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六首 其三。 微冷有似雨意來,更畏冷過雨勢回。氣機已動懼復止,憫農惕息良愁哉。
詠相風。 長綄繫雞羽,五兩古所稱。后人善增華,易以金鳳形。金鳳或失重,五兩或失輕。于今用絹囊,動靜隨風呈。轉旋利覘候,取攜便行程。每因廑稼穡,恒以占陰晴。竿頭自止息,那識對者情。
萬松寺。 明發事清游,石磴盤玉馬。始出峭茜顛,原自菁蔥下。田盤到處佳,萬松我心寫。寺樓坐空翠,天籟披瀟灑。揚馬不能從,回顧和者寡。
討源書屋對雨 其三。 問安每此傳餐便,旋復疇咨引席珍。都道邇來晹雨若,持盈勖爾倍生寅。
泛舟自西海至萬壽寺 其四。 禪關自是忘機處,我到禪關我并忘。柳岸艤舟因得句,誰從衲侶問真常。
題唐人會昌九老圖。 簪盍車懸樂且康,引年頤志洛之陽。宛教撫跡尋崖口,不異同時睹會昌。九老八百十六歲,一時翰墨幾筵香。披圖猶憶東都路,惜未曾逢履道坊。
靜寄山莊雜詠 其六。 時向松邊依綠蔭,便教石上勒朱書。秋來不道吟情懶,恰有云山會起予。
雨。 云容邇日濃,起予希澤意。春膏實潤渥,望蜀誰能置。昨從千畝回,午晴惜且惴。夜半聞復陰,將曉遂大霈。濯枝更潤葉,三寸馀沾暨?;蛟评溙?,或云滋耤地。我惟感鴻恩,爾漫頌上瑞。并慰不敢言,慰即虞心肆。
長清道中作 其一。 雪后馀寒戀翠微,春初薄暖愛晴暉。山村曲折覘民俗,不必匆匆策六騑。
復聞山東得雨。 東省疾苦形,時縈寤與寐。三春況無雨,更切如傷思。邇者天心回,膏澤屢沾暨。二麥固薄收,禾黍尚可植。此間近望霖,憂懷殊不置。去歲幸有秋,閭閻馀蓄積。較之齊魯間,殿屎未云至。在彼徒誠禱,詎假天龍意。來茲正苦旱,佳音乃郵致。無言獨增愁,稍慰轉生愧。
即事 其六。 虛齋素尚養松云,書史沉酣豈市勤。恰似雨馀花氣馥,惟能靜者始能聞。
玉泉山雜詠十六首 其九 寫琴廊。 曲折回廊致有情,檻依瀉玉靜中鳴。靈巖若復相衡量,響屧還嫌太艷生。
是日復得詩四首 其四。 好山能作云,為我倏氤氳。變幻峰增態,色空意總欣。伊蒲何用飽,凈茗一為分。小憩禪房靜,青楓送秀芬。
翠云堂。 堂北陰森森,金源雙樹在。過雨翠益濃,濤翻青色海。梧竹不敢鳴,眾音之所匯。我來實九夏,九秋如我待。旱樹多回蘇,枝葉曾無改。
小凌河。 頹垣敗壘動經過,防禦當年事若何。上將生降中左所,監軍坐擁小凌河。一時成敗滄桑易,千古興亡感慨多。幾許英雄淘洗盡,濤聲依舊送回波。
北郊齋宮即事 其一。 宇靜躁心排,窗虛爽氣偕。百年今重葺,預日此來齋。默驗陰陽運,深探理欲荄。仆臣方苦熱,嘉蔭有崇槐。
題吳歷天池石壁圖。 我登鳥道華山巔,一泓天池乃俯視。設從山下望石壁,虛無應在云端擬。乃知居高見自廣,游于物內迷惡美。漁山寫照即境披,評圖莫若評其理。
雪三首 其二。 行營午駐蹕,六出尚漫漫。坐我氈廬暖,思人布帳單。收來煮小鳳,望去舞翔鸞。功德明當蒞,千巖積素看。
淑范能修四德賢,飲和猶占萬民先。百齡瑞慶傳都下,五代孫曾繞膝前。
天上拜恩沾雨露,人間不老即神仙。更期壽世多黃耋,共樂升平大有年。
命婦索綽羅氏年一百三歲矣其子孫皆多壽五世一堂信人瑞也萬壽節扶掖入見喜而有作。 淑范能修四德賢,飲和猶占萬民先。百齡瑞慶傳都下,五代孫曾繞膝前。天上拜恩沾雨露,人間不老即神仙。更期壽世多黃耋,共樂升平大有年。
皇長子定安親王園寢酹酒。 佳城驚見此何來,千古傷心酒一杯。猶憶前年當此日,相攜教射木蘭回。
飼魚。 坐石俯澄波,游鱗生趣多。識人先已待,得飼樂無過。詎是曝腮鯉,堪方聽講鵝。竿絲權且置,非欲效詹何。
仲秋御園即事 其一。 新涼侵翰席,佳景入吟評。月桂廊腰馥,霜鴻天半鳴。爽澄蘭沼鏡,籟泛竹林箏。極目西成好,憑軒獨暢情。
元宵前夕。 玉輪將滿玉霄清,燈事先看燈夕迎。百道魚龍朝絳闕,雙騫鸞鳳下銀瀛。苑中自足煙花景,墻外還聽鼓吹聲。也識還淳在敦儉,同民樂可驗民情。
山桃 其一。 春來無興問芳華,苑監瓶擎幾朵斜。恰似前年新雨后,一枝紅影綠窗紗。
即事。 膏雨今春信應期,綠疇千頃潤含滋。希當芒種澤沾穎,益慶麥秋香滿匙。自解詎應例往歲,先憂仍復切斯時。邇來朝暮生云縷,何事終風作惡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