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郴訪司馬李貽教同年夜話二首 其一。 仄疊郴陽坂,懷君夙駕過。風神清不減,著作老仍多。飲量開江海,幽棲脫網羅。素絲勞枉贈,疲薾奈吾何。
度退田安樂諸坡三首 其三。 仰隨飛鳥起高天,俯逐游魚墜九淵。若遣王陽經此地,定知中道即回鞭。
題畫二首 其一。 吳山碧相續,具區深不流。孤舟行薄暮,短發照清秋。
次南坦同白巖公登蒼巖聯句。 蒼巖高出太行顛,下瞰南州數點煙。海外忽來玄鶴駕,人間重見白云篇。行藏玉雪誰相染,咳唾珠璣并可傳。不向山林瞻氣象,豈知臺省有神仙。
飲凌溪新園。 二月揚州淑景新,西園花月解留人。仲長樂志因逃祿,潘岳閒居遂奉親。行坐不離醒酒石,逢迎俱是問奇賓。看君種樹今盈尺,會見欹檐合抱身。
徐學士子容薜荔園十二首 其十一 花源。 靈源出山遠,曲溜通溪斜。春風自何來,片片浮桃花。我聞林屋巖,中隱神仙家。溯流一相見,共爾希餐霞。
對菊十首和魯南 其七。 濁酒嗟何至,清吟幸可酬。獨憐盈把色,掇取一籬秋。制枕功偏永,緘書意更幽。騷人歌令德,蘭蕙本同流。
阻淺撥悶十首 其二。 白晝風號夜不休,那能寸水為人留。千艘并注江湖想,萬室兼懷云漢憂。
馬上見霜。 十月繁霜滿原草,漢南柳枝猶自青。長路獨憐塵滾滾,老人休怪鬢星星。從來沙苑皆騏驥,何處松根少茯苓。終歲簿書催物役,幾時還續太玄經。
游覆釜山諸詩八首乃無量主人成果地也 其八 神燈。 云間疏焰冷光凝,千古空門不盡燈。一宿林中驚乍見,卻留殘語付山僧。
贈葉原靜游雁蕩歸金陵兼呈大司馬喬公。 汎覽名山圖,雁蕩天下奇。天吳舉蓬島,亂擲滄海湄。巉巖老蛟脊,詰曲盤桃枝。攢峰蔽青冥,星斗晝陸離。靈湫倒銀漢,六月飛寒澌。仙人隱洞府,玉簡靈文垂。白石充糇
東園分韻。 竹塢紅亭隱,松巖碧磴懸。云光浮蟻爵,秋律應鹍弦。緩坐延明月,高吟對暮天。不因開洞府,何以狎群仙。
沈懋學游金陵歸杭 其五。 青山一洗煙華色,徐庾空流怨曲長。才子來觀商邑盛,卻歌殷武頌湯王。
過肥鄉柬郭侍御于藩。 曉風吹馬度清漳,遙指幽林問草堂。驄馬歸來成隱逸,黃鸝啼處有春光。愁多更厭干戈滿,別久應憐鬢發蒼。獨愧腐儒無所用,報君將欲賦滄浪。
過揚州有感。 前年客棹經芳甸,武帝龍旂爛錦川。北日蕪城仍對眼,五湖云水共凄然。春光泛滟璚花月,旅思纏綿碧草煙。俛仰不堪陵谷變,白頭唫坐向江天。
送儲司徒入京三首 其三。 瞻彼冶城曲,風物何融明。嘉樹參差發,谷鳥下上鳴。理棹及茲逝,踟躕郁離情。列筵總髦士,陳詩并朝英。眷眷依蘭思,欣欣拔茅榮。嗟予抱陋質,亦得奉休聲。雖蒙略年義,投報愧身輕。
漫興。 勞生浮世已蒼顏,習靜空門又出關。身被朱衣慚再命,手持黃紙歷千山。林廬乞火征徒飯,寺閣鳴鐘宿鳥還。莫怕塵纓無處濯,半厓懸澗碧潺潺。
寄沐參將崧。 異姓王孫貴,偏裨將帥雄。威行蠻部落,名并古元戎。緩帶辭兵印,長歌綴國風。不須傷薏苡,天聽自多聰。
不寐。 虛堂生夜寒,殘燭照孤寢。自撫平生心,輾轉不安枕。浮云久彌煩,往事靜堪哂。立德既已違,催科詎能忍。悠悠古循良,空令急相軫。
阻淺撥悶十首 其七。 三日不下一閘門,幾時端可到清源。老夫白飯尚可飽,漕卒赤拳誰可論。
移疾 其三。 藥裹蛛絲手自開,湘簾搖浪動高齋。吳僧獨在山中住,也著袈裟問疾來。
同潘朝貢分山題寺壁。 江城南畔擁群山,野寺蕭條萬壑間??蛷竭h隨寒澗入,禪扉長倚夕陽關。澄潭氣冷游龍伏,隅地冬深健犢間。擬結靜緣嗟未得,小橋羸馬共君還。
登祝融峰宿上封寺 其三。 冰雪高巖樹半殘,罡風侵夜不勝寒。齋臨老衲翻經石,步上仙人禮斗壇。望遠正須峰萬丈,探奇何憚路千盤。清歡竊荷皇天惠,強健衰年最所難。
送儲司徒入京三首 其一。 紫微耀中天,列宿馳清輝。巍巍四門辟,群賢歘來儀。明公秉淳懿,皎皎金玉姿。北起既鳳翥,南遷亦鵬飛。止水鑒群類,凝霜肅臺威。抗志秋漢迥,振藻春林菲。于今乃獨秀,視古允同徽。
寄蔡九逵。 縹緲峰高碧霧重,仙人樓閣隱玲瓏。新文出世諸生法,大道行天萬古同。未見江湖徵李泌,每勞卿相問王通。休誇林屋煙霞勝,霖雨蒼生望未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