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5x5hv"></address>

        <form id="5x5hv"><nobr id="5x5hv"></nobr></form>

          子文庫網

          www.m090.com

          按學科找課本:
          語文課本
          數學課本
          英語課本
          物理課本
          化學課本
          政治課本
          歷史課本
          生物課本
          地理課本
          科學課本
          美術課本
          音樂課本
          體育課本
          書法課本
          更多課本
          按版本找課本:
          人教版
          蘇教版
          粵教版
          魯教版
          北師大版
          冀教版
          浙教版
          湘教版
          鄂教版
          西師大版
          川教版
          閩教版
          晉教版
          桂教版
          華師大版
          教科版
          滬科版
          浙科版
          蘇科版
          遼師大版
          湘科版
          魯科版
          豫科版
          科學版
          滬科教版
          粵人版
          魯人版
          冀人版
          晉人版
          浙人美版
          重大版
          河大版
          清華版
          人民版
          滬外教版
          北京版
          武漢版
          青島版
          濟南版
          華中師大
          外研版
          譯林版
          仁愛版
          科普版
          廣西師大
          岳麓版
          遼海版
          陜旅版
          大象版
          湘文藝版
          地質版
          商務版
          接力版
          中圖版
          西泠印社
          冀少版
          蘇少版
          湘少版
          語文版
          嶺南美版
          滬音版
          人音版
          人美版
          湘美版
          未來社版
          魯美版
          冀美版
          贛美版
          華文版
          滬書畫版
          按年級找課本: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五年級
          六年級
          七年級
          八年級
          九年級
          高一
          高二
          高三
          ?

          曾國藩

          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函,號滌生,謚文正,漢族,出生于湖南長沙府湘鄉縣楊樹坪(現屬湖南省婁底市雙峰縣荷葉鎮)。晚清重臣,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清朝戰略家、政治家,晚清散文“湘鄉派”創立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謚曰文正。 曾國藩的詩文(80篇)

          ()

          軼事典故

          身體小談

            曾國藩出生時,祖父曾經夢到有一只巨蟒纏在他家的柱子上,所以認為曾國藩是巨蟒轉世,曾國藩出生后家中的一棵死梧桐樹竟然重新煥發出了生命,讓其祖父更加相信巨蟒轉世這一夢語。而湊巧的是曾國藩患有類似“牛皮癬”一類的皮膚病,(有一說“火蟒蘚”),渾身上下都是像蛇的鱗片一樣的癬,所以曾國藩也相信了巨蟒轉世這一夢語。曾國藩還有一個奇怪的愛好——愛吃雞,卻最又怕雞毛。當時緊急公文,在信封口處往往要粘上雞毛,俗稱雞毛信、雞毛令箭。每當曾國藩看到這種信,總是毛骨悚然,如見蛇蝎,必須要別人幫他取掉雞毛,他才敢拆讀。古時候曾有這樣的說法:“焚燒雞毛,毒蛇聞氣就死了,龍蛇之類,也畏懼這種氣味。”曾國藩對雞毛害怕到這種程度,難免也被人理解為蟒蛇轉世。在岳麓書院學習時因為怕別人看到身上的鱗片,所以夏天燥熱時還穿戴整齊地讀書,讓先生大加贊賞。

            愛好:抽紙煙、下圍棋

          審案局里的“曾剃頭”

            曾國藩,人們都叫他“曾剃頭”,但這不是因為他殺太平軍而獲得的外號,而是因為他在長沙開審案局,殺了太多的所謂湖南“土匪”而得到的外號。殺錯的人有沒有呢?有。當時長沙的知府叫蒼景恬,他寫了一份回憶錄,里面就記載曾國藩的審案局,就因一個案子,就錯殺了至少4個人。那是一個冤案,但是曾國藩把好人殺了,把壞人放了。

          審雞蛋案

            一天,天氣晴朗,年幼的曾國藩從學?;氐搅思依?。剛放下書包,其父就焦急地說:“我明明煮了五個雞蛋,怎么只有四個?”于是就把曾國藩叫來,對他說:“煮熟的雞蛋是分給你們吃的,現在少了一個,不知是哪個偷吃了,快幫你母親查一查。” 曾國藩思索了一下,答到:“這個很容易,我有辦法查出來。” 說罷,曾國藩端出一個臉盆,倒了幾杯茶,把家里的人都喊攏來,叫每人喝一口茶水,吐到盆里,他站在旁邊觀察,結果有一個傭人吐出的茶水里夾有雞蛋黃粉。曾國藩的父親高興極了,覺得兒子聰明,將來能當官審案子。

