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桂林朔漓江至興安。 江到興安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分明看見青山頂,船在青山頂上行。
再題賈太傅祠。 一別先生五十年,洛陽年少也華顛。自憐枉受吳公薦,白首重來意惘然。
春柳。 欲訴衷腸萬萬條,滿身香雪未全飄。新絲買得剛三月,舊雨吹來似六朝。綠影自遮南北渡,春痕分護短長橋。五株一入先生傳,不學柔枝亂折腰。
品畫。 品畫先神韻,論詩重性情。蛟龍生氣盡,不若鼠橫行。
消夏詩。 不著衣冠近半年,水云深處抱花眠。平生自想無官樂,第一驕人六月天。
盤古冢詩。 名字虛無姓渺漫,當年誰與葬衣冠。能將莽莽乾坤辟,亦復蕭蕭邱隴寒。數典更無前輩在,留墳似與后人看。不將死例當頭定,世上紛紛事更難。
夜過瓜洲。 霜雁一聲語,煙江兩岸秋。蘆花三十里,吹雪滿船頭。我欲乘潮去,孤帆夜不收。蒼茫云樹外,明月出瓜洲。
寒夜。 寒夜讀書忘卻眠,錦衾香盡爐無煙。美人含怒奪燈去,問郎知是幾更天!
仿元遺山論詩(四十二首選—)。 不相菲薄不相師,公道持論我最知;一代正宗才力薄,望溪文集阮亭詩。
絕命詞。 賦性生來本野流,手提竹杖過通州。飯籃向曉迎殘月,歌板臨風唱晚秋。兩腳踢翻塵世路,一肩擔盡古今愁。如今不受嗟來食,村犬何須吠不休。
春寒。 重裘逢二月,神手步芳林。殘雪有余色,百花無競心。踏青苔影薄,禁火客愁深。傾耳碧溪畔,黃鸝遲好音。
傷心。 傷心六十三除夕,都在慈親膝下過。今日慈親成永訣,又逢除夕恨如何?素琴將鼓光陰速,椒酒虛供涕淚多。只覺當初歡侍日,千金一刻總蹉跎!
遣興雜詩。 小步閑拖六尺藤,空山來往健如僧。栽花忙處兒呼飯,夜讀深時妾屏燈。
春晴。 今歲天公大有情,一冬無雪又春晴。紅梅但覺飛香久,綠草何曾借雨生。雙燕翅如迎曉日,百花心更望清明。風光如此須行樂,莫管頭顱白幾莖。
題沈凡民蘭亭卷子 其一。 先生垂老淚星星,行篋常攜感舊銘。一代交情存筆墨,三人顏色付丹青。酒杯曰社秋來憶,玉笛山陽雨后聽。五十二年鴻爪在,昭陵風雪滿蘭亭。
詠史(六首選—)。 東漢恥機權,君子多硁硁。悲哉陳與竇,謀疎功不成。其時涼州反,有人頒孝經;意欲口打賊,賊聞笑不勝。雖無補國家,尚未遠人情。一變至南宋,佛行而儒名。希哲學主靜,人死不聞聲。魏公敗符離,自夸心學精,殺人三十萬,於心不曾驚。似此稱理學,何處托生靈。嗚呼孔與孟,九泉涕沾纓。
題沈凡民蘭亭卷子 其二。 浮生難挹魯靈光,風義羊求事渺茫。兩晉書亡王內史,六朝人剩沈東陽。金仙次第辭西漢,宮女憑誰說上皇。惆悵鐘期來海畔,斷琴彈落一天霜。
范希文。 黃閣風裁第一清,宋朝名相半書生。西邊經略成何事,尚勸橫渠莫論兵。
晚宿凈名寺步鐵障城認一線天。 游山惜寸陰,得暇即尋討。步入鐵障城,城高天漸小。打頭灑珠璣,濕我縑單衣。似雨恰非雨,濛濛山溜飛。諸洞空中懸,道是猿猴宅。頗有高人風,呼之不肯出。踏濕兩芒鞋,流連那肯回。一線天未過,一線月又來。
雞·養雞縱雞食。 養雞縱雞食,雞肥乃烹之。主人計固佳,不可與雞知。
行役雜詠 其三。 無心推篷看,不意與月近。欣然臥以觀,星盡惟斗柄。始之肌膚寒,久乃心肝映。白云如覆被,人面漸貼鏡。萬里湛清華,九天涵綠凈。狂癡不能還,吾亦見吾性。
行役雜詠 其二。 看山有所得,日暮聊為文。厭聽舟人子,村語徒紛紛。醞釀非素樂,典墳憤所忻。萬謀窘一字,迫如臨三軍。
行役雜詠 其一。 男兒年二十,漸衰珠玉顏。況乃遠行役,風霜悴其間。飲酒未及醉,坐看白石還。所著一尺高,不供史家刪。勉旃崇節業,銀管長斑斑。否亦鍊玉液,金骨列仙寰。生人皆山水,且共耐清閑。
登華山。 太華峙西方,倚天如插刀。閃爍鐵花冷,慘淡陰風號。云雷莽回護,仙掌時動搖。流泉鳴青天,亂走三千條。我來躡芒蹻,逸氣不敢驕。絕壁納雙踵,白云埋半腰。忽然身入井,忽然影墜巢。天路望已絕,云棧斷復交。驚魂飄落葉,定志委鐵鐐。閉目謝人世,伸手探斗杓。屢見前峰俯,愈知后歷高。白日死厓上,黃河生樹梢。自笑亡命賊,不如升木猱。仍復自崖返,不敢向頂招。歸來如再生,兩眼青寥寥。
隴上作。 憶昔童孫小,曾蒙大母憐。勝衣先取抱,弱冠尚同眠。髻影紅鐙下,書聲白發前。倚嬌頻索果,逃學免施鞭。敬奉先生饌,親裝稚子綿。掌珠真護惜,軒鶴望騰騫。行藥常扶背,看花屢撫肩。親鄰驚寵極,姊妹妒恩偏。玉陛臚傳夕,秋風榜發天。望兒終有日,道我見無年。渺渺言猶在,悠悠歲幾遷。果然宮錦服,來拜墓門煙。返哺心雖急,舍飴夢已捐。恩難酬白骨,淚可到黃泉。宿草翻殘照,秋山泣杜鵑。今宵華表月,莫向隴頭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