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蛾。 出暗亦已顯,傅翼乃不任。趨炎弗知止,倏忽游燧林。不見異域傳,乃有噉火禽。
重陽。 黃花渾似舊,白發忽驚新。爭說參軍帽,誰憐處士巾。折腰寧不辱,有酒未為貧。絕愛南山色,相看意轉真。
重游武夷偶成櫂歌一首。 一派彎環九曲溪,溪深溪淺凈無泥。鷺鷥不作窺魚計,飛入屏風也似迷。
仲冬下浣會同僚游東巖。 羽人脫屣去,古洞留嵌巖。白云亦世態,隨風蛻其緘。石飴已何許,誰能味其甘。土偶寂不語,樵牧同此龕。坎坎擊石鼓,歸去夸彼談。遂使蠟屐人,于此移其貪。猗桐植翠蓋,翳翳當薰南?,b然激石溜,燕坐心默參。朝暮豈異理,莫誑狙四三。暄涼得其適,所訝非瘴嵐。梅花對白發,風前雪鬖鬖。揮觴屬同僚,出語諧酸咸。猶拘鐵漢語,飲之不至酣。托詩紀曾游,誰將鐵為庵。
種麥。 荒林僻左地,時已及來牟。頗學鴉種麥,可憐人代牛。莫言耒耜苦,且愿甲兵休。來歲如旋磨,機輪向瀑流。
中庭步月。 月光被中庭,竹影弄幽色。瀟瀟一幅素,灑灑數莖墨。忽然風動處,惟有月寫得。此畫應入神,無言自心識。
蜘蛛。 輕絲出皤腹,口織不用梭。前身豈虞人,所食在網羅。茆欄亦可罥,如此豸者何。
棹歌。 鼓枻歸駢來,蓑風鳴策策。明月傾我壺,滄浪天一碧。
趙委順寄詩山中因次韻。 欲言誰與共,冉冉日還斜。繞郭多春樹,隔江生暮霞。滿堤吹柳絮,一舸泛桃花。唯愛鳊魚美,垂緡傍古槎。
舶使王會溪太守趙見泰九日領客枉顧山中賦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韻十首 其六。 晨策登青霞,眾峰郁綢繆。舉目嗟新亭,緬懷憶神州。酣觴氣磊磊,感物心悠悠。偉哉此二翁,高風繼前修。
舶使王會溪太守趙見泰九日領客枉顧山中賦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韻十首 其五。 白露零高寒,西風滿原野。濁酒歡重持,黃花笑盈把。詩句斐莫裁,秋容浩難寫。豈為今日娛,逢之百世下。
和博古直五首 其二。 少壯能幾時,轉盻成白首。俯仰百年中,蠅營復狗茍。規規一世士,禮法自繩糾。不趁蟻磨旋,空嗟兔株守。杞菊為糇糧,云山作賓友??漳鄨园坐Q,夷惠徒可否。
詠史八首 其一 陶侃母。 坩鲊有幾許,直欲致一甘。豈知圣善意,見此轉不堪。此毋天下毋,清風使人慚。
七愛詩贈程鄉令趙君 漢密令卓茂。 吾愛卓子康,作邑非尋常。口不及人惡,撫字若弗遑。禮律乃并用,化嚚以為良。解馬以與人,不較人自償。
七愛詩贈程鄉令趙君 齊山陰令傅琰。 吾愛傳季圭,為事求端倪。群愚亦智詐,不辨袪厥迷。感深賣針媼,靦以食豆雞。一縣稱神明,鼠輩榛其蹊。
又漁父四首 其二。 釣得魚來日又斜,潮回無路可歸家。炙魚當飯且一飽,閒看白鷗飛浪花。
題蕭照畫山水漁父四軸 其四。 野航偶繫梅花下,人在梅花與雪俱。直釣情知魚不食,一絲終日掛冰壺。
題蕭照畫山水漁父四軸 其一。 裂石斷崖如赤壁,暗想當年學士蘇。巨口細鱗新網得,一樽惟有月相娛。
牧童歌十首 其八。 老翁分社酒,匕箸小孩提。黃犢今堪駕,明年學把犁。
蚤。 疾眺若幻術,常笑虱縫拘。動致磨齒牙,害止搔皮膚。纖芥何足云,有人飼于菟。
牧童歌十首 其一。 荷笠小蒼頭,犢裈乘水牛。揚鞭自叱咤,度隴復憑溝。
牧童歌十首 其六。 斜陽歸處險,路熟了無疑。結草為衣著,圈葭作竹吹。
心泉二首 其二。 驟來驚辟易,久視益虛無。咫尺星堪摘,波搖又走珠。
石潭觀魚。 拂石支頤久,閒心寂似初。不知渾是水,寧覺我非魚。欲數猶疑幻,相看若在虛。星星雙鬢影,何事入方諸。
郊行有感。 雞犬不鳴何處村,頹檐破壁問誰門。蓬蒿滿地田園在,瓦礫如山井臼存。青草髑髏疑是夢,白頭老父泣無言。咨諏鄰舊多為鬼,倚杖徘徊堪斷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