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城即事。 盂城驛前吟夕陽,高郵湖上好秋光。紅分菡萏初經雨,綠滿蒹葭未受霜。遠浦有波皆浴鷺,近堤無路尚垂楊。南來時見吳江棹,卻倚船窗問故鄉。
即席題扇。 同向山中試茗來,松風高閣倚崔嵬。興酣別院尋僧去,卻愛幽花滿路開。
次幸庵彭司馬寄吳憲長。 司馬登廷晝接三,閒情及我我何堪。梅花隴外嫌疏闊,萱草堂前愧旨甘。望日直從雙闕下,觀風曾到兩峰南。他年出將成功地,時雨亭高酒半酣。
作詩后圓金來報車從臨我繡嶺草堂欲追候之已無及矣復次韻以謝不敏。 竹壚久矣待公來,應識賓筵賦有萊??闲艜兓厮砷w夢,卻聞客到草堂開。一時詩已留僧刻,三子情如為我陪。分付山靈知歲月,蘭亭今日正流杯。
寄莊定山。 幾年書斷定山翁,極目江天送去鴻。野史不妨朝報外,病懷長托醉吟中。短筇向晚云隨在,小榻逢秋月與同。尚憶長安吟別地,夜深風雨燭花紅。
病足初愈。 ■足欣初愈,行嫌柱杖多。吾詩惟望雨,客論漫懸河。山墅棋邊屐,江城矢復戈。園亭饒竹樹,風晚興如何。
再荅文玉用前韻。 市橋櫻筍競相珍,四月風光未盡春。病欲自醫須此靜,才難時用是吾真。南山地近無叢桂,滄海波深有一鱗。數畝小園千挺竹,野人家事不曾貧。
慈壽為林鎮江賦。 名郡臨江表,思歸未得歸。遙持揚子水,劇舞老萊衣。秋壁寒逾峻,春陽遠更暉。徵黃仍漢典,重誥到慈闈。
馬巡按訪我山中精舍。 山中忽枉乘驄客,千古清泉一啜馀。幽興未題青竹句,閒情方試白茅書。觀民節已因君重,經國懷還為我虛。曾向許昌祠靳老,汝南回首思何如。
得湛司成書。 甘泉一劄自金陵,我正題詩寄兩僧。詩到白沙難著語,海天亭上望南鵬。
點易臺八首答張侍御汝立 其六。 百年佳興獨登臺,草結為堂白日開。云暝氣連東海石,風睛光動北山萊。故應壁立千尋在,安得泉分一道來。老衲似知天假我,手移松樹夾庭栽。
登錫山退飲惠山方丈示同游諸君子。 獨覺登山病后難,山中氣象筆曾干。鏡光初動春湖綠,塔影猶含夜雨寒。流水暗生禪榻聽,飛花輕上舞衣看。興馀更問西庵路,三里青松一徑寬。
奉次東山公在廣元夕觀燈韻。 尋常詩句亦黎元,垂老丹心照海門。且以數杯酬客興,何曾一飯忘君恩。漏聲入夜風全靜,燈影乘春月半昏。聞說總戎多解事,漫將歌吹過江村。
蝶戀花 其一。 三年臥病今年好。二月春寒,又被東風惱。古人詩語今人道。傍柳隨花方未了。閒學少年還嘆老。擊節長歌,不恨知音少。流水橋邊亭子小。古琴時有幽人抱。
中秋夜。 素娥無力破云陰,云外清虛府正深。今月古人空有問,青天碧海亦何心。靈槎渺渺應迷道,仙杵沉沉已斷音。九月中弦秋未盡,一尊還許盍朋簪。
五老峰。 匡廬山頭五老人,晚歲才見羲皇民。雪蒙綠發不改色,云映蒼顏真入神。豈無北海未須避,自有南極堪為鄰。吾亭擬結白鹿上,獨對一杯公莫嗔。
得見素公書。 素老書來蜀道長,洞庭春水正茫茫。出群才本安危寄,習隱心應去住忘。夔府孤城看落日,杜陵野客夢滄浪。遠人欲挽難為計,共指方平像在堂。
大忠祠奉次西涯先生韻二首 其二。 瓣香難救欲沉舟,虜氣昏昏暗九州。今日魯連真蹈險,它年江統浪含愁。馀生未了東還計,即死能忘北向讎。地下欲從行在所,海陵朝撼朔風秋。
鶴舞。 誤向丹丘共羽流,多情今得此亭幽。長鳴似與高人語,屢舞誰于醉客求。風羽九逵能抗晚,野心萬里欲橫秋。試將衣袖閑招引,轉盡花陰意未休。
匏翁東莊雜詠九首 其五 全真館。 何處適馀興,尋師談道經。隔橋云滿屋,鐘磬晚泠泠。
發文正公吊書后有作 其二。 平生一瓣香,今日托人將。鴻雁南來少,風塵北望長?;靥煸泄P,濟海竟無航。留得遺文在,星辰夜夜光。
春日懷僧知微。 今雨山中未煮茶,僧房岑寂閉梅花。云心逐我俱無跡,草色逢春漸有涯。林徑幾時松葉滿,洞門何處竹枝斜。野人持贈青藜杖,欲向吟詩社里誇。
次楊邃庵先生留別二首。 百尺高臺傍寺門,杜陵秋興此猶存。贈行獨愧清風句,留坐還依古樹根。星共北辰雙闕近,山連西岳一峰尊。明朝旌節投何處,望斷秦云眼欲昏。
和喬司馬三首 其二 觀音山。 觀音閣下江水深,閣上丹崖知幾尋。安能羽翼一飛上,獨憑闌干時放吟。鳥去卻留云棧影,潮來還起石鐘音。十年老眼今如夢,遙為巖翁重此臨。
幽居四詠 其三 鳥聲。 一鳥不鳴山可憐,更憐鳴鳥過檐前。友聲信有如鶯語,喜報曾聞是鵲傳。南國音成非別調,北窗夢醒正閒眠。近來習靜心初定,獨把無聲寄五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