          “千年死一個”

            富厚堂,是曾國藩的故居。大門口懸掛著“毅勇侯第”四個金色大字?!昂罡苯ㄓ谇逋文觊g,是曾國藩委托其弟在家營造的。據說建房的時候,曾國藩兄弟對匠工師傅款待很好,而對一般徒弟則有所刻薄。新屋建成的時候要誦“上梁文”,砌工老師傅盡贊美語,操著荷葉土音為之頌曰:“兩江總督太細喱,要到京里做皇帝?!?/p>

          讀書當如曾國藩

            “買書不可不多”,是曾國藩的觀點。道光十六年,自京師“貸百金,南歸過金陵,盡以購書”。歸家后,“侵晨起讀,中夜而休,泛覽百家,足不出庭戶幾一年”。

            “看書不可不知所擇”,是他的另一觀點。他最終所擇者,于四書五經之外,就是《史記》《漢書》《莊子》及韓愈等人的文章。

          毛澤東“予于近人,獨服曾文正”

            毛澤東年輕時,曾對曾國藩傾服備至,現藏韶山紀念館的光緒年間版《曾國藩家書》中,數卷扉頁上都有毛澤東手書的“詠之珍藏”。他曾說:曾國藩建立的功業和文章思想都可以為后世取法。認為曾編纂的《經史百家雜鈔》“孕群籍而抱方有”,是國學的入門書。曾國藩治軍最重視精神教育,毛澤東一生很注意這點。曾“愛民為治兵第一要義”。毛建立紅軍之初便制定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蔣介石推崇曾國藩

            蔣多次告誡他的子弟僚屬:“應多看曾文正,胡林翼等書版及書札”,“曾文正家書及書札......,為任何政治家所必讀。”他審訂《曾胡治兵語錄注釋》時說:曾氏已足為吾人之師資矣。在黃埔軍校,他以曾國藩的《愛民歌》訓導學生。他說我認為曾、左能打敗洪、楊是他們的道德學問、精神與信心勝過敵人。曾國藩被后人推許為孔子、朱子以后,再度復興儒學的圣哲;建樹功業、轉移運世的偉人賢者,清朝咸同中興第一名臣。

          主要成就

          文學成就

            曾國藩繼承桐城派方苞、姚鼐而自立風格,創立晚清古文的「湘鄉派」,乃湖湘文化的重要代表。他論古文,講求聲調鏗鏘,以包蘊不盡為能事;所為古文,深宏駿邁,能運以漢賦氣象,故有一種雄奇瑰瑋的意境,能一振桐城派枯淡之弊,為后世所贊。曾氏宗法桐城,但有所變革、發展,又選編了一部《經史百家雜鈔》以作為文的典范,非桐城所可囿,世稱為湘鄉派。清末及民初嚴復、林紓,以至譚嗣同、梁啟超等均受他文風影響。所著有《求闕齋文集》、《詩集》、《讀書錄》、《日記》、《奏議》、《家書》、《家訓》及《經史百家雜鈔》、《十八家詩鈔》等。不下百數十卷,名曰《曾文正公全集》,傳于世。另著有《為學之道》、《五箴》等著作。

