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濟川橋。 十二闌干百盡臺,登臨洗盡眼中埃。沙痕長與水吞吐,橋影不妨船往來。兩岸樓臺隨世換,四山圖畫自天開。槎邊今古無窮思,都付西風酒一杯。
歲暮。 顏不常朱鬢易斑,流光難駐兩跳丸。一年又是等閒過,百歲只消如此看。把酒何曾長在手,種桃能得幾憑欄。癡人醉夢不知醒,日夜雙鼎抵死攢。
歲朝。 畫角聲中舊歲除,新年喜氣滿屠蘇。陽和忽轉冰霜后,元氣更如天地初。晚色催詩歸草夢,春光隨筆上桃符。閉門賀客相過少,靜對梅花自看書。
歲除寄王中齋。 徂歲已匆匆,何人似此翁。事雖隨世異,道不與冬窮。身老心猶壯,髯斑臉自紅。椒花一杯酒,明日又春風。
宿南峰寺。 禪房花木鎖深幽,借與詩人信宿留。幡影分來半廊月,磬聲敲破一林秋。僧偏好事能青眼,佛本無心亦白頭。試問青松峰外鶴,閒邊曾見幾人游。
山春秋夜。 夜色秋光共一闌,飽收風露入脾肝。虛檐立盡梧桐影,絡緯數聲山月寒。
三月晦日與邵石諸友閒游東園分得空字。 韶光收拾太匆匆,眼底浮花一掃空。留得數枝紅藥在,五更分付與東風。
三月晦日。 九十風光能有幾,東風遽作遠行人。樽前莫惜今朝醉,明日鶯聲不是春。
三山旅夜。 獨坐本無況,凄涼更旅中。檻低檐礙月,窗破紙吟風。鄰館笛三弄,譙樓鼓二通。半觴聊自適,新荔擘輕紅。
三峰寺。 寂寞煙林噪亂鴉,青鞋步入野僧家。云深不礙鐘聲郵,日轉還移塔影斜。廊下蝸黏沿砌蘚,佛前蜂戀插瓶花。竹床紙帳清如水,一枕松風聽煮茶。
秋夜次葉一山韻。 自笑秋來似轉蓬,偶然飛落過山中。一燈幽館菊花雨,孤枕小樓梧葉風。涉世悠悠旋磨蟻,懷人杳杳寄書鴻。浮生何予光陰事,抵死相催作老翁。
秋晚。 暮色入江郊,霜風兩鬢毛。笛聲吹月落,詩興挾秋高。謝約南柯蟻,留連左手螯。孤燈竹窗底,危坐一歌騷。
秋扇。 人心有炎涼,我心無歡悲。篋中重自珍,會有薰風時。
清明。 清明今日是,原上一經過。新葬冢無數,未來人更多。此生曾悟否,不樂復如何。莫待澆墳土,樽前且醉歌。
七夕。 世上癡兒女,爭趨乞巧筵。婦鳩甘抱拙,不謅鵲橋仙。
宿寶勝寺。 苦吟吟未了,只向兩廊行。月去塔無影,風來鐸有聲。禪心隨水凈,佛眼共燈明。安得云邊住,與僧分此情。
送云泉入山。 薜蘿叢里郁青青,別是幽棲一段清。水色山光皆畫本,蟬聲禽語亦吟情。人今不改衣冠古,道重方知富貴輕。為語俗交休見問,已從麋鹿訂新盟。
水墨海棠。 不將翠袖卷紗紅,怪得陳玄奪化工。想是太真春睡足,夢魂正在黑甜中。
宋道士同游白云關。 扶攜方外友,來入白云關。八九峰如畫,兩三人倚欄。棋聲敲竹外,簾影落花間。一曲瑤琴罷,翠陰生晝寒。
江樓秋夕。 樓高古城繞,無奈漏聲催。幽夢風吹斷,新吟月送來。江長漁唱遠,云冷雁聲哀。明日重陽酒,黃花開未開。
閒中。 敢咎章縫解誤人,甘於閒處著閒身。腹中書在溫仍熟,夢里詩成記不真。引鶴徐行三逕曉,約梅同醉一壺春。今朝有喜誰知得,新換銜頭號散民。
閒居漫賦。 紛紛裘馬走紅塵,賴得閒邊可著身。商嶺定無屠狗客,云臺豈有釣魚人。溪山蕭散青芒履,風月夷猶烏角巾。萬事如棋君看取,一番局面一番新。
閒居。 虛明兩竹窗,濟楚一書房。風動鳥移樹,花香蝶過墻。身安知病少,晝靜覺春長。未必全無事,終焉也勝忙。
平章命。 萬甲蟠胸老氣雄,將星光照海云東。聲名宣尉裴中立,地步平章韓魏公。大纛高牙山水縣,褒衣博帶藻芹宮。書生端為斯文喜,俎豆先行軍旅中。
年少春游。 錦袍朱帶玉花驄,著意追歡紫陌東。只道春風屬楊柳,不知楊柳有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