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子長往懷集取道謁張梧州 其二。 不聞端別駕,敬士如子長。問道蒼梧下,登歌刺史堂。
題南浦送別圖為蔣方伯。 何人更賣云卿屨,我昔曾過孺子亭。欲寫別離非此日,西山南浦認丹青。
木犀四絕寄倪麟 其一。 正月山桃委地紅,柳塘還捲落花風。木犀一樹渾堪賞,盡日相看煙雨中。
與廷實看李世卿題竹。 來看竹上舊題名,已有清風挹世卿。夭矯龍蛇不堪捕,安知不是野狐精。
題心泉贈黃叔仁。 夜半汲山井,山泉日日新。不將泉照面,白日多飛塵。飛塵亦無害,莫弄桔槔頻。
與鄺筠巢求蘭 其一。 楚畹當年不盡花,每逢秋露憶君家。白云只隔扶溪水,不使馀香到白沙。
袁侍御道龍川訃至 其一。 何處龍川去不歸,山南山北雨云飛。晚風晴捲三千尺,好與歌筵作舞衣。
戲贈求書饒大中還江右。 書法一家成,風波幾月程。孤舟愁度險,薦福有雷聲。
臥游上游莊湛民澤 其二。 黃云之高高幾何,黃云山人發浩歌。短響入云白雪曲,長裙拖地赤藤蓑。黃鸝自愛藏深谷,野鶴高飛出罻羅。山路相逢休問訊,山靈掩口笑何多。
容圭挽詩三首 其一。 師友道久衰,窮鄉無可者。是非真妄間,彼此不相假。所適一以偏,較然見趨舍。滔滔復滔滔,風俗日益下。圭也何所之,終身在陶冶。
碧玉樓晚望。 樓遠見諸山,目短意不盡。天陰水怪興,碧玉所以鎮。
雖乏向用之才忝有晦藏之地引步朱陵寄懷青玉李拾遺徵之不至上疏何為張乖崖救火事嚴徒勞分爭因而有作。 海北多年一釣船,大翼遨空魚躍川。盡言天下知音少,白雪不知何處弦。
春日江村 其一。 時候花先覺,陰晴鳥自知。登山嫌避客,得句樂呼兒。蔓草披香徑,垂楊覆淺漪。美人期未至,江月幾盈虧。
夢觀化書六字壁間曰造物一場變化。 孔子曳杖歌,逍遙夢化后。我夢已逍遙,六字書在牖。圣愚各有盡,觀化一遭走。問我年幾何,春秋四十九。死生若晝夜,當速何必久。即死無所憐,乾坤一芻狗。
張克修見訪。 滄溟幾萬里,山泉未盈尺。到海觀會同,乾坤誰眼碧。
臥游羅浮 其三 下黃龍。 天風吹我笠,吹下黃龍頂。兩手捉笠行,不知白日暝。赤松見我笑,卻立千丈影。童子問赤松,云深各不領。
木犀 其六。 白頭無酒不成狂,典盡春衫醉一場。只許木犀知此意,晚風更為盡情香。
寄袁暉林敬 其一。 頗憶江湖林子翼,小齋留飯更袁暉。人心人面人人異,賢輩如前共飯時。
太夫人晚歸攜諸孫候于貞節橋下 其一。 寒花明隔塢,暝色欲歸潮。未愁山路黑,莫放板車搖。耄耋供人事,兒孫候此橋。殷勤望四崦,風急暮云飄。
次韻景云蒼梧往復 其二。 云木幽疑絕境,江流東見通津。蒼梧遠尋仙侶,端溪頗恨人情。
閱丁知縣傳。 模樣從看拙,丹青只寫真。乾坤如許大,具眼豈無人。
偶得寄東所二首 其一。 知暮則知朝,西風漲暮潮。千秋一何短,瞬息一何遙。有物萬象間,不隨萬象凋。舉目如見之,何必窮扶搖。
次韻秋興感事錄寄東所 其二。 秋露落芙蓉,河山日不同。物情詩卷里,天道雨聲中。朝出馬愁坂,暮行船逆風。欲投云谷隱,鞭鶴上層空。
次韻沈別駕見寄。 我生之初我有真,百年泡沬往來身。一丸也恨無分付,誰是乾坤會弄人。
臨安守鐘美宣同姓將赴任過白沙言別出示莊定山所贈詩次韻 其一。 崖門春弄海濤高,太守當年共草茅。山閣遠煩青眼顧,世情渾是白頭交。功名此去期當道,風月何妨坐小舠。敢冀千金收馬骨,真成一笑擲鴻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