          軍事功勞

            咸豐二年(1852年)十一月,太平軍自湖南北出,攻克漢陽。咸豐三年(1853年),曾國藩創立地方團練,稱為湘軍。分陸軍、水師兩種,士兵則招募湘鄉一帶農民為主,薪俸為一般綠營的三倍左右,全軍只服從曾國藩一人。咸豐四年(1854年),總計有陸軍十三營六千五百人,水師十營五千人,會集湘潭,誓師出征。初戰在岳州、靖港敗于太平軍,接連吃敗戰,曾國藩幾跳水自盡,在上書時,只能以「屢敗屢戰」自嘲。后沉靜自省,重整旗鼓,復占岳州、武昌,太平軍勢力退出湖南。咸豐八年(1858年5月),攻占九江,氣勢如虹;咸豐十年(1860年),曾國荃包圍安慶,以「扎硬寨,打死仗」聞名。同治三年(1864年),湘軍攻破天京(南京)。太平軍抵抗湘軍,讓湘軍吃足苦頭,南京城破時,曾國藩說:「今粵匪之變,蹂躪竟及十六省,淪陷至六百余城之多,而其中兇酋悍黨,如李開方守馮官屯、林啟容守九江、葉蕓來守安慶,皆堅忍不屈。此次金陵城坡,十萬余賊無一降者,至聚眾自焚而不悔,實為古今罕見」。曾國藩入南京后,信守對將士們的諾言,「……分段搜殺,三日之間斃賊共十余萬人,秦淮長河,尸首如麻,……三日夜火光不息。」(李圭:《思痛記》)曾國荃殺人如麻,縱兵焚城,「雪帥」彭玉麟見狀不滿,先后二次(1861年安慶之圍與1864年金陵之圍)致函曾國藩,要求大義滅親。

            湘軍將帥之廉勇,軍紀之嚴明,是其勇猛善戰的重要原因,亦使湘軍威震天下。由此,戰亂各省紛紛赴湖南募勇招兵,蔚然成風,后人有“天下無湘不成軍”之說。

          思想學術

            曾國藩一生奉行程朱理學,但對于程朱之學并未盲目崇拜,事實上,他對于宋明儒學其他支派的思想亦多所汲取。宋明理學實際上分為氣學、理學和心學三個學術派別。

            曾國藩在政治實踐和軍事斗爭中也漸漸地看到了程朱理學“指示之語,或失于隘”、或“病于瑣”、或“偏于靜”的局限。在這種情形下,曾國藩對心學表現出了寬容的學術姿態。對于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之學術爭辯,他認為對于兩家之爭應取其同,避其異,揚其長,兼收并蓄,揚長避短,推進儒學的發展。

            曾國藩還以氣學在生成論方面的資源來彌補理學之局限,謂“張子之《正蒙》,醇厚正大,邈焉寡儔”。依著氣學的思路,曾國藩認為,天地萬物均因稟氣而生,氣是構成天地萬物的最終基元。在稟氣而生這個意義上,天地萬物是“同體”的。

            不過,曾國藩同時認為,雖太和絪緼之氣流行不止,天地萬物最初所得之氣“均耳”,但人與物、圣人與常人實所稟有之氣并不相同。就人與物相對而言,人得氣之全,物卻僅得氣之偏;故人有知性,而物僅得物性。就人類而言,圣人所稟之氣清且厚,常人所稟之氣卻濁而薄。

            “自其初而言之,太和絪緼流行而不息,人也,物也,圣人也,常人也,始所得者均耳。人得其全,物得其偏,圣人者,既得其全,而其氣質又最清且厚……”

          處世交友

            曾國藩對交友之道頗有見地,他認為交友貴雅量,要“推誠守正,委曲含宏,而無私意猜疑之弊”?!胺彩虏豢烧既税朦c便宜。不可輕取人財”。要集思廣益,兼聽而不失聰?!疤幨婪矫妫鴩J為,“處此亂世,愈窮愈好”。身居高官,“總以錢少產薄為妙”?!熬庸僖阅蜔榈谝灰x”,“德以滿而損,福以驕而減矣”。為人須在一“淡”字上著意,“不特富貴功名及身家之順逆,子姓之旺否悉由天定,即學問德行之成立與否,亦大半關乎天事,一概笑而忘之”?!肮Σ槐刈约撼?,名不必自己成”,“功成身退,愈急愈好”。

            曾國藩寫有格言十二首,基本上概括了他的處世交友之道。

          疆場競斗

            曾國藩以編練湘軍起家,書生治國,鎮壓了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農民起義——太平天國運動。其軍事思想內涵極豐,集顯過人之處。他認為,兵不在多而在于精,“兵少而國強”,“兵愈多,則力愈弱;餉愈多,則國愈貧”。主張軍政分理,扣負其責。他購買洋槍、洋炮、洋船,推進中國軍隊武器的近代。治軍以嚴明軍紀為先,同時著意培養“合氣”,將士同心,他認為“將軍有死之心,士卒無生之氣”。選擇有四點要求:“一曰知人善任,二曰善覘敵情,三曰臨陣膽實識,四曰營務整齊”。曾國藩軍事思想中最豐富并值得今人借鑒的是其戰略戰術。如“用兵動如脫兔。靜如處女”,主客奇正之術,“扎硬寨,打死仗”,水師不可順風進擊,善擇營地,“先自治,后制敵”,深溝高壘,地道攻城之術,水陸配合,以靜制動,“先拔根本,后翦枝葉”等等。

