埽葉樓。 碧云垂下大江流,坐倚江城古石頭。丹嶂欲平猶作巘,青楓未落已成秋。三山夕照新林渚,萬里西風埽葉樓?;⒕岬匦为q在眼,清涼深院發鳴虬。
乾隆戊寅冬見凝齋先生于南昌今五十五年矣薊莊舍人以遺像見示于金陵因識以詩成六韻。 昔至洪州郭,曾瞻長者顏。論言尊斝側,賞會水云間。蝸舍千馀里,烏輪五十環。遺編升館閣,封斧遂丘山。季子今賢俊,江城值朽頑。風儀重展對,悽戚記追攀。
黃河曲 其二。 黃河繚繞漠南山,秋盡蒲昌雁盡還。萬里白云飛不去,朝朝長結玉門關。
寄子潁禹卿。 拔地凌江峙碧峰,水云禪榻此相從。解衣蘿薜巖前石,倚被旃檀閣外鐘。三客并知非一世,兩山回望有馀蹤。太虛為室時相見,豈為離憂日置胸。
雨后。 晝陰沈地一花明,裂紙窗前素卷橫。展讀未終雷雨適,竹軒梧閣作秋聲。
由張秋至汶上口號四首 其三。 風定遙山水面青,垂楊不見釣舟停。晚來忽唱橈歌去,疑載高人小洞庭。
櫻筍成時燕入堂,當軒陰重草初長。共扶白發三千丈,來看金釵十二行。
滟座玉船傾若下,指涂蒲席向吳閶。明朝萍跡都成憶,耳識仍增記繞梁。
孔信夫舍人自揚州挐舟見訪將自此適蘇州章淮樹觀察邀與共觀家伎因作此送信夫。 櫻筍成時燕入堂,當軒陰重草初長。共扶白發三千丈,來看金釵十二行。滟座玉船傾若下,指涂蒲席向吳閶。明朝萍跡都成憶,耳識仍增記繞梁。
夏日天長。 曦御行南陸,迢迢晝未央。立圭占影短,旋式覺天長。緩送葵心轉,遲生竹蔭涼。薰風方澹蕩,晴漏倍悠揚。久畀三農作,欣看萬匯昌。域中舒化日,天子正當陽。
隱仙庵雙桂相傳元時植秋時花開極盛攜客及幼子師古觀之因賦。 鐘離真主渡江前,雙桂蜷枝已刺天。南國市朝非曩日,西風闌檻又經年。黃金萬蕊香浮閣,白雪千莖冷覆磚。零落滿階君勿嘆,吾生那得較花堅。
金麓村招游莫愁湖偕浦柳愚毛俟園陳碩士醉中作歌。 四月春風猶未已,吹蕩湖煙與湖水。水上青山何所似,擁髻莫愁明鏡里。風生水軒三面回,白鷺鳧鹥空際來。山光半入城囊括,湖影全將天蕩開。當軒俯仰人閒世,莫愁尚得留名字。坐上山川處處奇,胸中今古時時至。君不見英雄誰似中山王,一枰昔對明高皇。山陰墅賭謝太傅,肥牛亭賜張安昌。徐氏到今取湖稅,軼事傳或非荒唐。軼事縱傳何必詳,元功極貴同泯亡。運盡勛華亦鳥滅,時來屠販皆龍驤。春水滿時春草長,湖波澹淡漂夕陽。欲喚莫愁歌一曲,四坐賓客各盡觴。顛毛日夜生秋霜,何暇遠計千載事,石室金匱求芬芳。
獲嘉渡河。 河北山形壓天半,左挾軍都東海岸。云騰風掣到河陽,二千里馀青一斷。我來經過衛州西,云巘回頭百回看。竹林亭立明玕清,原泉飛下珍珠散。想見幽人尚《考盤》,安得同歸脫鞿絆。北風忽出白陘口,吹渡秋河百川灌。山川聊供中流喜,舟車顧有知津嘆。西南廣武數峰來,屈指英雄幾更換。
王石丈得異石于莫愁湖余名之坐龍石戲為作歌。 洞庭雷風夜中起,飛度崤潼戰涇水。歸來歌吹月明中,貴主輕綃泣淚紅。歡樂悲哀一朝盡,寶珠獻得無生忍。歸坐深淵情自枯,誰能出此定跏趺。莫愁湖影涵秋月,道是龍宮光貝闕。探得驪珠何足奇,迎將室內坐之而。袍笏下拜情未已,儼如共浴咸池底。窗前詠作蒼龍鳴,走避定使諸梁驚。煙霧繞階還吐潤,或將霖雨為蒼生。
瓦棺寺。 招提地亦古長千,圍入南城體勢殘。穿徑石崗隨繚曲,到門風葉颯清寒?;㈩^無影存金粟,馬鬣何年出瓦棺。尚有里民矜故事,一成臺上集文翰。
