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六十五首 其五十四。 驗人眼,截流機。德山臨際,伏惟伏惟。
偈頌六十五首 其五十二。 壁觀婆羅門,家業大天下。傳遠枝派分,寸土不存也。焚香作忌齋,普請禮三拜。
頌古十一首。 一片爺爺古化基,又逢寒食拜標時。滿前骨肉俱承蔭,一個無聊乞養兒。
蘭亭四威儀 其三。 坐,茂林脩竹,高節虛心滿目。個個盡是兒孫,香嚴口啞舌禿。
蘭亭四威儀 其一。 行,崇山峻嶺,失腳蹋翻古井。通身是口波瀾,何須三止四請。
送夢窗和尚住凈慈。 志公有語問思大,東澗無言記夢窗。今日夢窗下山去,笑他思大舌頭長。
自贊。 出林虎方怒,橫岡蟒正嗔。世無途路客,終是不傷人。
竹溪。 漱石穿崖落落,隨流截流自瞞。窮到不知源處,風枝雨葉蕭然。
蜘蛛。 一絲掛得虛空住,百憶絲頭殺氣生。上下四維羅織了,一無漏綱話方行。
針醫。 藥知性亦病知源,誰管尸靈骨已寒。痛下一針雙眼活,耆婆應未得其傳。
造龕子。 病病相尋早是遲,鎖空龕子做多時。北邙山下明朝約,火后誰收眼底眉。
悅堂穆知合寫師頂相請贊。 春水滿四澤,夏云多奇峰。秋月揚明輝,冬嶺秀孤松。難描邈,絕知音。驚堂不是閑相識,贊不欣兮罵不嗔。
在庵。 世間幾見劫灰飛,老屋依前對落暉。四大部洲都遍歷,到頭還向此中歸。
偈頌六十五首 其二十三。 經行及坐臥,常在于其中。要識其中事,長汀江水東。
偈頌六十五首 其十三。 冬至前后,沙飛石走。佛祖潛蹤,寸鐵在手。
偈頌六十五首 其十七。 祖師不西來,少林有妙訣。江南兩浙,春寒秋熱。錯!佛法遍天下,談玄口不開。這個是露柱,那個是香臺。錯!直饒薦得分明,未免將錯就錯。
偈頌六十五首 其七。 眼耳鼻舌身意,八萬四千法門,晝夜放光動地。一翳在眼,空花亂墜。
偈頌六十五首 其四。 翳盡還明極,家鄉萬八千。懸崖重撒手,古劍髑髏前。
偈頌六十五首 其六。 凈法界身,驢腮馬面。本無出沒,萬化千變。
偈頌六十五首 其三。 十日雨,今日晴。一則多年公案,明明舉似諸人。若是覆盆之下,又爭怪得老僧。
送廣州泰長老。 老盧曾見老黃梅,一首長廊落韻詩。既是同坑無異土,家私莫與路人知。
四睡贊。 離了峨嵋別五臺,倒騎白額下天臺。松間石上夢中夢,喚得閭丘太守回。
水茶磨。 機輪轉處水潺潺,機若停時水自閑。末上一遭知落處,十分春色滿人間。
圓覺頑空覺講主真贊二首。 頭鬅鬙,眼乖角。得天臺之奧旨,繼永嘉之先覺。執文字見,離文字縛。說大義則四座風生,徵異解則百川潮落。昭昭乎教苑之祥麟,昂昂乎雞群野鶴。雖正席四處不足暢其設施,然分座五山亦不負其所學。是為廣智九世之孫,嘯巖一枝不致寥寞者矣。
演史。 干戈場是太平基,休把英雄較是非。試問長空風與月,周秦漢魏不曾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