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示逯云甫秀才 其一。 萬里舟車要覓詩,衰年忍負始來時。未成班氏兩京賦,僅見韓山一片碑。歸信正須傳雁帛,秋風不為憶莼絲。今朝再渡桑乾水,月朗風清誰系思。
上故相留公 其二。 明倫一疏筆如椽,痛掃兇邪四海傳。故使北人騎屋望,時聞南面獨班宣。雖言上眷尤濃甚,只著前銜固愴然。舊日恩堂炊已熟,夕陽敗柳奈號蟬。
上故相留公 其一。 蒼天有意不能違,行邁心搖賦黍離。弼既遭艱尋罷政,質如在位必遲疑。身逢今日多休問,事在當年偶少思。緣是庚申輕放入,力爭不似甲辰時。
簡楊治中。 當年北騎壓杭城,奮起渡江尋舊盟。本擬鄭僑成好去,寧知徐鉉播文名。從班真是覺來夢,別駕猶如退步行。上介尚能分閫去,不應班爵獨公輕。
別左司杜郎中。 相見匆匆即告歸,江南魚米盡堪娛。樹林浩有秋聲老,客路誰憐月影孤。班序自還君富貴,齋居猶著己工夫。他時重會無他說,敢問于仁已近無。
送江東李宣副之官建鄴。 田里創殘疚正深,望醫起死息呻吟。神功那用千金藥,妙處都由一寸心。劍外空遺喬木望,江東將有憩棠陰。十分存省新氓了,歸轉洪鈞普作霖。
問候趙簽推。 龜疇五福屬鴻儒,壽骨清強病應無。要識維摩今示病,當知涑水本來癯。心從空想塵無染,念到忘時氣自蘇。此說雖非儒所道,于中恐亦有工夫。
羈燕四十馀日歸興殊切口占賦歸 其八。 商量何必又商量,休笑吾人議論長。事欠剸裁多積壓,心猶疑忌少擔當。無由把袖舒衷憤,空負懸弧射四方。只恐秋風破茅屋,急歸爛賞木犀香。
沛縣道中。 謾著青鞋過小灣,偶然清暑變輕寒。山行卻似江南景,更有群鵝浴碧瀾。
漢高祖歌風臺。 擊筑長歌意始真,斬蛇元是感鄉人。大風不起人非昔,臺下滔滔泗水春。
吊后山。 生平不肯見王公,蒙被清吟道自尊。寂寞彭城非昔比,風流何處覓曾孫。
金陵僦舟渡江至儀真登陸。 風冷知日落,水寬得天多。金陵懷古句,絕唱是西河。
當涂轎行口占。 筍輿咿軋亂山隈,擁鼻清吟當探梅。我已少知憂責少,人皆喜慰遠鄉回。樹猶綠暗知霜薄,云漸紅深欲雪來。自說江南好風景,江南尤更有奇才。
呈金陵教授陳宜之鉞前進士三人居慈湖。 文物依然故燕園,扶持云是有師門?!趸ㄋ菩炎矸驂?,頖藻如招騷客魂。門戶固緣太丘重,鄉人素仰后山尊。曹溪一滴西江漲,欲乞開堂舊偈翻。
送宗人熙甫入都。 棲棲我輩只如斯,壯矣如君百倍宜。若是胸襟合西豹,未應位置下丘遲。波涵雁影日欲落,霜凈蟬枝風亂吹。一路盡皆懷古處,任城多有漢時碑。
竹筱村店肆筆。 西望武昌東夏口,下窺鐵甕固依然。英雄爭戰幾編史,狂客浮游一葉船。把酒臨風懷古處,題詩記我過江年。謾言足跡半天下,未必詩名所在傳。
渡江至龍潭即事。 敗蘆衰柳落江隈,才見黃云接畝堆。舟趁瀾狂斜入浦,帆因風飽不依桅。青山數閱世興廢,白鳥靜窺人去來。地暖江南未吹雪,小春天氣正尋梅。
維揚見陳孝先制機辱授館因呈小詩見意。 倦客秋帆歸較遲,亦聞采藻魯侯池。不煩下榻眠高士,寧復登樓臥小兒。病菊耐霜癯似我,寒風吹面鬢如絲。君非能出不能處,心事相同因得知。
舟過桃源。 前來不得由捷徑,今日才能據要津。水趁晚潮勢殊順,岸陳秋綠跡相親。因知客路無多日,喜到家時恰小春。曉絕淮流卻扶杖,逢人便謂即鄉人。
濟州至魯橋鎮即事。 過了潘郎一句詩,涂中風雨尚垂垂。少人耕處地最闊,多日陰時秋更悲。山向近來青淡淡,樹因遠看黑離離。魯橋有水租船去,明眼先朝一片碑。
汶陽重九。 燒燈才了客天涯,秋過重陽未到家。自嘆滿梳搔白發,不堪好酒對黃花。折腰肯使羞元亮,落帽多應罪孟嘉。寂寞汶陽溪上路,寒風拂柳晚陰斜。
涇縣琴臺。 石臺突兀倚晴空,一帶春江瀉玉虹。千古佳名喚行客,騎魚何處訪琴公。
旌德道中即事。 天氣才晴便不同,輕輕拂面有和風。溪邊春事關心處,楊柳深青杏淺紅。
宛平道中即事。 驚心卵石礙,劈面老沙吹。越見天闊處,不見云盡期。
景州道中。 驛路車聲軟,斜暉雨腳收。柳陰家曉鵲,桑椹醉春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