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十首 其九。 剪藤縛木依崖,鑿石引泉入屋。結構不俟歲時,經綸已遍山谷。
元旦有感二首 其一。 老眼未曾看歷日,如何歲歲在龍蛇。相逢知友休相問,不是賢人亦自嗟。舊臘堅冰仍匝地,枯枝殘雪尚開花。新愁又是從頭起,安得春風到海涯。
同雪公游千頂紀事十首 其九。 流溪認得曾游處,更欲搜尋到別峰。山鬼似嫌黃葉響,洞門都遣黑云封。龍芽頗覺僧懷苦,羊肚何妨野味濃。慚愧下賢賢太守,難辭林壑一重重。
喜無為三子至二首 其一。 見說南中士,東來道阻長。何須問姓字,自可共冰霜。磧大堪埋骨,天空欲斷腸。相看強相笑,不敢問家鄉。
寫詩寄同難。 見說殘冬望我來,老僧一見笑顏開。寄君一卷新詩句,每到愁來讀一回。
和潤季兄臨死詩。 賦罷金門淚未收,陣連珠海誓無休。崖門一夜洪波接,柴市千年正氣留。已把發膚還父母,更將心膽寄春秋。鐵函聞說埋羅岳,何日敲開拄杖頭。
偶述。 人世難區區,圣謨安可恃。收拾萬古心,深入塵坌里。戲謔豈予善,宛轉亦非意。和光豺虎間,緘淚盈腹笥。屈舒無一可,呼吸逼神忌。所以恣馀習,狂吟不能已。
寄蘇公。 春風一別年將盡,相憶空傳半截詩。想爾獨吟逢客到,及余來訪又他之。門前老仆擔新雪,灶上寒灰覆舊磁。見說我行君便返,人生離恨是今茲。
遙哭秋濤。 云淙一出人皆望,天宇頻傾勢莫收。若水撾唇無二日,文龍指腹定千秋。忍將禮樂隨身去,盡把心肝報主休。自有容臺遺稿在,長偕正氣世間留。
接本師書并衣杖諸物。 開緘百拜淚淋漓,萬里叮嚀塞上兒。飲水幾人頑最苦,燒香七處遠應知。寄衣只為冰霜冷,還杖須憐步履疲。話到曹溪終不可,年來多病命懸絲。
月二首 其二。 月來靜后多,況已刈禾黍。一望西盡頭,茫茫不知處。
入山雜詠二十首 其十七。 市跡才通便不清,深藏塞外不知名。中原無限佳山水,雜沓人來亦世情。
阿字行后作七首 其六。 乞食過東魯,斂策入白門。白門我久游,故跡應尚存。板橋通秦淮,高樓近長干。雖無鐘山松,雨花可盤桓。舊識如相問,休言雪窖寒。
解嘲。 夙生原是此中人,嶺海遷流四九春。已幸還鄉逾十載,黃沙點點舊姻親。
寄與田。 何人不相識,斗室傍城隈。聞有不平事,輕身半夜來。
別千山。 片云相伴出山扉,拄杖挑將破衲衣。為語洞猿長守護,石床茶灶待僧歸。
答戴公。 魔佛界非二,罪福性原空。章江與遼海,色味等皆同。麋鹿亦可游,何必盡王公。冰雪亦可餐,胡為羨馬湩。昔日龐居士,家財沉水中。豈無男與女,相與樂融融。但悟無生話,浮云任西東。
寄與治二首 其二。 一卷詩書動甲兵,鳥飛魚逝海天驚。許多人士欣同死,費盡精神荷再生。書寄極邊看雁度,影留孤壁共雞鳴。想當花發高朋集,獨少殘僧笑語聲。
身。 白云只合住青山,一出青山便不閒。夢幻了知無大患,苦甘嘗盡信多艱。陋形豈羨麒麟閣,短策真輕虎豹關。世上滄桑原瞬息,更因何事淚潸潸。
重哭左吏部八首 其七。 如君可是忘情者,屢問曾無答一言。果爾不虛南面樂,招辭先擬到空門。
留別王子京。
鼻。 端然岳立在中央,當面逢人絕覆藏。世上共推能作祖,夢中元不羨為郎。聰明久讓安無事,定靜唯聞戒有香。莫為此時難盡掩,故教寒塞嗅清霜。
德公約分半榻兼許春來代營茆屋。 見我孤貧此念深,把茆無計冷風侵。夜長許共維摩榻,福薄難消長者金。枵腹尚能留瓦缽,殘軀只合撇空林。未曾得罪從飄泊,況續馀生直到今。
雪公寄書入山偶成二律 其一。 何處堪逃乞食名,半龕殘雪裹馀生。莫愁壑淺云難臥,無那溪流水有聲。飛矢漫追孤鶴影,遺弦不作老龍鳴。只今最恨千層石,難隔庾關萬里情。
廣中。 出門又過半年期,獨夜心情黯自悲。鄉夢似隨風雨入,歸程仍為甲兵遲。一生未了嵩間淚,萬里長縈澗畔思。想得生還重見面,幾人歡動藕花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