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云思親圖。 白云飛空往復還,行人道上坐長嘆。親庭偶與云路值,云飛寧與人相關。梁公去來幾千載,撫卷為君增嘆嘅。天涯望云傷客心,膝前一刻千黃金。
戲效荊公作四首 其三。 長林過朝雨,高堂生微涼。簾幕含霽景,臨軒送清觴。遙岑參差碧,遠浦明夕陽。渚宮遂寂寞,登樓望川梁。何當溯流輝,汀洲采蘭香。
過吳應文墓。 弱齡隨伴走紅塵,青眼相看獨有君。俯仰十年嗟逝水,凄涼今日拜孤墳。英雄有恨文章在,忠信無憑夭壽分。下馬不堪重上馬,夕陽回首亂浮云。
憶家園廿六首 其十一 蒲萄。 高架新梢綠刺檐,坐來幽意滿江南。不知華月清池上,誰共涼陰酌晚酣。
讀味苓所著桑陰夢戲書其后。 浮世奔忙夢一場,談生開口笑黃粱。不知鄭老桑陰里,更有黃粱一倍忙。
送張信卿知歸德州。 短亭官柳下,長路酒杯前。待解薰風纜,頻回落日鞭。龔黃新寵命,梁宋古山川。去去應傳得,歌謠滿日邊。
覽竇氏回文詩愛其音調古擬作六首 其二。 高崗梧棲鳳鳴和。韶簫按曲引工歌。調鼎金鉉玉梅鹺。朝堂明辟列衡阿。巢由軫懷憂如何。
樗老楊翁挽詩 其一。 昔年同館士,頻歲泣霜風。又接樗翁訃,其如洛社空。行身漢陰叟,避世鹿門翁。漸覺滄洲遠,煙波日夜東。
憶家園廿六首 其八 紫荊。 百干相扶共一根,紛紛紅蟻綴枝繁。春風不用歌行葦,但遣封培付子孫。
崔世興席上涯翁限韻送圣公。 班行連月喜從公,望望尼山馬又東。夢繞宮墻千里外,情深冰玉此堂中。檐花暗結燈前白,海日將騰夜半紅。不盡一時留別意,詩成翻恨酒無功。
程德望祠部于書室前鑿池作亭秋望落成而正之內翰適至因名其亭曰登月室曰聚奎要予同賦 其一。 方塘開我前,明月出我東。仙人騎鶴來,憩我亭之中。調笑弄月影,徘徊吟天風。夜久月漸高,光滿池若空。遺我丹桂枝,自攜白芙蓉。飄然凌風去,千秋懷德容。
雨止十峰有和篇再疊。 既雨何如未雨時,分明涸轍望天池。商羊不作庭中舞,河伯誰從海上嬉。紅日佇聞祥鳳語,涼風還為決明悲。三江昔歲親逢此,夢里猶懷痛定思。
松江判府史君瑭廉靖愛民民亦愛之董漕還便道省親賦以為壽。 洛川老人古耆英,七十九年生太平。室中孟光年稍長,云冠鶴袂長裙青。斑衣五采雙鷺明,五年從宦江南行。王程有暇許歸覲,千里周道迂雙旌。江南之政惠以清,民歌甘棠歌所生。河陽板輿止偏侍,亦有具慶無榮名。洛川之樂無與京,我作新詩遙寄聲。愿言百歲齊不老,看取棠陰江外成。
樂間園為同年夏如山賦十二首 其六 澗灣略彴。 路轉兮山回,望幽巖兮阻深隈。忽凌空兮飛步,振予策兮丹臺。愿鐫崖兮有紀,步靈蹤兮天臺。
春日將適郊外忽暴風阻行。 二月六日天氣惡,捲地黑風吹倒人。卻看花柳俱無色,忽訝江山不似春。高臥野人滋懶散,欲飛燕子自逡巡。東園有約不如意,須待來朝理釣綸。
奠三江舟中有作(四首)。 多暇推南省,公來日糾紛。執經辭斷斷,尊王意勤勤。鹽鼎虛黃閣,飚車已白云。向來庭左辨,列柏想猶聞。¤
即事和三江。 塵沙日日起春陰,縱有紅芳未許尋。正爾眼前憐蛺蝶,雙飛無地不園林。
淑人啟土有感隨事寫懷用辛巳韻 其四。 為君礱石為君辭,幾度含毫濕素衣。兩字龍光三錫命,一行先上赤繒旂。
廿一日渡江。 昨日渡長淮,今日渡長江。長江更比長淮闊,凌空自有飛鳧雙。鳧雙飛,風不起,天清清,水瀰瀰。眼中不復見塵沙,只有青山如畫里。青山如畫畫不如,十年歸夢繞吾廬。山中猿鶴休驚咤,從今日日青山下。
天津吊張千戶。 南客停舟問草堂,北人相見說文張。寶刀金甲閒清世,緗帙牙簽有古香。仙夢不思塵路險,別懷應共海天長。他時化作遼東鶴,還指華亭是故鄉。
松山。 種松傍青山,因與青山名。山耶不知松,松亦兩忘形。天風夜半來,共作江濤聲。清境不易到,新圖空復情。千秋無我棄,相攜斸仙苓。
哭次兒天敘寄兩弟五首 其三。 養蠹傷桂根,擊鼠傷定盆。盆傷鼠故在,桂死蠹轉蕃。明明世間事,瞀亂與誰論。吾兒曾閔性,至死無馀言。念之益我痛,作詩愬煩冤。
吳江夜泊寄長兒天彝八首 其七。 門戶晨昏慎啟關,家庭內外切防閑。深更出飲清朝臥,此是人家百弊端。
送高進之入上海學。 企也來時猶稚年,雙髫初合未勝冠。三冬自解攻文史,五色今看振羽翰。人欲別時情自惡,學粗通處事方難。重來定有驚人句,不作尋常子弟看。
和楊時望新居雜詠 其二。 道存無窮達,志適忘遠近。子桑七日病,豈憶惠施問。由也號升堂,乃作窮途慍。君家三賦翁,天球振空韻。才高徒后名,事往嗟頹運。何以發清謠,東鄰有芳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