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田雜詠十二首 其八。 浮丘吾郭近,策杖屢經過。神室無留火,滄溟有逝波。靈蹤天亦秘,遐舉事如何。乘屩非吾意,空悲去日多。
書陶貞白十賚文贈田叔系以小詩。 知從京口渡,還禮華陽云。紫氣三茅館,真言十賚文。參苓誰解給,鸞鶴可為群。豈是抽簪日,歸朝萬石君。
瑯琊寺。 山木千重嵐霧低,紗燈猶照晉招提。楞伽不益身前事,聽盡泉聲日又西。
送署正請告還宜興 其一。 雉意感尼父,鴻冥說商山。風塵誰不厭,君早去人間。
曾子澄過訪招楨伯同集時子澄將之塞上 其一。 論交千里日,不獨旅情親。夜燭長安酒,征衣北地塵。榮途吾白首,風景是殘春。欲贈無奇策,西秦別有人。
宿沖虛觀。 陟磴攀蘿路幾尋,飛云影落萬峰陰。仙壇蕪沒銅龍出,帝歷悠長玉簡深。醉后石函忘點檢,年馀星發任相侵。攲厓許卜朱明洞,白鳥時來倘寄音。
游顧玄言二泉山亭二首 其一。 塵土夢初醒,招尋得此亭。泉分雙井練,樓入四山青。倚樹方成偈,烹茶舊續經。異時雞黍約,風竹細來聽。
送李比部伯任使閩中。 桂樹叢中共酒杯,又逢持節故鄉來。金閨通籍三株秀,白社題詩八斗才。離席暫因歌舞緩,王程爭待簡書催。漢廷不為淮南事,愿播薰弦向九垓。
雨后餓姚元白還金陵召歌者蒒成侑酌醉后賦此為別 其一。 楓江涼雨夢歸吳,回首長安紫氣孤。君見金陵舊花月,清歌能似此間無。
郭東皋郡牧至自閩中招季常公干同集。 生平懷抱為誰開,失喜相逢趙尉臺。人訝仙舟同李郭,坐稱禪客是宗雷。江濤忽涌雙龍至,風馭重驅九鯉來。百歲光陰成過客,一時廊廟幾憐才。寒暄欲敘頻更燭,雞黍淹留未盡杯。千里山川徒極目,暮潮猶得送君回。
登泰山作。 神皋表東海,作鎮何窮窿。氣匠搆萬有,揮斤辟鴻濛。頹然壓九野,奔伏如游龍。飛梯倚立壁,側足臨絕淙。靈猋生兩腋,乃造玉女宮。仰視但蒼莽,欲往階何從。平生汗漫游,泠然感絕蹤。海日連周觀,悲風起秦松。息影止巖下,搖心尚忡忡。
大司馬東沙張公挽詩 其二。 典午馀勛伐,中朝尚典刑。書能窮左史,文竟薄玄經。紫氣終難翳,滄波逝不停。疏才慚許與,頭白尚飄零。
同吳顧二僚長歐顧二文學過沈鴻臚宅觀牡丹。 春盡平陽戚里家,風回金埒故欹斜。隋宮剪作千叢錦,洛浦看成一片霞。游女明妝同拾翠,侍臣沉醉幾攀花。朦朧月色人歸去,赤壁相逢俠路車。
燕臺駿骨圖為陳侍御道襄賦。 千金增價在燕都,電目蘭筋骨法殊。細柳營中方按轡,大宛何用獻龍駒。
溪南別業為萬考功言卿賦 其二。 日暮鳴橈去,溪流幾許深。自隨明月往,應少世人尋。水石含幽意,魚鳧識賞心。漆園元寄傲,何事掛朝簪。
寄許石城太常。 蕓閣休論青史在,竹林應未覺途窮。中朝月旦誰知己,海內靈光獨數公。著述尚聞傳頌酒,衣冠何地復趨風。揮金自是升平樂,卻訝新亭事不同。
讀圓覺經。 中歲驅馳困一經,愧無鯨力破滄溟。閒思種樹為農圃,病學餐煙養性靈。身在塵埃如瞥電,鬢緣愁緒劇繁星。年來悟得空王理,止欲除嗔是戒銘。
謝廷尉招同方員外趙刺史集。 燕臺幾度逐青驄,留滯那知在漢宮。涼雨一尊開白社,暮云千里望丹楓。卜鄰我已慚王翰,高臥人今憶謝公。長袖燈前頻起舞,不堪歧路復西東。
送李伯承還山 其二。 秋風裊裊吹素襟,別酒離情誰淺深。黃金豈辦久客計,白日不照孤臣心。吳姬送君柳花店,越人自歌山木吟。煙波回首一相失,幾時瑤華能惠音。
梁舍人李環衛招同王楊丘三曹長康曹管張四山人游鄧園得云字。 燕陽萬柳古來聞,轉入清涼境自分。夾岸生煙迷苑樹,曲池流水泛宮云?;ㄔ簇M合魚鳧占,散地真成野鹖群。史漢對君談不厭,露荷風葉已紛紛。
鄧山人招同鄒令尹黃少參黃令尹張都運郭學憲游六榕寺 其三。 生涯能幾度,登覽記吾曾。地擁青猊座,行逢白足僧。中廚供茗飲,四壁照蓮燈。莫更思身外,隨緣亦小乘。
萬壽節和吳舍人約卿 其二。 銅龍初辟曙云開,彩仗分行劍寫來。日月旂常輝象魏,金銀樓殿駕蓬萊。風前鳷鵲翻珠綴,云際仙人捧玉杯。魚藻正歡周室頌,柏梁休數漢庭才。
丁戊山人再至予適泛海歸。 舍舟俄見面,素發忽相侵??v有逢君處,知無住世心。身將靈岳遍,性入梵緣深。莫動歸與興,丹丘即故林。
雨中奉訊唐惟良。 帶印無多日,前期遠見尋。搖心雙闕下,理棹五湖陰??哇∴等脊?,朝廷有賜金。蕭條黃葉里,休憶白頭吟。
唐觀察招飲天書道院。 一出關門馬首東,豈知交在片言中。浮沈莫問青藜杖,身世行依紫極宮。鳴玉昔聯南省步,和歌真有郢人風。青林鐃吹沈沈夜,阮籍何須嘆路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