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道中。 溪樹重重水亂流,馬嘶殘雨晚程秋。門前便是仙山路,目送歸云不得游。
下第寄宣城幕中諸公。 一醉曾將萬事齊,暫陪歡去便如泥。黃花李白墓前路,碧浪桓彝宅后溪。九月霜中隨計吏,十年江上灌春畦。莫言春盡不惆悵,自有閑眠到日西。
宛陵寓居上沈大夫二首。 滿耳歌謠滿眼山,宛陵城郭翠微間。人情已覺春長在,溪戶仍將水共閑。曉色入樓紅藹藹,夜聲尋砌碧潺潺。幽云高鳥俱無事,晚伴西風醉客還。溪樹參差綠可攀,謝家云水滿東山。能忘天上他年貴,來結林中一日閑。醉叩玉盤歌裊裊,暖鳴幽澗鳥關關。觥籌不盡須歸去,路在春風縹緲間。
淮信賀滕邁臺州。 凋瘵民思太古風,上賢綏輯副宸衷。舟移清鏡禹祠北,路轉翠屏天姥東。旌旆影前橫竹馬,詠歌聲里樂樵童。遙知到郡滄波晏,三島離離一望中。
寄歸。 三年踏盡化衣塵,只見長安不見春。馬過雪街天未曙,客迷關路淚空頻。桃花塢接啼猿寺,野竹庭通畫鹢津。早晚相酬身事了,水邊歸去一閑人。
獻淮南李相公。 傅巖高靜見臺星,廟略當時討不庭。萬里有云歸碧落,百川無浪到滄溟。軍中老將傳兵術,江上諸侯受政經。聞道國人思再入,熔金新鑄鶴儀形。
平戎(時諫官諭北虜未回,天德軍帥請修城備之)。 邊聲一夜殷秋鼙,牙帳連烽擁萬蹄。武帝未能忘塞北,董生才足使膠西。冰橫曉渡胡兵合,雪滿窮沙漢騎迷。自古平戎有良策,將軍不用倚云梯。
降虜。 廣武溪頭降虜稀,一聲寒角怨金微。河湟不在春風地,歌舞空裁雪夜衣。鐵馬半嘶邊草去,狼煙高映塞鴻飛。揚雄尚白相如吃,今日何人從獵歸。
贈天卿寺神亮上人(師不下寺已五年)。 五看春盡此江濆,花自飄零日自曛??沼写缺S物念,已無蹤跡在人群。迎秋日色檐前見,入夜鐘聲竹外聞。笑指白蓮心自得,世間煩惱是浮云。
秋日吳中觀貢藕。 野艇幾西東,清泠映碧空。褰衣來水上,捧玉出泥中。葉亂田田綠,蓮馀片片紅。激波才入選,就日已生風。御潔玲瓏膳,人懷拔擢功。梯山謾多品,不與世流同。
洞庭寄所思。 日斷蘭臺空望歸,錦衾香冷夢來稀。書中自報刀頭約,天上三看破鏡飛。孤浪謾疑紅臉笑,輕云忽似舞羅衣。遙知不語坐相憶,寂寞洞房寒燭微。
贈陳正字。 魯儒今日意何如,名掛春官選籍初。野艇幾曾尋水去,故山從此與云疏。吟憐受露花陰足,行覺嘶風馬力馀。聞說晚心心更靜,竹間依舊臥看書。
廣陵道。 斗雞臺邊花照塵,煬帝陵下水含春。青云回翅北歸雁,白首哭途何處人。
贈李從貴。 白馬嘶風何處還,鞭梢拂地看南山。珠簾卷盡不回首,春色欲闌休閉關?;ㄍ怿B歸殘雨暮,竹邊人語夕陽閑。知君舊隱嵩云下,巖桂從今幾更攀。
留題興唐寺。 滿水樓臺滿寺山,七年今日共躋攀。月高對菊問行客,去折芳枝早晚還。
翡翠巖。 芙蓉幕里千場醉,翡翠巖前半日閑。惆悵晉朝人不到,謝公拋力上東山。
發新安后途中寄盧中丞二首。 樓上風流庾使君,笙歌曾醉此中聞。目前已是陵陽路,回首叢山滿眼云。晚樹蕭蕭促織愁,風簾似水滿床秋。千山不礙笙歌月,誰伴羊公上夜樓。
宛陵望月寄沈學士。 一川如畫敬亭東,待詔閑游處處同。天竺山前鏡湖畔,何如今日庾樓中。
歙州道中仆逃。 去跳風雨幾奔波,曾共辛勤奈若何。莫遣窮歸不知處,秋山重疊戍旗多。
重陽日寄韋舍人。 節過重陽菊委塵,江邊病起杖扶身。不知此日龍山會,誰是風流落帽人。
贈薛勛下第。 一擲雖然未得盧,驚人不用繞床呼。牢之坐被青云逼,只問君能酷似無。
千秋嶺下。 知有巖前萬樹桃,未逢搖落思空勞。年年盛發無人見,三十六溪春水高。
春釀。 春釀正風流,梨花莫問愁。馬卿思一醉,不惜鹔鹴裘。
呂校書雨中見訪。 竹閣斜溪小檻明,惟君來賞見山情。馬嘶風雨又歸去,獨聽子規千萬聲。
重陽。 節逢重九海門外,家在五湖煙水東。還向秋山覓詩句,伴僧吟對菊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