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翰林檢討廖敬先 其二。 左掖門前路,朝回不共行。竟違金殿直,虛夢玉樓成。鄉里思陳寔,君王失長卿。同官悲永訣,掩泣送銘旌。
挽周孟簡長史。 翰苑飛騰二十春,同鄉同署更情親。燈前對酒觥籌數,竹里聯詩興韻新。梁苑延枚心不展,湘江吊屈嘆何頻。俄聞瘞玉桑園上,老淚潸潸為故人。
挽顏子明 其一。 五彩春霞繡綺袍,文章無復看揮毫。相思惟有南山色,彷佛當年意氣高。
賜游西苑同諸學士作 其二。 廣寒高出倚晴霄,清暑開臨螮蝀橋。鳳闕九重通窈窕,龍章五彩護岧峣。霞明翠浪成漂錦,風振瓊林協奏韶。山水足供仁智樂,千春萬歲奉唐堯。
題玉簪。 姑射之姝,翠旌如幃。惟顯簪玉,不睹容輝。
題菜。 落酥蘆菔嘉肥嫩,野老常將擬八珍。此日卿家看圖畫,秋官一味詫清貧。
贈金華劉實通判三首 其三。 府倅官清面帶霜,庭前種得翠筼筜。春來不愛閒桃李,只愛清風五月涼。
賦得花園送梁主事。 地近南城尺五天,萬家繁盛似云連?;ㄑ杓藰侵猩?,柳映行人陌上韉。來往紛紛皆駐轂,別離款款更張筵。知君過此頻回首,心戀彤墀玉陛前。
從軍行六章 其一。 少小從六軍,英聲振三邊。拓疆有勛業,貂蟬二十年。遭遇亨嘉辰,萬里凈烽煙。顧視雙寶刀,精光猶徹天。
題竹贈武昌友人 其一。 種竹西街幾歲馀,枝枝葉葉散扶疏。日長講罷歸來早,應有新詩節下書。
岳陽樓。 城上岳陽樓,高臨洞庭水。君山望不迷,日日風波里。
夜雨次韻寄蔡用嚴楊仲舉 其一。 秋夜夜長長寂寂,打窗飄雨似嚴更。詩情未斷羈情起,不耐床前絡緯鳴。
送周布政還廣西。 周子湘中彥,桂芳昔同官。清姿玉瓚貴,雅量湖海寬。所發必歸厚,所履必由端。霜臺既展驥,秋曹亦翔鸞。中嘗擢近職,所樹皆桓桓。遂授方岳寄,八桂開大藩。勉勉敷上德,孜孜救民難。溫若春陽煦,潤若時雨
寄何文淵。 忽復經年別,思鄉趣不稀。松筠還舊隱,山水溢清輝。把釣銀鮮滑,攜镵紫蕨肥。南歸吾有日,訪剡興無違。
題小畫寄史志靜 其二。 為有高情共歲寒,別來相憶訪平安。憑將一片南州意,寄與清曹粉署看。
荊州太守劉永母挽詩 其一。 喜聞春意回南郡,遽報凄風起北堂。臥轍攀轅空滿路,麻衣血淚使人傷。
朱中書為余寫溪山幽趣彥鼒南還遂以贈之并題詩云。 山翠拂云清,溪光湛虛碧。林亭攬澄爽,超然適所適。為有江南趣,持贈江南客。公暇或披圖,還應憶江北。
題勤司務畫。 峨峨青山,英英白云。緣岡繞岸合蒼翠,澄波浩蕩龍鱗文。蕭散彼何人,樓居托幽谷。心與云山清,坐看云山熟。釣魚艇子一絲風,門外還來張子同。沃洲禹穴定何處,夢想江南越中路。白頭無補負明時,亦欲投簪采芝去。
送周參政赴福建。 五色天書照紫泥,曉承玉旨下彤墀。薰蕕自昔嗟同器,雕鶚于今喜及時。邐迤桂香迎驛路,飄翩云彩動旌旗。太平勛業資才俊,莫負清朝圣主知。
新安驛奉簡蹇公及公素。 解纜未十里,崢嶸亂云黑。北風吹波立,進咫退已尺。努力度前灣,依林聊暫息。船窗雨穿溜,狼藉沾衣席。局蹐擁氈毳,愁坐終日夕。仆夫勞敝馀,饑寒皆失魄。對此傷人心,奈何遠行客。中宵豁陰翳,青天流月色。同舟各解顏,安臥免欹側。人事有倉卒,天道叵測識。向來行路難,未有新安驛。
題四皓。 初下商巖入漢廷,脩眉疏鬢雪霜明。從容一語安邦國,信是君王任老成。
送尤安禮 其四。 言笑晏晏,維予與女。女轉棄予,誰與獨處。中心養養,往送于野。
題戴文進竹雪書房 其一。 分栽脩竹已成林,每到嚴冬雪積深。齋館相看不曾厭,只緣俱有歲寒心。
送李員外致仕。 荊玉韞在石,光潤被林丘。明珠潛九淵,清耀亦上浮。君子未顯達,芳譽難可廋。挺特松柏心,恥與桃李侔。一朝被采擇,共睹升琳璆。豈不貴且重,廊廟未及收。鄧林有奇才,匠石當知求。丈夫高世節,焉能衒自售。冉冉年歲馳,決意無淹留。九河潦水凈,行云淡油油。零露浥丹桂,天香滿道周。飄然拂衣去,清風含九秋。
紅心驛。 馬頭近見紅心驛,茅屋參差半酒家。瀟灑赤欄橋外柳,西風吹折數枝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