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州郡齋雜詠十二首·參云亭。 昔賢已跨鶴,故跡馀參云。舊德慨云遠,干霄氣仍存。青山宿霧卷,喬木蒼煙昏。尚想來游處,笙簫中夜聞。
君子堂。 堂堂文簡公,一世夔與皋。君子哉若人,此言圣所褒。遺愛在斯民,誰能薦牲牢。獨有坐嘯地,清風仰彌高。
蠟梅。 破臘驚春意,凌寒試曉妝。應嫌脂粉白,故染曲塵黃。綴樹蜂懸室,排箏雁著行。團酥與凝蠟,難學是生香。
樂山堂。 草堂有遺基,榛莽歲月久。我來始經葺,挹翠開戶牖。群山供嘯傲,萬象皆奔走。所以名樂山,欲企仁者壽。
送吳待制帥襄陽二首。 欲將盤昏試馀鋒,故擁旗麾訖外庸。南峴北津形勝地,前羊后杜昔賢蹤。不妨倒載同民樂,自有輕裘折虜沖。努力功名歸報國,莫思山月與林鐘。
送吳待制帥襄陽二首。 方持紫橐侍西清,忽領雄藩向暑行。誰謂風流貴公子,甘為辛苦一書生。詞源筆下三千牘,武庫胸中十萬兵。從此君王寬北顧,山南東道得長城。
匿峰亭。 山亭在山背,不見山巍巍。但見四面風,輻湊朝宗之。深藏固甚智,自牧甘處卑。一謙受四益,是以能不危。
送提舉楊大監解組西歸。 征轅已動不容攀,回首棠陰蔽芾間。為郡不知歌舞樂,憂民贏得鬢毛斑。澄清未展須持節,注想方深便賜環。從此相思隔煙水,夢魂飛不到螺山。
入春半月未有梅花。 枯樹扶疏水滿池,攀翻未見玉團枝。應羞無雪教誰伴。未肯先春獨探枝。幾度杖藜貪看早,一年芳信恨開遲。留連東閣空愁絕,只誤何郎作那詩。
凝思堂。 失腳墜塵網,牒訴裝吾懷。公庭了官事,時來坐幽齋。天風肅泠泠,山鳥鳴喈喈。我思在何許,獨對蒼然崖。
送晦庵南歸。 二年摩手撫瘡痍,恩與廬山五老齊。合侍玉皇香案側,卻持華節大江西。鼎新白鹿諸生學,筑就長虹萬丈堤。待哺饑民偏戀德,老翁猶作小兒啼。
題秋霜閣后山泉。 誰把機關引石泉,穿崖一溜響濺濺。爭如廬阜香爐頂,坐看銀河落九天。
臺州四詩。 兩載終更過七旬,今朝方始是閑身。細看壁上題名記,六十年間只五人。
劉屯田墓壯節亭。 西澗當年卜考槃,便於神武掛衣冠。后生無復知前輩,故老猶能說長官。三尺荒墳埋玉冷,百年壯節倚天寒。表章賴有群賢力,推把生芻奠酒盤。
句。 歸裝見說渾無物,添得新詩數百篇。
落梅。 清溪西畔小橋東,落月紛紛水映紅。五夜客愁花片里,一年春事角聲中。歌殘玉樹人何在,舞破山香曲未終。卻憶孤山醉歸路,馬蹄香雪襯東風。
梅。 不奈雪埋照,可堪風漏香。天寒無疹粟,日暮有嚴妝。桃李真肥婢,松筠共老蒼。合教居第一,獨自占年芳。
句。 剩對風花吟柳絮,更將冰水瀹芎苗。
句。 寄語高人來問法,莫辭門外立齊腰。
句。 送客漸稀城漸遠,歸途應減兩三程。
句。 前村酒美無錢換,怪底金龜不擊腰。
句。 胸中襞積千般事,到得相逢一語無。
句。 寒窗莫怪吟聲苦,舉室長懸似細腰。
蒙楊廷秀送西歸朝天二集贈以七言。 西歸累歲卻朝天,添得囊中六百篇。垂棘連城三倍價,夜光明月十分圓。競夸鳳沼詩仙樣,當有雞林賈客傳。我似岑參與高適,姓名得入少陵編。
梅花二首。 冷蕊疏枝半不禁,眼看芳信日骎骎。雪霜不管朝天面,風月能知匪石心。望遠可無南北使,客愁空費短長吟。年年準擬花排恨,不道看花恨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