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蘇。 楓葉紛紛自古愁,如花歌舞不曾休。臺臨水殿終成沼,春在梧宮已報秋。但愛青蛾顰月下,焉知白馬怒潮頭。五湖煙景和人遠,日暮閶門空棹謳。
宿從大堂憶表兄朱子潔。 庭院風飄夜合香,舊游人事閱星霜。朱弦欲撫無鐘子,白日終回惜魯陽。卿月宵懸樞府冷,□□□□□□□。良朋嘆罷鸰原寂,悽斷風前雁兩行。
題詹明府碧紗書廚。 明府翻書興不窮,一編編貯碧廚中。未開屈戌牙簽見,雖隔交疏腹笥通。曬盡最宜高閣日,披來都是古人風。與誰汎鑒流觀意,繞屋扶疏樹一叢。
寄葉猶龍金吾。 鶴峰高臥羽林郎,聞道將雛舞鳳皇。頓遜杯新擎到酒,博山爐舊賜來香。門前月冷彫弓影,宅內湖涵寶鏡光。早晚靈洲見佳氣,可能無意共翱翔。
訪曹秋岳侍郎。 鴛鴦湖口櫓聲催,已見名園徑盡開。對月客心長水滿,觀濤詩興廣陵回。曾于牧伯承清蔭,自作樵夫信不才。絲竹東山樽北海,豈期簦笠一趨陪。
草有雁來紅者又名老來紅戲題。 咄咄欲書空,低徊視草叢。白頭吟莫苦,當是老來紅。
舟中瓶梅 其三。 木蘭花老覺新香,橫笛風回水一方。南雪崢嶸不到地,中庭搖蕩早經霜。催來兩槳湖煙冷,配得孤山鶴夢長。情在隴頭愁隔谷,且看漁父濯滄浪。
四臣詠 其二 陳文恭獻章。 白沙溯洙泗,展副真儒名。應龍能屈信,天爵謝尊榮。居樓符碧玉,及門盡豪英。遺范有馀仰,吟寫胥神明。
七哀 其二。 燕趙不可游,言遵大海南。海南多風濤,水濁高云陰。方舟靡所屆,湯湯迷山岑。蜃氣為樓臺,帝閽遐且深。下怒吞舟魚,上驚垂云禽。陽侯仰天嘯,淵客中夜吟。我欲叩洪鐘,蒲牢增哀音。素女曳霓旃,為我拂劍鐔?;秀辈粡鸵?,悲風吹遠林。輕世世何極,魯連難為心。
送遠齋上人北游。 了得南宗義,因人漫北行。衣藏珠自現,錫指雁新橫。舌底將蓮種,眉毫斗雪生。遙知直署客,休沐出都迎。
吳門旅興。 浪跡吳門且暫休,幾多拋擲幾多收。百金未買不龜手,一石尚看能點頭。斷簡故開眢井匣,寒梅新照面山樓。木人獨入叢花國,誇盡王孫春草游。
以樂府題作唐體五首 其三。 碎葉城秋起陣鵝,圓花床軟動靈鼉。白魚本是周王瑞,朱鷺新成漢凱歌。靺鞨裝流征馬汗,燕支山照美人酡。黃龍顯見麒麟至,陛下垂衣協太和。
送一靈上人出塞尋祖心禪師。 曹溪學者楚臣裔,貝葉蓮花卷荃蕙。經行忽感遠游章,飛錫將窮沙漠際。極北霜多芳草無,彌天路斷月明孤。蕭寺何方來白馬,秦關空見落黃榆。十載飄零祖和尚,玉門投老非為將。化鶴難歸華表前,牧羝更在天山上。爾尋先覺歲方秋,鴻雁南賓爾北游。蓮社稱詩別廬岳,梅花贈遠憶羅浮。邊沙往往銷金鎧,布衲一肩神百倍。到時好向故人言,知我愁心滿滄海。
豐湖 其一。 橫橋微向合江分,流水淙淙出淺濆。直接鵝城排雉堞,斜飛白鶴迥青云。香風著草搖書帶,明月生波濯練裙。絕類錢塘歌舞地,羅浮仙靄別氤氳。
寄遠。 若為樽俎滯銜杯,衰草荒煙積漢臺。關內好將屠狗入,郭西何患斬蛟回。河山遠送音書喜,風雨寒生鼓角哀。我獨羊裘披歲暮,一竿慚爾濟川才。
蘭陵贈莊書采進士。 蘭陵荀祭酒,絳帳馬扶風。豈敢一日長,惟應千里同。吞沙龍嘴現,射日鳳毛紅。不忘行吟叟,弦歌或向東。
水樓曉起寄鄺無傲。 樓頭高臥此勞生,春倦渾如罷力耕。百舌叫乾朝雨至,蝦蟆跳出野塘清。紗巾拂拭何曾戴,竹杖摩挲卻少行。有約西江先聽取,販魚船踏水車聲。
寄陳伯璣兼懷藥地禪師。 灌嬰城內想吾宗,遠水將冰樹近冬。廬岳瀑飄常過雪,豫章風起忽無榕。文期不朽身堪困,詩讀平生面盡逢。待訪青原老開士,約君聯榻道心胸。
題中洲水樓。 高樓矗矗起方塘,跨作飛橋宛轉長。雖有荊州樓可賦,秦川元是仲宣鄉。
昆腔絕句 其一。 九節瑯玕作洞簫,九宮腔板阿儂調。千人石上聽秋月,萬斛愁心也總銷。
盂蘭盤日西來庵禮舍利。 金作浮圖藏舍利,師僧請出眾人觀。生天直用時時切,消業回思世世難。驚眼威神燈外轉,徹心悲涕水中寒。病身禮罷空行院,為指芭蕉在藥欄。
高麗紙行。 古之朝鮮今高麗,流風猶是箕子遺。范疇邈矣彝倫斁,天下車書空爾為。我聞先輩曾出使,品服黃門有殊賜。鴨綠江浮使客船,鳳皇銜出天書字。夷君稽顙獻丹誠,國相稱詩揚盛事。我曾見此詩,聯綿紛可異。詩法初唐體,字得顏公意。勿言彼地遂無人,所學堪為中國臣。石渠虎觀誠深邃,河北膠東那等倫。此紙為箋空五色,此紙賣文能幾緡。我愧當年青瑣客,滄洲閒灑墨花春。
口號訊黃公。 宮闕崔嵬盡,間關灑掃多。嗟君追駿足,西去近如何。
古意 其二。 張樂會嘉友,四座列嬌婉。盈盈揮玉箏,裊裊吹青管。微微溢清唱,飛飛激素霰。此曲何所來,毋乃綿駒撰。曲終不可得,聽者宜見雋。
湘管。 不知將寸管,何以問重華。江岸斑斑竹,千竿似著花。野云籠雜樹,苔石點晴沙。讀罷靈均賦,含毫日又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