三長物齋詩為魚門吏部作。 椒花吟舫學士朱,十年種樹玆舊廬。主人擁節江山去,遂使程侯來借居。長身美髯眉鬢疏,吟誦齋中朝與晡。窮病聲名五十載,劣將文字調妻孥。埽除萬物無一須,猶藏玄壁值連都。咸亨舊碑北宋拓,同時一硯遺大蘇。風流頗與前賢俱,文力猶健斑生須。天地大矣偶相寄,三物一身游有馀。學士江南昨寄書,齋前修竹復何如。春風欲展小庭綠,晴日涵空軒檻虛。我亦長安一腐儒,戲弄筆墨來停車。人閒長物伴閒客,正爾齋中不可無。
次日又阻風。 暮風聲已厲,入夜尤洶洶。有如九淵底,怒起千斗龍。吾舟系樹本,幾欲拔起從。一夜枕席間,鏜鎝如金鐘。晨興無日暉,四野云逢逢。樹葉下如雨,棲鳥無復容。豈必大木竅,空響自相舂。吾舟一長年,擁袖衣蒙茸。小舟自后來,所受可百鐘。笑傲舞兩棹,踴躍升斜篷。此怯豈非夫,彼勇誠可庸。吾知任事難,坐譚第恣胸。假令吾操舟,畏葸恐更慵。天道不能久,既盈還當沖。飄風明決止,朝暾望東峰。遲行一日耳,何必責犯鋒。吾取老聃言,挫銳萬物宗。
論墨絕句九首 其六。 霄漢樓憑江水空,鸛峰書畫散秋風。盛時猶記先人說,淚與殘丸滴硯中。
戊午九月十四日出云棲寺作。 萬樹納幽光,峰頂日初到。寺樓人始啟,四嶺鳥群噪。鐘磬隱虛堂,蔬水薦僧灶。門與道人別,徑有脩篁導。邅回將出谷,陰森猶入奧。返瞻昨履地,木末一峰冒。玆生入世網,空王實先覺。豈不被聲聞,所病無持操。是以云棲門,堅持一佛號。要取同趨歸,非謂異宗教。眷焉顧其室,喟然發中悼。焚和從一念,系物沮高蹈。既厭流俗靡,豈耽山水樂。終辭弱喪情,屬為知者道。
漫游。 東風吹脫鬢毛斑,舉世誰如老子頑。欲抱龜蓍終蜀肆,豈將詞賦動江關。五更竹露聽蕭寺,一徑松風入蔣山。越客偶談天姥勝,相逢倚杖夕陽閒。
偕陳渭仁吳子見朱引恬南濱游攝山?般若臺院次日邀釋卓群入寶華山 其五。 雞犬民家帶柘桑,志公人說出東陽。寒山一往無尋處,卻見鷹窠是道場。
江上竹枝辭 其三。 年年八月旺潮期,送潮送到小姑祠。惟有滿天風共雨,小姑祠上送郎時。
不寐聞江聲。 憶昔乘舟遍遠征,和風惡浪每殊情。同舟死喪身今老,欹枕江聲入皖城。
仇英明妃圖。 明妃一出蕭關道,玉顏不似當時好。卻留青冢地長春,復有畫圖容不老。漢官佩劍卒舉旗,分布四馬連尻脽。毛端颯有風沙吹,侍女頗具宮中儀。中有襜褕擁獨騎,落日黃沙萬馬跡。臨風翠袖雙蛾眉,欲到穹廬前幾許。賢王迎跪廬兒語,琵琶曲終淚如雨。佳人那必逢佳侶,表餌生分漢帝憂,容華死作單于土。遺事竟寧傳到今,王昭有曲聲中琴。仇生豈亦能知音,寫出別怨關山深。正使夔州衰杜老,春風省識忽傷心。
送江寧郡丞王石丈運餉入蜀。 使傳驅天府,家聲長地官。書名留御墨,急病在衷丹。行受專城寄,寧辭報國難。天從秦嶺窄,身入棧云寒。轉餉千峰里,傳餐萬木端。才猷經事大,體骨積勞安。憶?趨階序,初欣見羽翰。山邱嗟歲往,風義值江干。短發飄藤架,長歌共藥闌。亭皋春寂寞,閣道路巑岏。涼燠車中換,情懷事外寬。吾衰君自壯,談笑去征鞍。
傭書成學。 士有千秋志,家徒四壁虛。經營謀斗食,辛苦作鈔胥。授簡非傳業,濡毫且疾書。誰知強識后,默遇會心初。薄糈酬雖儉,多文富已儲。曲肱甘竟日,莊誦異端居。稽古身從貴,為傭計豈疏?寄聲溫飽客,忍復負三馀!
題畫 其二。 千巖云起壓林低,黃葉聲涼送馬蹄。雨急看山行更緩,野人家止隔前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