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安樂公主宅得空字。 英藩筑外館,愛主出王宮。賓至星槎落,仙來月宇空。玳梁翻賀燕,金埒倚晴虹。簫奏秦臺里,書開魯壁中。短歌能駐日,艷舞欲嬌風。聞有淹留處,山阿滿桂叢。
發端州初入西江。 問我將何去,清晨溯越溪。翠微懸宿雨,丹壑飲晴霓。樹影捎云密,藤陰覆水低。潮回出浦駛,洲轉望鄉迷。人意長懷北,江行日向西。破顏看鵲喜,拭淚聽猿啼。骨肉初分愛,親朋忽解攜。路遙魂欲斷,身辱理能齊。疇日三山意,于茲萬緒暌。金陵有仙館,即事尋丹梯。
扈從登封告成頌應制。 御路回中岳,天營接下都。百靈無后至,萬國競前驅。文衛嚴清蹕,幽仙讀寶符。貝花明漢果,芝草入堯廚。濟濟衣冠會,喧喧夷夏俱。宗禋仰神理,刊木望川途。撫己貧非病,時來本不愚。愿陪丹鳳輦,率舞白云衢。
早發韶州。 炎徼行應盡,回瞻鄉路遙。珠厓天外郡,銅柱海南標。日夜清明少,春冬霧雨饒。身經大火熱,顏入瘴江消。觸影含沙怒,逢人女草搖。露濃看菌濕,風颶覺船飄。直御魑將魅,寧論鴟與鸮.虞翻思報國,許靖愿歸朝。綠樹秦京道,青云洛水橋。故園長在目,魂去不須招。
游云門寺。 維舟探靜域,作禮事尊經。投跡一蕭散,為心自杳冥。龕依大禹穴,樓倚少微星。沓嶂圍蘭若,回溪抱竹庭。覺花涂砌白,甘露洗山青。雁塔鶱金地,虹橋轉翠屏。人天宵現景,神鬼晝潛形。理勝常虛寂,緣空自感靈。入禪從鴿繞,說法有龍聽。劫累終期滅,塵躬且未寧。搖搖不安寐,待月詠巖扃。
登粵王臺。 江上粵王臺,登高望幾回。南溟天外合,北戶日邊開。地濕煙嘗起,山晴雨半來。冬花采盧橘,夏果摘楊梅。跡類虞翻枉,人非賈誼才。歸心不可見,白發重相催。
桂州黃潭舜祠。 虞世巡百越,相傳葬九疑。精靈游此地,祠樹日光輝。禋祭忽群望,丹青圖二妃。神來獸率舞,仙去鳳還飛。日暝山氣落,江空潭靄微。帝鄉三萬里,乘彼白云歸。
謁禹廟。 夏王乘四載,茲地發金符。峻命終不易,報功疇敢渝。先驅總昌會,后至伏靈誅。玉帛空天下,衣冠照海隅。旋聞厭黃屋,更道出蒼梧。林表祠轉茂,山阿井詎枯。舟遷龍負壑,田變鳥蕓蕪。舊物森如在,天威肅未殊。玄夷屆瑤席,玉女侍清都。奕奕扃闈邃,軒軒仗衛趨。氣青連曙海,云白洗春湖。猿嘯有時答,禽言常自呼。靈歆異蒸糈,至樂匪笙竽。茅殿今文襲,梅梁古制無。運遙日崇麗,業盛答昭蘇。伊昔力云盡,而今功尚敷。揆材非美箭,精享愧生芻??ぢ毭翞槔?,邦空寧自誣。下車霰已積,攝事露行濡。人隱冀多祐,曷唯沾薄軀。
游禹穴回出若邪。 禹穴今朝到,邪溪此路通。著書聞太史,煉藥有仙翁。鶴往籠猶掛,龍飛劍已空。石帆搖海上,天鏡落湖中。水低寒云白,山邊墜葉紅。歸舟何慮晚,日暮使樵風。
夜渡吳松江懷古。 宿帆震澤口,曉渡松江濆。棹發魚龍氣,舟沖鴻雁群。寒潮頓覺滿,暗浦稍將分。氣出海生日,光清湖起云。水鄉盡天衛,嘆息為吳君。謀士伏劍死,至今悲所聞。
