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應庵和尚。 眼大如環,頭匾似扇。叢為不省已非,偏笑漳泉福建。著實處用無七縱八橫,脫空時曰有萬化千變。焚香稽首贊揚,也是神頭鬼面。
贊繡寶公。 針鋒上直入,線縫里跳出。剪刀尺子自隨身,號令乾坤齊萬物。
贊木庵和尚。 面目森嚴,語言希差。不出飛猿嶺,道聲藹天下?;顟锈植粋髦?,死衲僧虛頭話霸。五坐道場,叢林增價?;装菔?,虛空貼卦。
偈頌六十五首 其四十三。 六月炎炎如火熱,誰知冷處勝冰雪。紅塵鬧市等個人,七佛軌儀都漏泄。報龍王,須福護,大千捏聚為檀度。一言劄住萬機通,自然光壯少林風。
偈頌六十五首 其三十四。 利劍斬虛空,萬象鳴嚗嚗。年年向斯辰,令人倍發惡。
偈頌六十五首 其二十七。 一葉落,天下秋,南來北往竟悠悠。一句通,萬機息,上下四維無等匹。西天人不會唐言,獨坐少林癡面壁。帶累兒孫不丈夫,被人喚作白拈賊。云門念七好參詳,寶公不是閑和尚。
偈頌六十五首 其二十一。 賢劫千佛數,末后最慇勤。倒握降魔杵,高標利物拳。心肝無屈曲,腸胃有區分。神通愿力雖無盡,且為山僧護法門。
偈頌六十五首 其二十。 元正一旦,萬事成辦。大乘小乘,井索錢貫。更問佛法如何,也是秦時
偈頌六十五首 其九。 今朝六月十五,祝圣升堂擊鼓。木童火里吹笙,石女云中作舞。也大奇,也大奇,天無四壁,地絕八維。五湖四海來入貢,衲僧聞見眼如眉。
偈頌六十五首 其七。 有句無句,如藤倚樹。石裂崖崩,毒蛇當路。樹倒藤枯,悉哩蘇嚧。
送會侍者開應庵塔銘。 三十馀年沙魘,一十五處脫空。欲彰從前家丑,何妨刻石流通。
示善應道人。 善應無私,當陽有準。直下承當,入佛祖閫。
送雪峰化主。 手托庵門便放憨,千鈞重擔要人擔。寥寥坐斷孤峰頂,云衲相從晝夜參。
頌古十一首 其一。 斫卻月中桂,清光轉更多。狐貍俱屏跡,獅子奮金毛。
偈頌六十五首 其六十四。 居于富貴中,不為富貴誤。赤手挨開解脫門,四方八面俱獨步。佛祖不知由,憑誰立本據。咄咄咄,力叻希,聞見覺知齊合掌,鐵牛生得鳳凰兒。
贊徑山音首座。 氣宇云閑,身心木槁。頂門正眼,紅日杲杲。早投長蘆劃草之機,晚分雙徑人天之座。名山屢招而不赴,一庵超然其高臥。夫是謂叢林前輩典刑,宜與趙州同年而并操者也。
贊大慧和尚。 戳瞎頂門三只眼,是非佛法一齊劃。竹篦頭上放無端,正是徐六擔片板。
贊布袋和尚。 禪不參,道不會,終日忙忙。弄個布袋,十字街頭道等人。阿誰知渠綣繢,氌首彌勒世尊。國有憲章,三千條罪。
約齋張直閣畫師項相請贊。 挨開不二門,千圣須卻步。直下便承當。略通一線路。佛也不奈何,誰敢當頭道。道著頭角生,一點黑如皂。盡情分付約齊大居士,一等人間任揚播。
頌古十一首。 屋里販揚州,水深山更幽。終年無客到,明月自相投。
頌古十一首。 百戰場中舞纛旗,將軍立處十分危。游人只看錐頭利,失卻吹毛總不知。
頌古十一首。 天高地厚人難見,海闊山遙只自知。勘破卻回休借部,得便宜是落便宜。
頌古十一首。 大海波濤闊,千峰氣象雄。古今無間斷,南北路頭通。
頌古十一首。 西江一吸了無余,突出堂堂大丈夫。盡道世間胡須赤,須知更有赤須胡。
徑山出鄉舟中寄二偈示眾 其一。 三冬水上打鞦韆,百尺竿頭棹釣船。寄語滿堂龍象眾,無勞掘地覓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