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九山挽詩。 古史無完傳,清風獨可模。從誰問出處,舉世在泥涂。氣直於時忤,身榮與道俱。士林為重惜,揮淚奠生芻。
王九山提刑於子城西舊宅累石作小阜見示五言。 幽懷隨所寓,數石幾窗前。荊棘儻迷道,山林空浩然。云生寧擇地,龍處即為淵。誰謂達觀士,終當違市廛。
萬象亭。 年年此地駐吟鞍,十萬人家指掌寬。天上星辰依舊遠,山中松桂不知寒。月生滄海一輪靜,云泊闌千片影殘。見說亭基從古在,擬將圖志試尋看。
挽陳運管安人孫氏。 舅家如母在,慟哭淚沾襟。平日經聲斷,茲晨佛力深。墓廬猶手構,梱則是夫箴。山上半慈竹,從知契夙心。
漁村雜句十首 其二。 非智非愚浪著鞭,前程倒指事茫然。臨流一洗巢由耳,獨立斜陽認釣船。
己亥大旱官催秋苗甚急。 立秋才一日,期會到林泉。已悟征苗意,曾吟喜雨篇。饑鋤山草盡,暍汲井泥堅。聞道鄰州牧,憂民夜不眠。
新年換桃符。 桃符頻換句難新,休對春風訴舊貧。近日兒童談道學,幾時徵詔及閑人。山田收薄官輸在,樹雪吹殘曙色真??舫灿衫蠋r穴,終身擊壤作堯民。
新春感懷五首。 新春風物舊山川,老大情懷一惘然。桃樹不知秦世換,落花流水自年年。
謝松岡侄惠詩。 韋布名猶盛,詩書不負人。每過臨水宅,長想釣魚身。思苦詩難和,歲寒交始真。乃翁憐病久,余病復兼貧。
項大著挽詩。 耳為恩門屈,寧辭御史遷。力陳歸老疏,自盡讀書年。秘府神游地,浮榮夢覺前。世間真不死,未必屬蒼天。
閑居言懷。 老子從來不為名,放教心地到和平。庭前草色知春近,窗外梅花終夜明。紙帳夢回移月影,石溪流數失灘聲。吟邊莫問紅塵事,只住茅茨亦自清。
閑居雜興十首。 亦有入城路,門前秋草長。荷鋤書在手,負鍤醉為鄉。霜流溪流澀,廚煙樹葉香。為貧從儉約,猶欠半年糧。
下第歸故園。 扁舟搖蕩水心村,幾度煙波入夢魂。猨鶴認名聽號令,淦樵報禮敘寒溫。浮生多事景逾促,自古求人道不尊。莫為窮途妨曠達,定應束帛賁丘園。
下第。 寸晷場中較尺尋,榮親無路淚盈襟。一貧誰過簞瓢巷,百口難寬兒女心。昨夢重圓知誤喜,平生失計為工吟。近來文體尤趨薄,古道何由可語今。
天育道中。 除將吟卷外,琴與鶴相隨。問寺路猶遠,入山僧未知。鳥靈巢佛塔,猿飲掛藤枝。陵谷幾遷變,道傍橫古碑。
天童寺。 佛界似仙居,僂臺出翠微。浙中山水最,海內衲僧歸。草樹有真意,禽魚盡自機。禪房無別事,唯見白云飛。
題中川張氏所居。 鷗鳥往來處,此翁甘隱淪。地因人物著,名入郡圖新。夜月情懷淡,茅茨意態真。高風無識拔,老卻采薇身。
題仙巖玉桂花。 生在龍居最上層,重重碎玉簇孤藤。靈根舊說宜丹汞,仙種元無到馬塍。風過乍疑吹佩響,日籠還似點酥凝。三年刻楮成何事,除卻天工人不能。
題山中井泉。 井口依山缺,更無沙礫渾。相傳海眼出,久視石碑存。定案星辰位,不多穿鑿痕。旱年人盡汲,汲盡復源源。
唐補闕清風亭。 去國遺忠藎,朝盤托諷深。因知潔已意,亦是愛君心。貌像意全古,子孫貧至今。清風如可繼,塊土已埋沉。
題扶疏亭竹。 風晴雨雪天,無趣不蕭然。影過鄰家月,根通石下泉。長因終日看,憶得故山眠。物性今方會,心虛節自堅。
太古元西堂過萬壽謁住山肇淮海禪師并簡。 老子舊知已,江湖獨爾思。此行逢作者,送別若為辭。風雨過春半,詩書滯海涯。心心儻相印,亦足慰衰遲。
蓑衣步。 水浸石根冷,風吹藤葉飛。菰蒲秋影里,長趁釣船歸。
太白山觀雪。 二十里松聲,千山雪未晴。人當絕頂見,吟到此時清。大地球琳滿,空林鳥雀驚。老僧觀物化,無滅亦無生。
為鄭菊山賦斗室。 居然真樂地,跬步亦徜徉。大器何曾局,修程未易量。中天就躔象,吾道即宮墻。萬斛泉源在,非徒志秕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