一,此中七字有堅城。
賦楊知縣道夫四知堂。 萬家即吾廬,一室誠吾身。空明古肺腑,壁立真天人。心語駟奔軼,風行牛斗嗔。吾今亦忘我,何者為一塵。起看屋角懸,聊當座右箴。我初衣壞絮,疾驅荊棘林。針孔與線蹊,老眼親補紉。而今著襦袴,左書而右琴。吾兒亦溫飽,鞭箠亡呻吟。唯馀故時習,詩病山水淫。會當更祓除,兩楠共森森。
府學二生求詩。 翠柏陰中古泮林,諸生叢里兩南金。君今肯山淵騫右,我亦情知籍湜心。有一莖齏斯可飽,無三萬軸若為禁。明朝我亦東南去,莫雨江湖盡處尋。
奉川道中四絕。 千峰萬峰云意動,十里五里溪聲喧。人在昏沉黑甜里,屋山烏鵲兩無言。
次楊綿州韻二首。 夜潮明日浙東西,故國征鴻各自歸。白璧一雙唯我在,行年六十似公希。人生自是專城貴,道眼何曾與世違。剩種春風付桃李,等閑人共惜芳菲。
次韻李太博書羽扇亭二首。 不許屏間著妓圍,卻容半坐對斜暉。官馀戰馬渾無用,雨扼邊云故一揮。詩入邛崍應更險,身如杜宇肯忘歸。殷勤瀝酒蒼波外,罷點駝酥斫蟹肥。
次史魏公見招。 幾年全主又全賓,萬里歸來托此身。放出渠儂一頭地,始知云月有閑人。
辭世頌。 平生灑灑落落,末后哆哆啝啝。殷勤覓一把火,莫教辜負澄波。
春日懷湖上。 前日山茶冰雪中,東風得意試為容。桃花笑日面皮破,柳葉抹煙眉暈重。簾幕風前斜入燕,色香叢里鬧團蜂。湖山一夢殘燈火,西子當年熊正濃。
次平元衡菖蒲。 只許春水細有聲,不容燈焰惱黃昏。是為白石清泉伴,乞與蒲團便垛根。
春寒。 別院東風料峭寒,春衫已試脫應難。黃昏卻傍燈歸去,緩約花期幾日看。
出郭聞百舌。 故園何事最關春,百舌枝頭狎眾禽。料得萬花渾不睡,聽渠說盡落星心。
呈胡舍人二首。 東觀何如雙樹家,絲絇歸踐故園沙。靜知水鏡中人物,香識爐煙上鬢華。盡有春風飛燕子,豈無詩興到梅花。自憐老子歸來晚,不得追隨八月槎。
訪孤山林和靖梅塢陳跡。 西湖湖水清可{左奭右斗},孤山山人瘦有馀。梅花五更清夜夢,周易一卷前身書。經年竹戶與僧語,僧房繞湖三百區。客來放鶴未忍去,更為修竹聊須臾。衡山道士古須發,苦語不似公膚腴。芙蓉為裳月為佩,荷芰結屋游龍車。朝馳八纮莫四極,上挈太古中唐虞。子房自是赤松后,淵明初無彭澤趨。平生自謂公不死,意不一見成空虛。買舟今夕定不寐,直恐長嘯來清都。
渡錢塘二首。 潮生西浦未全平,頃刻潮回岸有聲。落日人從官渡去,西風誰識此時情。不如吳越中流盡,贏得江山老眼明。試問古今沙上路,幾回相送復相迎。
登石頭城。 春潮不到石城腳,十丈樓船淺沙閣。楚天袞入秦淮流,白日黃塵亦冥漠。胡兒走馬沙上歸,青兕豪豬載氈橐。旌旗不動弓矢閑,百金硨磲作瓔珞。龍盤虎踞天地靜,稽首清明可終托。當時被發飲此水,鐵騎如山照秋郭。鳥驚獸駭人莫知,天欲以血洗伊洛。三山砥礪水濯磨,萬夫相望在雕鶚。東風兩鬢今蕭蕭,何當以此叩寥廓。
悼明教嵩禪師。 旋縛陰崖屋,去裹北山飯。饑寒十萬讀,甚盛若禁臠。南越古象犀,明月萬金產。逢人不易售,一見待天眼。我馬幾覆車,公乃獨力挽。襄羊萬夫上,直往勢不返。白首不愿馀,光明自優遠。晚生既浪出,壁間識怒面。未能續公書,聊爾執役賤。更須酌巖泉,只字日三晏。
彈琴。 一鼓薰風至自南,再行新月墮瑤簪。高山流水人猶在,笛弄梅花莫再三。
丹丘道中。 綠繞溝塍水正肥,誰家深樹有黃鸝。只知夜雨扶犁日,豈識春風便面時。白發歸來須早計,黃金散盡未全癡。孤云又得無心力,故園它山總不疑。
張約齋生日。 何年麒麟飛上天,下視平地為秦川。九關虎豹不敢去,為作南渡中興年。扶持斯文一鳴世,金鐘大鏞方在懸。百年人物有如此,舊山喬木今依然。人言廣平心鐵石,梅花作賦猶清便。爭如萬象落吾手,顛倒捃拾無留妍。曉窗沉水旋和墨,雜花落紙如云煙。問渠少室果何事,一笑粲粲成真傳。春風正墮散花手,亦有舞雪相回旋。愿公道眼皎如日,我欲以壽東家禪。
贈李磐庵文授。 莫年東觀有全書,天畀斯文合定居。鏡里一莖無白發,門前十里有黃淤。文章入手無馀蘊,人物於今固自如。安得把茅鄰近住,打門時復問潛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