          治家方略

            曾國藩認為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家庭成員中人人孝悌的原則。孝容易理解,就是對父母、對長輩的感恩、尊敬與贍養。悌是指兄弟之間和睦友愛,也就是同輩之間的融洽與和諧。在曾國藩家書里,一般都以為他給孩子寫的信最多,事實上他寫給弟弟的信才是最多的,可見他對兄弟之間關系的重視。曾國藩有段著名的評論,說家庭興旺的規律是:天下官宦之家,一般只傳一代就蕭條了,因為大多是紈绔子弟;商賈之家,也就是民營企業家的家庭,一般可傳三代;耕讀之家,也就是以治農與讀書為根本的家庭,一般可興旺五、六代;而孝友之家,就是講究孝悌的、以和治家的家庭,往往可以綿延十代八代。

            曾國藩在“和以治家”的宗旨下還特別強調“勤以持家”。這個勤以持家在曾國藩那有兩層意思,一是家庭成員要克勤克儉,一是做家長的要勤以言傳身教。曾國潘說的這些,他自己就能一絲不茍地帶頭去做,而且做得非常好。比如大兒子曾紀澤喜歡西方社會學,曾紀鴻喜歡數學和物理學,曾國藩雖然一竅不通,也能盡自己所能去了解,去努力學一點。這樣的父親,才不愧是一個真正“勤以持家”的父親。在曾國藩的影響下,曾紀澤總是會親自教孩子們學英語、數學、音樂,還教他們練書法、寫詩文、講解經史典章,不論再忙,每日總要抽出時間來陪孩子、陪家人,這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所以,曾家子弟為什么代代皆有英才。曾國藩子孫、曾孫,甚至玄孫里,有很多科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

          書法作品

            曾國藩在書法上的突出成就一直為他歷史上的重大影響所掩蓋。曾國藩對于書法理論的闡述見其《日記》、《家書》及一此文章中。他首先對當時阮元拋出的南北書派論有獨到的認識,他既贊成又提出批評,主張南北兼而有之。他對書法的本源,提出乾坤大源之說。從乾道——陽剛美——著力——雄奇——大氣,從坤道——陰柔美——不著力——淡遠——韻勝,形成了他一個系統的書法理論觀。曾國藩一生勤勉于書法創作,走過了一條由泛而專,由繼承古典到創新時尚的曲折探索道路。他留下了近130萬字的《日記》是中國古代罕見的一部巨型書法作品。他的楷書勁健剛拔,豎起了一面承唐繼宋明而剛柔相濟的正書旗幟。他的行書勁健遒俊而華美。他的小楷與小行書是整個清代的典范。他應是與同代包世臣、何紹基齊名的大書家。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嘉慶十六年十一月十一日(1811年12月26日),曾國藩出生于湖南長沙府湘鄉荷葉塘白楊坪(今湖南省婁底市雙峰縣荷葉鎮大坪村)的一個普通耕讀家庭。兄妹九人,曾國藩為長子。祖輩以務農為主,生活較為寬裕。祖父曾玉屏雖少文化,但閱歷豐富;父親曾麟書身為塾師秀才,作為長子長孫的曾國藩,自然得到二位先輩的倫理教育了。曾國藩五歲啟蒙,六歲入家塾“利見齋”。

            道光六年(1826年)春,應長沙府童子試,名列第七名。

            道光十年(1830年),前往衡陽唐氏宗祠讀書,一年后轉入湘鄉漣濱書院。

            道光十二年(1832年),曾國藩考取了秀才。

            道光十四年(1834年),曾國藩進入長沙岳麓書院演習,同年參加湖南鄉試,中試第三十六名舉人,并動身入北京準備來年的會試。

            道光十五年(1835年),曾國藩會試未中,寓居北京長沙會館讀書。次年恩科會試再次落第,于是返回長沙,于同鄉劉蓉、郭嵩燾等居于湘鄉會館。

          十年七遷
            道光十八年(1838年),曾國藩再次參加會試,終于成功登第,殿試位列三甲第四十二名,賜同進士出身,自此,他一步一步地踏上仕途之路,并成為軍機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門生。朝考列一等第三名,道光帝親拔為第二,選為翰林院庶吉士。

