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山人還。 從來無檢束,只欲老煙霞。雞犬聲相應,深山有幾家。
送裴陟歸常州。 夜雨須停棹,秋風暗入衣。見君嘗北望,何事卻南歸。
歸渡洛水。 暝色赴春愁,歸人南渡頭。渚煙空翠合,灘月碎光流。澧浦饒芳草,滄浪有釣舟。誰知放歌客,此意正悠悠。
夜發沅江寄李潁川劉侍郎(時二公貶于此)。 半夜回舟入楚鄉,月明山水共蒼蒼。孤猿更發秋風里,不是愁人亦斷腸。
送孔巢父赴河南軍(一作劉長卿詩)。 江城相送阻煙波,況復新秋一雁過。聞道全師征北虜,更言諸將會南河。邊心杳杳鄉人絕,塞草青青戰馬多。共許陳琳工奏記,知君名宦未蹉跎。
李二侍御丹陽東去新亭。 姑蘇東望海陵間,幾度裁書信未還。長在府中持白簡,豈知天畔有青山。人歸極浦寒流廣,雁下平蕪秋野閑。舊日新亭更攜手,他鄉風景亦相關。
早發中嚴寺別契上人。 蒼蒼松桂陰,殘月半西岑。素壁寒燈暗,紅爐夜火深。廚開山鼠散,鐘盡嶺猿吟。行役方如此,逢師懶話心。
賦得越山三韻。 西陵猶隔水,北岸已春山。獨鳥連天去,孤云伴客還。秪應結茅宇,出入石林間。
華清宮。 驪岫接新豐,岧峣駕翠空。鑿山開秘殿,隱霧閉仙宮。絳闕猶棲鳳,雕梁尚帶虹。溫泉曾浴日,華館舊迎風。肅穆瞻云輦,沈深閉綺櫳。東郊倚望處,瑞氣靄濛濛。
雜言迎神詞二首 其二 送神。 露沾衣,月隱壁,氣凄凄,人寂寂,風回雨度虛瑤席。來無聲,去無跡,神心降和福遠客。
雜言迎神詞二首 其一 迎神。 啟庭戶,列芳鮮,目眇眇,心綿綿,因風托雨降瓊筵。紛下拜,屢加籩,人心望歲祈豐年。
酬裴補闕吳寺見尋(一作酬袁補闕中天寺見寄)。 東林初結構,已有晚鐘聲。窗戶背流水,房廊半架城。遠山重疊見,芳草淺深生。每與君攜手,多煩長老迎。
題畫帳二首·山水。 桂水饒楓杉,荊南足煙雨。猶疑黛色中,復是雒陽岨。
彭祖井(一本題上有奉和王相公五字)。 上公旌節在徐方,舊井莓苔近寢堂。訪古因知彭祖宅,得仙何必葛洪鄉。清虛不共春池竟,盥漱偏宜夏日長。聞道延年如玉液,欲將調鼎獻明光。
送顧萇(一作中史,又作長史)往新安(一作。 由來山水客,復道向新安。半是乘潮便,全非行路難。晨裝林月在,野飯浦沙寒。嚴子千年后,何人釣舊灘。
相和歌辭·婕妤怨。 由來詠團扇,今與值秋風。事逐時皆往,恩無日再中。早鴻聞上苑,寒露下深宮。顏色年年謝,相如賦豈工。
送從侄棲閑律師。 能知出世法,詎有在家心。南院開門送,東山策杖尋。經年期故里,及夏到空林。念遠長勞望,朝朝草色深。
舟中送李觀。 江南近別亦依依,山晚川長客伴稀。獨坐相思計行日,出門臨水望君歸。
送朱逸人。 時人多不見,出入五湖間。寄酒全吾道,移家愛遠山。更看秋草暮,欲共白云還。雖在風塵里,陶潛身自閑。
西陵寄靈一上人。 西陵遇風處,自古是通津。終日空江上,云山若待人。汀洲寒事早,魚鳥興情新?;赝疥幝?,心中有所親。
臨平道贈同舟人。 遠山誰辨江南北,長路空隨樹淺深。流蕩飄飖此何極,唯應行客共知心。
祭張公洞二首(一本作排律一首)。 堯心知稼穡,精意繞山川。風雨神祇應,笙鏞詔命傳。沐蘭祇掃地,酌桂佇靈仙。拂霧陳金策,焚香拜玉筵。云開小有洞,日出大羅天。三鳥隨王母,雙童翊子先。何時種桃核,幾度看桑田。倏忽煙霞散,空巖騎吏旋。
橫吹曲辭。出塞。 吹角出塞門,前瞻即胡地。三軍盡回首,皆灑望鄉淚。轉念關山長,行看風景異。由來征戍客,各負輕生義。
送李錄事(一作裴員外)赴饒州。 北人南去雪紛紛,雁叫汀沙不可聞。積水長天隨遠客,荒城極浦足寒云。山從建業千峰出,江至潯陽九派分。借問督郵才弱冠,府中年少不如君。
送王緒剡中(一作送王公還剡中別業)。 不見關山去,何時到剡中。已聞成竹木,更道長兒童?;h落云常聚,村墟水自通。朝朝憶玄度,非是對清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