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第后寄長安故人。 東都放榜未花開,三十三人走馬回。秦地少年多釀酒,已將春色入關來。
早行。 垂鞭信馬行,數里未雞鳴。林下帶殘夢,葉飛時忽驚。霜凝孤鶴迥,月曉遠山橫。僮仆休辭險,時平路復平。
憶齊安郡。 平生睡足處,云夢澤南州。一夜風欺竹,連江雨送秋。格卑常汩汩,力學強悠悠。終掉塵中手,瀟湘釣漫流。
早雁。 金河秋半虜弦開,云外驚飛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過,長門燈暗數聲來。須知胡騎紛紛在,豈逐春風一一回?莫厭瀟湘少人處,水多菰米岸莓苔。
書懷。 滿眼青山未得過,鏡中無那鬢絲何。只言旋老轉無事,欲到中年事更多。
秋浦途中。 蕭蕭山路窮秋雨,淅淅溪風一岸蒲。為問寒沙新到雁,來時還下杜陵無。
題齊安城樓。 嗚軋江樓角一聲,微陽瀲瀲落寒汀。不用憑欄苦回首,故鄉七十五長亭。
山行。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深處一作:生處)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題揚州禪智寺。 雨過一蟬噪,飄蕭松桂秋。青苔滿階砌,白鳥故遲留。暮靄生深樹,斜陽下小樓。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
牧大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來樂籍中。后一歲,公移鎮宣城,復置好好于宣城籍中。后二歲,為沈著作以雙鬟納之。后二歲,于洛陽東城重睹好好,感舊傷懷,故題詩贈之。
君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
張好好詩。 牧大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來樂籍中。后一歲,公移鎮宣城,復置好好于宣城籍中。后二歲,為沈著作以雙鬟納之。后二歲,于洛陽東城重睹好好,感舊傷懷,故題詩贈之。君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翠茁鳳生尾,丹臉蓮含跗。高閣倚天半,章江聯碧虛。此地試君唱,特使華筵鋪。主公顧四座,始訝來踟躕。吳娃起引贊,低回映長裾。雙鬟可高下,才過青羅襦。盼盼乍垂袖,一聲雛鳳呼。繁弦迸關紐,塞管裂圓蘆。眾音不能逐,裊裊穿云衢。主公再三嘆,謂言天下殊。贈之天馬錦,副以水犀梳。龍沙看秋浪,明月游東湖。自此每相見,三日已為疏。玉質隨月滿,艷態逐春舒。絳唇漸輕巧,云步轉虛徐。旌旆忽東下,笙歌隨舳艫。霜凋謝樓樹,沙暖句溪蒲。身外任塵土,樽前且歡娛。飄然集仙客,諷賦欺相如。聘之碧瑤佩,載以紫云車。洞閉水聲遠,月高蟾影孤。爾來未幾歲,散盡高陽徒。洛城重相見,婥婥為當壚。怪我苦何事,少年垂白須。朋游今在否,落拓更能無?門館慟哭后,水云愁景初。斜日掛衰柳,涼風生座隅。灑盡滿襟淚,短歌聊一書。
齊安郡后池絕句。 菱透浮萍綠錦池,夏鶯千囀弄薔薇。盡日無人看微雨,鴛鴦相對浴紅衣。
念昔游三首。 十載飄然繩檢外,樽前自獻自為酬。秋山春雨閑吟處,倚遍江南寺寺樓。云門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腳長。曾奉郊宮為近侍,分明??羽林槍。李白題詩水西寺,古木回巖樓閣風。半醒半醉游三日,紅白花開山雨中。
潤州二首。 句吳亭東千里秋,放歌曾作昔年游。青苔寺里無馬跡,綠水橋邊多酒樓。大抵南朝皆曠達,可憐東晉最風流。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聞吹出塞愁。謝眺詩中佳麗地,夫差傳里水犀軍。城高鐵甕橫強弩,柳暗朱樓多夢云。畫角愛飄江北去,釣歌長向月中聞。揚州塵土試回首,不惜千金借與君。
寄揚州韓綽判官。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旅宿。 旅館無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燈思舊事,斷雁警愁眠。遠夢歸侵曉,家書到隔年。滄江好煙月,門系釣魚船。
將赴吳興登樂游原一絕。 清時有味是無能,閑愛孤云靜愛僧。欲把一麾江海去,樂游原上望昭陵。
贈別。 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贈別二首。 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遣懷。 落魄江南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江南一作:江湖;纖細一作:腸斷)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
金谷園。 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
泊秦淮。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赤壁。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秋夕。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椗?。(天階一作:天街;臥看一作:坐看)
鷺鷥。 雪衣雪發青玉嘴,群捕魚兒溪影中。驚飛遠映碧山去,一樹梨花落晚風。
紫薇花。 曉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園中最上春。桃李無言又何在,向風偏笑艷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