            道光二十年(1840年),散館考試,名列二等十九名,授翰林院檢討。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7月,欽命為四川鄉試正考官。8月,補授翰林院侍講。12月,充文淵閣校理。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轉侍讀。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3月,任會試同考官。5月,升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9月,轉左庶子,不久升侍講學士。12月,充日講起居注官。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充文淵閣直閣事。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大考二等,6月,升任內閣學士加禮部侍郎銜。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稽察中書科事務。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正月,授禮部右侍郎。8月,署兵部左侍郎。次年6月,署工部左侍郎。在京十多年間,曾國藩就是這樣堅韌不拔地沿著這條仕途之道,步步升遷到二品官位。十年七遷,連躍十級。

          組建湘軍
            咸豐元年(1851年)1月,洪秀全在廣西桂平金田村組織起事。咸豐帝詔群臣言得失,曾國藩進言“今日急務,首在用人”,又推薦李棠階、吳廷棟、王慶云、嚴正基、江忠源五人,再上書《敬陳圣德三端預防流弊疏》直指咸豐帝的過失,咸豐帝“怒擲其折于地”,數日后復閱,才心服而納諫,并對其加以褒答。5月,署刑部右侍郎。10月,充順天武鄉試正考官。

            咸豐二年(1852年)正月,署吏部左侍郎。6月,充江西鄉試正考官,途中因母喪歸家。這時太平天國運動已席卷半個中國,盡管清政府從全國各地調集大量八旗軍、綠營官兵來對付太平軍,可是這支腐朽的武裝已不堪一戰。因此,清政府屢次頒發獎勵團練的命令,力圖利用各地的地主武裝來遏制太平軍勢力的發展,這就為曾國藩的湘軍的出現,提供了一個機會。11月,清政府命令曾國藩和湖南巡撫張亮基辦理團練。

            咸豐三年(1853年),借著清政府急于尋求力量鎮壓太平天國的時機,他因勢在其家鄉湖南一帶,依靠師徒、親戚、好友等復雜的人際關系,建立了一支地方團練,稱為湘勇,并清廷上書征用了還只是都司的塔齊布。八月,曾國藩獲準在衡州練兵,“凡槍炮刀錨之模式,帆檣槳櫓之位置,無不躬自演試,殫竭思力”,并派人赴廣東購買西洋火炮,籌建水師。

            在團練湘勇期間,他嚴肅軍紀,開辟新的軍隊,他先后將5000人的湘勇分為塔、羅、王、李等十營,并將團練地點由長沙遷至湘潭,避免與長沙的綠營發生直接矛盾。

          鎮壓天國
            咸豐四年(1854年)2月,湘軍傾巢出動,曾國藩發表了《討粵匪檄》。在這篇檄文里,他聲稱太平天國運動是“荼毒生靈”,“舉中國數千年禮義人倫詩書典則,一旦掃地蕩盡。此豈獨我大清之奇變,乃開辟以來名教之奇變,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泉”,接著號召“凡讀書識字者,又烏可袖手安坐,不思一為之所也”,其站在了道德的制高點,故動員了當時廣大的知識分子參與到對太平軍的斗爭當中,為日后的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曾國藩命褚汝航為水軍統領,塔齊布為陸軍咸豐,率大小船艦240艘,水陸大軍17000人,揮師東下。3月,岳州戰事不利。4月,在靖港水戰中又被太平軍石祥貞部擊敗,曾國藩憤而投水自盡,幸被幕僚章壽麟所救。因戰事不利,曾國藩得旨革職。

            此時,塔齊布與守備楊載福、知縣彭玉麟帶領陸軍攻克湘潭。七月二十五日,曾國藩重整水陸各軍后,出師攻陷岳州,擊殺太平軍曾天養,并攻克城陵磯,因功賞三品頂戴。10月14日取武昌、漢陽,因功賞二品頂戴,署湖北巡撫,賞戴花翎。因曾國藩努力推辭,而賞兵部侍郎銜。12月2日,曾國藩攻陷田家鎮,殺敵數萬,焚舟五千,進圍九江。曾國藩因調度有方,賞穿黃馬褂。