發藤州。 朝夕苦遄征,孤魂長自驚。泛舟依雁渚,投館聽猿鳴。石發緣溪蔓,林衣掃地輕。云峰刻不似,苔蘚畫難成。露裛千花氣,泉和萬籟聲。攀幽紅處歇,躋險綠中行。戀切芝蘭砌,悲纏松柏塋。丹心江北死,白發嶺南生。魑魅天邊國,窮愁海上城。勞歌意無限,今日為誰明。
下桂江龍目灘。 停午出灘險,輕舟容易前。峰攢入云樹,崖噴落江泉。巨石潛山怪,深篁隱洞仙。鳥游溪寂寂,猿嘯嶺娟娟。揮袂日凡幾,我行途已千。暝投蒼梧郡,愁枕白云眠。
七夕。 傳道仙星媛,年年會水隅。停梭借蟋蟀,留巧付蜘蛛。去晝從云請,歸輪佇日輸。莫言相見闊,天上日應殊。
稱心寺。 步陟招提宮,北極山海觀。千巖遞縈繞,萬壑殊悠漫。喬木轉夕陽,文軒劃清渙。泄云多表里,驚潮每昏旦。問予金門客,何事滄洲畔。謬以三署資,來刺百城半。人隱尚未弭,歲華豈兼玩。東山桂枝芳,明發坐盈嘆。
剪彩。 駐想持金錯,居然作管灰。綺羅纖手制,桃李向春開。拾藻蜂初泊,銜花鳥未回。不言將巧笑,翻逐美人來。
送沙門泓景道俊玄奘還荊州應制。 三乘歸凈域,萬騎餞通莊。就日離亭近,彌天別路長。荊南旋杖缽,渭北限津梁。何日紆真果,還來入帝鄉。
奉和幸韋嗣立山莊侍宴應制(一作李乂詩)。 樞掖調梅暇,林園藝槿初。入朝榮劍履,退食偶琴書。地隱東巖室,天回北斗車。旌門臨窈窕,輦道屬扶疏。云罕明丹壑,霜笳徹紫虛。水疑投石處,溪似釣璜馀。帝澤頒卮酒,人歡頌里閭。一承黃竹詠,長奉白茅居。
奉和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制。 瑞塔千尋起,仙輿九日來。萸房陳寶席,菊蕊散花臺。御氣鵬霄近,升高鳳野開。天歌將梵樂,空里共裴回。
駕出長安(一作王昌齡詩)。 圣德超千古,皇風扇九圍。天回萬象出,駕動六龍飛。淑氣來黃道,祥云覆紫微。太平多扈從,文物有光輝。
望月有懷(一作康庭芝詩,一作沈佺期詩)。 天使下西樓,含光萬里秋。臺前似掛鏡,簾外如懸鉤。張尹將眉學,班姬取扇儔。佳期應借問,為報大刀頭。
奉和春初幸太平公主南莊應制。 青門路接鳳凰臺,素浐宸游龍騎來。澗草自迎香輦合,巖花應待御筵開。文移北斗成天象,酒遞南山作壽杯。此日侍臣將石去,共歡明主賜金回。
巫山高(一作沈佺期詩)。 巫山峰十二,環合象昭回。俯聽琵琶峽,平看云雨臺。古槎天外落,瀑水日邊來。何忍猿啼夜,荊王枕席開。
內題賦得巫山雨(一作沈佺期詩。題云巫山高)。 神女向高唐,巫山下夕陽。裴回作行雨,婉戀逐荊王。電影江前落,雷聲峽外長。霽云無處所,臺館曉蒼蒼。
奉和幸神皋亭應制。 清蹕喧黃道,乘輿降紫宸。霜戈凝曉日,云管發陽春。臺古全疑漢,林馀半識秦。宴酣詩布澤,節改令行仁。昔恃山河險,今依道德淳。多慚獻嘉頌,空累屬車塵。
奉和薦福寺應制。 梵筵光圣邸,游豫覽宏規。不改靈光殿,因開功德池。蓮生新步葉,桂長昔攀枝。涌塔庭中見,飛樓海上移。聞韶三月幸,觀象七星危。欲識龍歸處,朝朝云氣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