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七日迎河東君于云間喜而有述四首 其四。 朱鳥光連河漢深,鵲橋先為架秋陰。銀釭照壁還雙影,絳蠟交花總一心。地久天長頻致語,鸞歌鳳舞并知音。人間若問章臺事,鈿合分明抵萬金。
六月七日迎河東君于云間喜而有述四首 其三。 忘憂別館是儂家,烏榜牙檣路不賒。柳色濃于九華殿,鶯聲嬌傍七香車。朱顏的的明朝日,錦障重重暗晚霞。十丈芙蓉俱并蒂,為君開作合昏花。
六月七日迎河東君于云間喜而有述四首 其二。 五茸媒雉即鴛鴦,樺燭金爐一水香。自有青天如碧海,更教銀漢作紅墻。當風弱柳臨妝鏡,罨水新荷照畫堂。從此雙棲惟海燕,再無消息報王昌。
六月七日迎河東君于云間喜而有述四首 其一。 鴛湖畫舸思悠悠,谷水香車浣別愁。舊事碑應銜闕口,新歡鏡欲上刀頭。此時七夕移弦望,他日雙星笑女牛。榜拽歌闌仍秉燭,始知今夜是同舟。
響雪閣。 綺窗阿閣赤山湄,想像憑閹點筆時。簾卷春波塵寂寂,歌傳石瀨響遲遲。清齋每憶桃花米,素扇爭題楊柳詞。日夕汀洲聊騁望,灃蘭沅芷正相思。
二月十二春分日橫山晚歸作。 杏園村店酒旗新,度竹穿林踏好春。南浦舟中曾計日,西溪樓下又經旬。殘梅糝雪飄香粉,新柳含風養曲塵。最是花朝并春半,與君遙夜共芳辰。
橫山江氏書樓。 人言此地是琴臺,小院題詩閟綠苔。妝閣正臨流水曲,鏡奩偏向遠山開。印馀屐齒生芳草,行處香塵度早梅。日暮碧云殊有意,故應曾伴美人來。
西溪永興寺看綠萼梅有懷。 略彴緣溪一徑斜,寒梅偏占老僧家。共憐祭酒風流在,未惜看花道路賒。繞樹繁英團小閣,回舟玉雪漾晴沙。道人未醒羅浮夢,正憶新妝萼綠華。
次韻。 三市從他車馬闐,焚枯笑語紙窗前。晚妝素袖張燈候,薄病輕寒禁酒天。梅蕊放春何處好,燭花如月向人圓。新詩恰似初楊柳,邀勒東風與斗妍。
《西湖雜感》二十首 其九。 堤走沙崩小劫移,桃花剺面柳攢眉。青山無復呼猿洞,綠水都為飲馬池。鸚鵡改言從靺鞨,獼猴換舞學高麗。只應鷲嶺峰頭死,卻悔飛來竺國時。
《西湖雜感》二十首 其八。 西泠云樹六橋東,月姊曾聞下碧空。楊柳長條人綽約,桃花得氣句玲瓏。筆林研匣芳華里,翠袖香車麗日中。今日一燈方丈室,散花長侍凈名翁。
上元夜同河東君泊舟虎丘西溪小飲沈璧甫齋中。 西丘小筑省喧闐,微雪疏簾爐火前。五女共依方丈室,金床仍見雨花天。寒輕人面如春淺,曲轉簫聲并月圓。明日吳城傳好事,千門誰不避芳妍。
《西湖雜感》二十首 其四。 先王祠廟枕湖濆,墮淚爭看忠孝文。垂乳尚傳天目讖,射潮空望水犀軍。千年肸蚃燃陰火,盡日靈旗卷暮云。雙淚何辭濕階墄,羅平怪鳥正紛紜。
《西湖雜感》二十首 其七。 佛燈官燭古珠宮,二十年前兩寓公。畫筆空濛山過雨,詩情淡蕩水微風。斷橋春早波吹綠,靈隱秋深葉染紅。白鶴即看城郭是,歸來華表莫匆匆。
《西湖雜感》二十首 其五。 宰樹豐碑一水湄,金牌終古事參差。攢宮麥飯無寒食,賜廟椒漿有歲時。歌舞夢華前代恨,英雄復漢后人思。青城反復如償博,只恨幽蘭一燼遲。
《西湖雜感》二十首 其一。 板蕩凄涼忍再聞?煙巒如赭水如焚。白沙堤下唐時草,鄂國墳邊宋代云。樹上黃鸝今作友,枝頭杜宇昔為君。昆明劫后鐘聲在,依戀湖山報夕曛。
十一月初六日召對文華殿旋奉嚴旨革職待罪感恩述事 其三。 孤生半世飽艱辛,敢恨虞翻骨相屯。吾道非與何至此,臣今老矣不如人。養成枳棘難為橘,刈盡椒蘭不作薪。每誦韓公晚香句,整襟時一慰沉淪。
十一月初六日召對文華殿旋奉嚴旨革職待罪感恩述事 其五。 兩月春明席未溫,眼看深谷又高原。金多爭羨雒陽路,禍至方思上蔡門。五鼎食烹皆主父,三期賢佞總王尊。莊生能悟逍遙理,只為精思曳尾言。
十一月初六日召對文華殿旋奉嚴旨革職待罪感恩述事 其二。 事到抽身悔已遲,每于敗局算殘棋。都門有客送臨賀,廷辨何人是魏其。楊柳曲中游子老,車輪枕畔逐臣知。寒鐙冷炕凄涼夜,不醉何因作酒悲。
十一月初六日召對文華殿旋奉嚴旨革職待罪感恩述事 其一。 久知不去又將鉗,無奈時情似蜜甜。薄命東華糜月俸,虛名南斗動星占。出山我自慚安石,作相人終忌子瞻。伏闕引刀男子事,懶將書尺效江淹。
新正二日偕河東君過拂水山莊梅花半開春條乍放喜而有作。 東風吹水碧于苔,柳靨梅魂取次回。為有香車今日到,盡教玉笛一時催。萬條綽約和腰瘦,數朵芳華約鬢來。最是春人愛春節,詠花攀樹故徘徊。
庚辰除夜偕河東君守歲我聞室中。 除夜無如此夜良,合尊促席餞流光。深深簾幕殘年火,小小房櫳滿院香。雪色霏微侵白發,燭花依約戀紅妝。知君守歲多佳思,欲進《椒花頌》幾行。
辛已元日雪后與河東君訂春游之約。 新年轉自惜年芳,茗椀薰爐殢曲房。雪里白頭看鬢發,風前翠袖見容光。官梅一樹催人老,宮柳三眠引我狂。西磧藍輿南浦棹,春來只為兩人忙。
除夕山莊探梅口占報河東君。 數日西山踏早梅,東風昨夜斬新開。停車未許傾杯酒,走馬先須報鏡臺。冷蕊正宜簾閣笑,繁花還仗剪刀催。衫襠攜得寒香在,飄瞥從君嗅一回。
河東春日詩有夢里愁端之句憐其作憔悴主語聊廣其意。 芳顏淑景思漫漫,南國何人更倚闌。已借鉛華催曙色,更裁紅碧助春盤。早梅半面留殘臘,新柳全身耐曉寒。從此風光長九十,莫將花月等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