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寺。 寺外山皆石,門因鑿石開。野花黃類菊,寒筍綠黏苔。官為看田至,僧方乞食回。一雙檐際鴿,空覷出生臺。
詩二首 其二。 三年非一事,知盡愛人心。滿任添新發,還家帶舊琴。鵲聲先棹去,柳色到都深。即日應冠豸,憑共記得沈。
送趙判官。 三歲蓮華幕,何曾仕者同。開墻通野客,分樹借江鴻。與世如無味,于民自有功。神仙今已近,不畏引帆風。
和朱子發韻兼簡青龍諸友二首 其二。 雖說京華住,西湖豈不清。病多妨野興,貧甚損詩情。插柳觀春意,粘碑隔市聲。松江幾閒客,日夕聽波鳴。
秋色。 幽人愛秋色,祇為屬吟情。一片葉初落,數聯詩已清。瘦便藤杖細,涼覺葛衣輕。門外蕭蕭徑,今年菊自生。
舟行寄翁十。 舟輕風色好,波面去迢迢。取爾詩重讀,令吾病欲銷。江禽停晚樹,澗水入秋潮。已覺懷人極,分攜始一朝。
中了山作。 城郭經寒近佛生,偶來高頂作山行。竹房冷落無僧在,獨倚闌干聽晚鶯。
贈源長老歸自湘中。 白發半頭寒未剃,形容清瘦異于常。為人作畫衣添黑,對客圍棋爪甚長。不染世間如菡萏,只留胸次著瀟湘。住山亦自年來懶,竹閣門前借一房。
贈孔道士。 生來還姓孔,何不戴儒冠。詩好逢人誦,琴清只自彈。訪師行郡遠,愛竹透庵寒。見說丹爐內,黃金化不難。
贈易道士。 仙帔畫霞雪,多年侍玉宸。古于莊子貌,貴似呂公身。詩好當開板,丹靈不化銀。舊山新筑觀,惟夢得歸頻。
贈湯巾。 黃金榜內人,枉刺忽相親。怪得名差異,吟來句極新。獨眠秋寺雨,罕踏帝城塵。何限高科客,因容不重身。
贈鄧漢卿。 單獨一身長不定,亦無書卷得相隨。忙過人世當閑日,老遇朝廷用少時。沖雪自言行路苦,看松長恨買山遲。蕭蕭白發寒燈下,寫就詩篇欲寄誰。
贈達西堂。 秋水數枝蓮,在師房畫這。固應通凈理,不復念生緣。舊愿酬初滿,靈方許盡傳。閑詢曾住寺,如夢已茫然。
贈陳宗之。 四圍皆古今,永日坐中心。門對官河水,檐依綠樹陰。每留名士飲,屢索老夫吟。最感書燒盡,時容借檢尋。
再過吳松。 江邊無處覓天隨,又趁斜陽過渺瀰。遠愛柳林霜后色,一如春至欲黃時。
贈陳復道。 自惜今年發,新添一半華。只應如意事,不屬苦吟家。忽暖天□雪,微香案有花。故人勞見念,相過教丹砂。
月夜懷徐照。 月色一庭深,迢遙千里心。湘江連底見,秋客與誰吟。寒入吹城角,光凝宿竹禽。亦知同不寢,難得夢相尋。
玉清夜歸。 巖有未有桂花開,觀里閑尋道士來。微雨過時松路黑,野螢飛出照青苔。
一真姑。 忽然能不食,飲水度中年。此事知難偽,令人信有仙。形容無血色,衣服有香煙。聽說瑤池路,猶如在目前。
葉侍郎送紅芍藥。 雕欄迎夏發奇葩,不擬分來野客家。自洗銅瓶插欹側,暫令書卷識奢華。舊游尚憶揚州夢,麗句難同謝朓夸。應被花嗔少風味,午窗相對一杯茶。
楊柳塘寄徐照。 因貧為遠別,已是十三程。盡日行山色,逢人問地名。近書無便寄,新句與誰評。想爾寒宵雨,思予亦夢成。
白石巖。 誰炷清香禮少君,數聲金磬夢中聞。起來閑把青衣袖,裹得欄干一片云。
北戶。 曉開北戶得新晴,木末猶橫一兩星。滿地綠苔看不見,細花如雪落冬青。
次韻趙正字蟹。 嗔爾橫行為多足,割爾兩螯如割玉。憐爾有甲不自衛,評爾一身黃勝肉。吳江十月天霜寒,吳人微爾不舉餐。萑蒲勿訝束爾急,與虎爭強能上山。
春晚即事。 一身來作吏,白日算徒勞。塵土侵衣重,年光如鬢牢。春深禽語改,溪落岸沙高。柳下垂釣者,吾今愧爾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