            咸豐五年(1855年)2月12日夜,石達開總攻湘軍水營于湖口,燒毀湘軍戰船100余艘。曾國藩跳船得免,座船被俘,“文卷冊牘俱失”。曾國藩憤怒至極,打算策馬赴敵以死,羅澤南、劉蓉力勸乃止。曾國藩派李孟群、彭玉麟、胡林翼支援武昌,而自己親自到江西招兵造船。7月,塔齊布卒于軍營,曾國藩趕往九江,統帥他的部隊。8月,收復湖口。9月,補授兵部右侍郎。

            咸豐六年(1856年),石達開進攻江西,曾國藩坐困南昌,這時羅澤南卒于軍營中,彭玉麟走千里殺入重圍至南昌助守。9月2日,洪秀全與楊秀清內訌,史稱天京事變,南昌解圍。10月,曾國藩在長募勇組建吉字營入援江西。

            咸豐七年(1857年)2月20日,其父去世,曾國藩偕弟曾國華回籍奔喪。7月,兩次上疏,請求在家終制,獲咸豐帝準許。在當年建“思云館”。

            咸豐八年(1858年)5月19日,李續賓、楊岳斌率水陸兩軍攻陷九江。7月13日,曾國藩接咸豐諭出辦浙江軍務,救援福建。十二月,作《愛民歌》以訓湘軍。

            咸豐九年(1859年)11月,曾國藩擬四路進兵之策,曾國藩攻取安慶,多隆阿、鮑超攻取桐城,胡林翼攻取舒城,李續宜攻取廬州。

            咸豐十年(1860年)2月,曾國藩破陳玉成于太湖。由于兩江總督何桂清放棄常州而奔上海,導致蘇州、常州失陷。4月,清廷命曾國藩馬上趕赴江蘇,并先行賞加兵部尚書銜,署兩江總督。6月,實授兩江總督,以欽差大臣身份督辦江南軍務。7月,命皖南軍務歸曾國藩督辦。

          攻占南京
            咸豐十一年(1861年)9月5日,湘軍攻陷安慶。9月25日,曾國藩移住安慶。12月20日,加太子太保銜,奉旨督辦四?。ㄌK、皖、浙、贛)軍務,其巡撫、提鎮以下悉歸節制。同月,在安慶創辦內軍械所。年底,定三路軍進軍之策:“以圍攻金陵屬之國荃,而以浙事屬左宗棠,蘇事屬李鴻章,于是東南肅清之局定矣。”

            同治元年(1862年)1月31日,曾國藩奉旨任兩江總督協辦大學士,曾國荃補授浙江按察使。二月十四日,左宗棠率軍由江西入浙江。四月,李鴻章率軍抵上海。五月,曾國荃率軍進駐雨花臺,會同彭玉麟的水師圍攻天京。六月,洪秀全命令各地太平軍回援天京,太平軍集結二十萬人兵力,十月起大戰湘軍四十多天,未能取勝。

            同治三年(1864年)正月,攻克鐘山,合圍天京。7月,湘軍攻破天京,對無辜平民展開屠殺與搶掠。當時的南京城被燒毀,平民死傷無數,南京人稱曾國藩、曾國荃兄弟為“曾剃頭”、“曾屠戶”。同月,朝廷加曾國藩太子太保、一等侯爵,世襲罔替,并賞戴雙眼花翎。八月,奏準裁撤湘軍25000人。

          追剿捻軍
            同治四年(1865年)1月,選漢唐以來各臣奏疏17首,編《鳴原堂論文》。3月,主持修葺種山、尊經兩書院。收養八百孤寒子弟,并從自己養廉銀中捐款課獎。5月26日,曾國藩率軍赴山東剿捻。6月,主持整理《王船山遣書》完稿,共320卷,交金陵書局出版。六月十八日,北上剿捻之策:重鎮設防,劃河圈圍,清野查圩,馬隊追蹤。9月,經楊州、清江浦抵徐州。一路調兵布防堵圍,沿途又張榜招員。10月,將金陵制造局上遷海虹口,和李鴻章原設的炮局及購自美國人的鐵廠合并,再加容閎購回的百多部機器建成江南制造總局。12月,核定長江水師永遠章程及營制營規。

