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閣端午帖子。 瑤池十丈藕花香,清賞尤便水殿涼。聞說內家多樂事,前星親自捧霞觴。
春。 東風昨夜入簾帷,便覺深宮漏影遲。一曲涼州花盡放,不須先作報春詩。
浦城勸糶。 陽和二月春,草木皆生意。那知田野間,斯人極憔悴。殷勤問由來,父老各長喟。富室不憐貧,千倉盡封閉。只圖價日高,弗念民已弊。去年值饑荒,自分無噍類。幸哉活至今,且復遇豐歲。庶幾一餉樂,養育謝天地。豈期新春來,米谷更翔貴。況又絕市無,縱有濕且碎。何由充饑腸,何由飽孥累。恨不死荒年,免復見憂畏。我聞父老言,痛切貫心肺。行行至平洲,景象頓殊異。白粲玉不如,一升才十四。問誰長者家,作此利益事。父老合掌言,子文姓陳氏。起家本儒生,疇昔樂賑施。憶昨艱食時,巨室爭謀利。米斗三百馀,獨收七十二。三都數千口,受彼更生惠。開庫質敝衣,假此赒貧匱。取本不取息,所活豈勝計。我曹非此翁,久作溝中胔。吁嗟薄俗中,乃有此高義。吾邦賢使君,愛民均幼稚。一聞平糶家,褒賞無不至?;蚺c旌門閭,或與錫金幣。獨有潁川翁,寵光未之被。故作行路謠,庶徹鈴齋邃。且俾殖利徒,聞風默知愧。并生穹壤間,與我皆同氣。富者盍憐貧,有如兄恤弟。惻隱仁之端,人人均有是。頑然鐵石心,何異患風痹。不仁而多財,聚易散亦易。惟有種德家,福祿可長世。不聞眉山蘇,盛美光傳記。賣田救年荒,生子為國器。不見南浦毛,一惟利是嗜。積谷幸年荒,生子遭黥隸。天道極昭明,勿作幽遠視。誰歟為斯謠,西山真隱吏。
送王子文宰昭武 其五。 平時州縣間,上下意苦異。善書肘或掣,有志奚由遂。子今得所從,展布有馀地。兩賢更勠力,萬物應吐氣。相期召杜功,奕奕照采世。不須峴首碑,自有樵川志。
送王子文宰昭武 其四。 堂堂先太史,一節貫初終。況有壽母賢,切切唯教忠。承家諒匪易,負任丘山崇??刹蝗占臣常鱿G罢苒?。敬義兩夾持,師友交磨礱。馀事作詩人,毋顓鎪句工。
和趙章泉。 天教一老立堂堂,步武媻姍盡未妨。元始故家典刑在,北方正學派流長。新恩已煥青藜照,舊德行詢黃發良。多謝寄詩勤問訊,自憐疏懶似嵇康。
和侍讀秘臨饑行嚴韻。 帝里參陪意最親,聯鑣忽此為交鄰。徐行得接雙飛鳳,驟別難留一角麟。歸奏已趨天尺五,寵光仍待月重輪。應憐留滯窮邊客,晏歲嚴霜夜夜申。
端午貼子詞·皇太子宮五首。 彩索金為縷,香粳玉作團。從今逢午節,歲歲奉親歡。
端午貼子詞·皇后閣五首。 仙木浮玉醴,香菰蔟寶盤。漢宮三十六,爭奉圣人歡。
端午貼子詞·皇帝閣六首。 庾午仍重午,離明正繼明。炎圖千萬歲,從此愈光亨。
登南岳上封寺。 好風一夜掃陰霖,涌山群山紫翠深。眼界豁然因有覺,六塵空后見真心。
登南岳山。 煙霞本成癖,況復游名山。舉手招白云,欲納懷袖間。咄哉亦癡絕,有著即名貪。振衣遇長風,浩浩天地寬。
春貼子 皇后閣五首 其三。 柳眼窺春煖欲眠,梅妝點雪斗新妍。一年好處如今是,遠滕清明寒食天。
春貼子 其六。 陽進陰消屬此時,凝旒南面盍深思。微臣自愧無規諫,愿獻元朝學士詩。
送王子文宰昭武 其三。 百諫或繞指,粹白俄成緇。有初諒非難,其難在終之。道心眇絲粟,易為群物移。不有精一功,誰能勝惟危。子今如玉雪,瑩潔亡少疵。愿言保令德,歲晏以為期。
送王子文宰昭武 其二。 熒熒匣中龍,爛爛巖下電。紛綸揮霍間,坐子百千變。雖然事幾微,易矚亦易眩。誤從快處生,理向靜中現。健決要安徐,聰明貴韜斂。潛齋有愚言,或可代箴砭。
送王子文宰昭武。 樵川古樂國,誰遣生榛菅。往事忍復言,念之輒長嘆。子往字其人,寄任良亦艱。傷哉周馀民,十室九孤鰥。深心察苛癢,摩手蘇痍瘢。愿加百倍功,勿作常時觀。
送吳定夫西歸 其二。 世情重聲利,榮途足趨走。夫君獨何為,經年闖林藪。東尋金壇翁,南訪玉峰叟。借問兩臞仙,來時輕健否。
送吳定夫西歸 其四。 麻源在何許,茫茫白云端。悽其一布裘,何以禦風寒。歸來有馀師,興盡當知還。便好斸空谷,剩種青瑯玕。
壽楊和父。 迅雷地中藏,當此冱寒日。積陰排層空,初陽露微茁。而曰天地心,于此見機括。良猶勢方升,猶木吐牙蘗。培壅勿使傷,怒長焉可遏。此理之在人,善端實初發。熒熒火將燃,涓涓泉欲達。吁嗟道心微,物欲易攻奪。差之一毫芒,相去舜與桀。要須二者間,明辨與精察。見義勇必為,欻如矢之決。去惡凜勿疑,剨如刃之割。坐令人偽消,但覺天機活。四時無非春,八荒皆在闥。喜君生茲辰,聊為演此法。愿祝君壽長,勿嫌吾詩拙。
送吳定夫西歸 其一。 吾衰倦對客,晤語惟青山。修竹引清風,時為掩柴關。今晨何人來,踏破莓苔斑。驚顧復自喜,不妨伴虛閑。
司理弟之官岳陽相別于定王臺悽然有感為賦五詩以餞其行 其五。 先民不可見,懷哉金玉音。士雖一命微,愛物宜存心。矧茲圜扉內,白日變重陰。求情箠楚下,冤哉詎能禁。謼嘷漫弗省,鬼神為悲吟。子往蒞其職,朝夕惟欽欽。謹刑勿留獄,斯語真良箴。
司理弟之官岳陽相別于定王臺悽然有感為賦五詩以餞其行 其四。 心源本澄靜,皎月懸晴空。利欲一汩之,晶明變塵矇。擾擾千蟯蛔,攢攢萬铦鋒。昏冥弗自覺,乃與禽犢同。一朝發深省,妙理仍昭融。要須大敵勇,鉤援臨崇墉。不見簞瓢人,四勿收殊功。
司理弟之官岳陽相別于定王臺悽然有感為賦五詩以餞其行 其三。 憶我將漕年,適如子今日。于焉四閏馀,過眼風雨疾。壯強豈足恃,進德當汲汲。永懷古之人,聞道在四十。我慚已過之,因循悼前失。子盍猛自鞭,圣門本無柅。
詩寄淮西王路分。 壯哉貔虎三千士,靜掃鯨鯢百萬馀。若使人人似淮右,笑談真可滅狂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