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圭挽詩三首 其二。 四雛一母乳,衎衎東山岑。二雛羽翼長,一去無遺音。母哀二雛小,中夜哀莫任。感此骨肉別,悄然傷我心。蕭蕭暮色起,脈脈春江深。百年會有盡,淚下雍門琴。
至直沽。 玉臺居士領朝衣,乞得寧親海上歸。到眼碧波還漾漾,迎船白鳥故飛飛。何嘗宇宙無通塞,到耳江山省是非。今夜直沽須一斗,北來多負網魚肥。
奉寄黃巖使君鄺載道柱史答來教也二首 其一。 御史交情白首真,傳書況復有嚴親。黃巖逐客遙憐汝,紫水漁竿更惱人。歲月江湖雙鬢短,聲名天地一官貧。相逢他日論何事,次第哦詩百首新。
夜坐 其一。 半屬虛空半屬身,絪缊一氣似初春。仙家亦有調元手,屈子寧非具眼人。莫遣塵埃封面目,試看金石貫精神。些兒欲問天根處,亥子中間得最真。
謝壁間李學士和予藤蓑詩偶成奉寄 其二。 春雨江門著舊蓑,釣船相近問如何。白鷗分定閒眠界,猶唱西涯學士歌。
彭司寇挽詞 其三。 斗氣空遺劍,床燈不照琴。春懷不自得,老病忽相尋。事往浮云夢,山馀宿草心。平生孺子意,絮酒一何深。
贈張進士入京 其四。 津頭日暮送夫君,別意那堪更遣聞。芳樹鳥啼山雨過,柴門空閉一溪云。
送子長還玉臺兼懷林緝熙張廷實 其三。 來時溟涬許同科,曾聽圭峰踏月歌。今日君騎地官馬,白云招手奈君何。
次韻李子長抵江門之作。 江門之水流千春,玉臺之山多白云。此山若解留人住,此水應須與客分。云谷丈人終不老,舞雩重子又成群。去時若問來時見,尋樂齋前對此君。
讀林進士信宜祭母墓文 其一。 淚血今朝灑鳳山,鳳山元只在人間。非關旅殯無尋處,不與皇華共載還。
梅下雜詩 其一。 虛名每被詩家賣,素艷常遭俗眼媸。聞向人間非得計,移根天上白龍池。
舫子。 此身天地一虛舟,何處江山不自由。六十一來南海上,買船吹笛共兒謀。
與黃叔仁乃父題東溪卷。 春煙漠漠溪溶溶,鳥鳴終朝低竹叢,桃花亂落溪水紅。白首一人扶一筇,醉中忘卻溪西東。誰載咿啞進酒篷,朝歌夕舞煩兒童。吾廬若在茲溪上,如此風光不讓公。
新設紙帳軒中 其一。 如云白紙罩方床,翠簟眠穿我固當。世到葛天終不遠,先生枕外即羲皇。
游厓山次李九淵韻 其一。 前劫消磨盡,中原恨未沉。興亡先有讖,秦賈竟何心。一一憑天地,勞勞笑古今。千秋厓石角,泛艇一來臨。
劉景仁自雷州別二親還永豐過白沙贈之。 何處寒笳動曉風,江門別舸太匆匆。半肩不是雷陽物,何得雷陽在夢中。
偶得 其一。 白雪陽春誰會彈,莫愁天下賞音難。江門夜半看明月,想到朱陵青玉壇。
送李世卿還嘉魚五首 其一。 楚地多佳人,可慕不可求。長江崩西浪,五嶺障東皞。翩翩李叔子,晤語滄溟秋。諸賢當未衰,濟世吾何憂。歸去襄南州,問詢李與劉。
對菊 其十一。 知章投老鑒湖濱,還戴華陽羽士巾。元亮也歸三徑去,至今人笑是癡人。
答柯明府。 終秉循良筆,難逃俗吏媸。不知三考績,課最竟何須。
得廷實報定山謝事歸憶東白仲昭諸先生有作 其五。 江門春雨憶皇都,個個先生六十馀。必有嘉言告當寧,他年應得史臣書。
梅花 其二。 風月交游淡,江山幾席閒。夜深花睡去,時有夢來還。引步尋香易,無心弄影難。乾坤留此妙,何處覓孤山。
題馬默齋壁。 屋后青山屏翳合,檐前綠樹煙花匝。主人閉門履不納,跏趺明月光繞榻??蛠韱栁倚Σ淮?,但聞山鶯啼恰恰。橙橘盈園野芳雜,門外一江深映閤。四時八風誰管押,煙飛霧走龍騰甲。拙者孤舟持酒榼,成化十年甲午臘。
炒蜆憶世卿 其一。 蜆酒三鐘一曲歌,江邊長袖舞婆娑。如今歌舞人何處,慚愧春鐺蜆子多。
贈江通判。 明朝別駕過金壇,暫到茅山亦不難。我憶江門歸未得,為君沽酒慶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