            同治五年(1866年),曾國藩奉旨進駐周家口,以欽差大臣的重權身份,督師剿捻。曾國藩根據捻軍行蹤不定、流動作戰的特點,采用了“重點防務、堅壁清野和畫河圈圍”的對策,但最終全部失敗。后來,他在周口西至漯河建立起“沙河百里防線”,希望借此天塹消滅捻軍。

          主辦洋務
            同治六年(1867年)3月,在江南制造總局下設造船所試制船艦。同時擬設譯書館。5月,會同李鴻章將江南制造總局由虹口遷高昌廟,征地擴遷,規制大增。六月,補授體仁閣大學士。

            同治七年(1868年)4月,奉上諭改授為武英殿大學士。5月31日,至上海視察江南制造成總局。8月,奉命調任直隸總督。9月,江南造船廠試制的第一艘輪船駛至江寧,曾登船試航,取名“恬吉”。12月,曾國藩抵達北京,拜見慈禧太后與同治皇帝。

          天津教案
            同治七年(1868年),曾國藩改任直隸總督。曾國藩奉命前往天津,辦理天津教案,考量當時局勢,沒有與法國開戰,“但冀和局之速成,不問情罪之一當否”,在法國的要求下,商議決定最后處死為首殺人的8人,充軍流放25人,并將天津知府張光藻、知縣劉杰被革職充軍發配到黑龍江,賠償外國人的損失46萬兩銀,并由崇厚派使團至法國道歉。

            這個交涉結果,朝廷人士及民眾輿論均甚為不滿,省館所書楹帖被毀,曾國藩深知其中和戰利害,自引其咎,得到丁日昌的同情。曾國藩背負罵名,病情加重,于是召來李鴻章處理案情。

          回任兩江
            同治九年(1870年),兩江總督馬新貽被平民張汶祥刺殺于后,朝廷命曾國藩再任兩江總督,前往南京審理該案。

            同治十年(1871年)8月19日,挈李鴻章聯銜會奏《擬選子第出洋學藝折》。九月,視察水陸各營防務、訓練情況。十一月抵達上海。

            同治十一年(1872年)2月27日,曾國藩領銜上奏,促請對“派遣留學生一事”盡快落實。并提出在美國設立“中國留學生事務所”,推薦陳蘭彬、容閎為正副委員常駐美國管理。在上海設立幼童出洋肄業局,薦舉劉翰清“總理滬局選送事宜”。此后,曾國藩時發腳麻之癥,舌蹇不能語。

            同年二月初四日(1872年3月12日),曾國藩午后在南京西花圃散步,突發腳麻,曾紀澤扶掖回書房,端坐三刻逝世。百姓巷哭,繪像祀之。朝廷聞訊,輟朝三日。追贈太傅,謚號“文正”,祀京師昭忠、賢良祠,各省建立專祠。6月25日,靈柩運抵長沙。7月19日,葬于長沙南門外之金盆嶺。

            同治十二年(1873年)12月13日,改葬于善化縣(今望城區)湘西平塘伏龍山。與夫人歐陽氏合葬。

            余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極品,而學業一無所成,德行一無許可,老大徒傷,不勝悚惶慚赧。今將永別,特將四條教汝兄弟。

            一曰慎獨而心安。自修之道,莫難于養心;養心之難,又在慎獨。能慎獨,冊內省不疚,可以對天地質鬼神。人無一內愧之事,則天君泰然。此心??熳銓捚剑侨松谝蛔詮娭?,第一尋樂之方,守身之先務也。

          ()

          一病多勞勤護措,嗟君此別太匆匆。

          二三知己天涯隔,強半光陰道路中。

          ()

          朋好翩翩去,君今傷此行。

          春風一杯酒,舊雨十年情。

          ()

          芒鞋鎮日踏春還,殘臘將更卻等閑。

          三百六旬同逝水,四平涂里說家山。

          ()

          男兒三十殊非少,今我過之詎足歡!齷齪摯瓶嗟器小,酣歌鼓缶已春闌。

          眼中云物知何兆,鏡里心情只獨看。

          ()

          我行度柴關,山關驚我馬。

          密雪方未闌,飛花浩如瀉。

          ()
          a级毛片免费_天天摸天天碰天天碰_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_久久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address id="5x5hv"></address>

                <form id="5x5hv"><nobr id="5x5hv"></nobr></fo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