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黃河。 路出大梁城,關河開曉晴。日翻龍窟動,風掃雁沙平。倚劍嗟身事,張帆快旅情。茫茫不知處,空外棹歌聲。
秋暮書懷。 木落風高萬壑哀,山川縱目一登臺。夕陽滿地漁樵散,秋水連天鴻雁來。白發無情淹歲月,黃花有意照樽罍。西園公子虛陳跡,詞客于今說愛才。
塞下曲。 暝色滿西山,將軍獵騎還。隔河見烽火,驕虜夜臨關。
圭峰晚望。 圭峰冠形勝,幽事且禪林。石閣參云興,山橋俯澗心。萬松皆古色,孤磬自清音。更覓最奇處,寧辭冰雪深。
寄白羊口裴萬戶兼訊陳兵憲。 射獵遙知部伍閒,少年聊復破愁顏。奇功自出論兵外,俠氣人看躍馬間。日暮皂雕盤朔漠,天寒蒼兕吼西山。祭遵戰守無虛策,擬待明光奏捷還。
夜雨徐明府子研枉駕旅寓。 冒雨一乘興,仆夫應畏難。交從今夕定,情自故鄉看。城迥鐘相隔,槐疏鳥共寒。攜樽慰旅況,馮鋏不須彈。
元日晏起書懷。 輪蹄遍九陌,此日獨高眠。疏懶終何事,飄零又長年。地寒疑臘在,窗午覺春偏。短杖閒中侶,浮云醉里天。昨孤兒女望,今復歲時遷。起坐看明鏡,蒼蒼鬢颯然。
寄太和山何隱君二首 其二。 太乙壇前客,桃花十度紅。幽棲片石定,元氣四時通。古樹鄰蒼壑,閒云澹碧空。能談非靜者,真意幾人同。
寄李近臺侍御時督學北京。 鰲頭磯下征帆發,魚腹書傳逝水沉。摛賦三秋堪寄興,定交千里見知音。廟廊自合經綸遠,冠冕誰當雨露深。上應文昌燕趙地,朝端抗疏幾年心。
登樓。 朝亦登此樓,暮亦登此樓。白云千里色,不是故山秋。
清明過王郎中學甫時園桃始花留酌。 欲訪桃源去,先看獨樹春。無言當令節,有色凈風塵。不取傾壺醉,其如滿眼新。仙郎能下榻,華月復留人。
送許克之下第歸歷城。 獨馬遲遲春尚寒,曉沖疏雨出長安。白云又伴山中臥,芳草誰同湖上看。不負才名須狗監,豈容生事老漁竿。壯游共擬磨崖賦,海岱秋高木葉丹。
塞下曲 其一。 都護防邊旦夕勞,秋來天子賜征袍。何當凈掃黃龍塞,白日飛霜上寶刀。
清明游西園有感。 客轉汾陽時禁煙,太行云渺故鄉天。齊中一弟悲西壟,鄴下諸兒走北阡。桃李未花春氣晚,河山獨賦老懷偏。重來秪恐芳菲盡,啼殺黃鸝空自憐。
浪游。 百歲形骸役,吾生何浪游。寒蛩知靜夜,老菊見高秋。海上白茅屋,云邊青石丘。還從物外侶,靈藥好相求。
和王比部元美喜浚人盧楠冤雪之作。 春從鄒律動,近得破愁顏。心事孤燈下,年光萬死間。賦成馀白發,身在有青山。共爾煙霞約,飄然去不還。
漁翁。 青竹竿頭一釣絲,高風應與子陵期。夜深醉臥秋江上,夢繞蘆花明月知。
獨步明月山因睹荒涼遂沮游興。 荒山白草路盤盤,卻憶仙家倚石欄。落日疏煙秋色好,玉清閣上幾回看。
寄懷戶部翟員外十韻。 大雅昔同社,為郎書報遲。黃花寒自發,白雁夕何之。邊餉烽煙處,中懷鼓角時。山林憂共系,歲月道相期。聊取浮生醉,寧求異代知。家無步兵酒,世有嗣宗詩。計部勞心力,功臣重鼎彝。乾坤吾老矣,霜露自凄其。漢室存元氣,漳流寄遠思。風胡今不見,龍劍失雄雌。
寄懷王主簿兆期。 憶昔探巖壑,行吟春雪中。松門隨意歇,石鏡照心同。聯榻期仍擬,回驂興未窮。一樽留謝朓,萬卷比揚雄。鶴轉風塵下,鸞棲枳棘叢。于今翻百感,猶自限西東。
游洪光寺。 嶺外云霞開暮晴,半天風落萬松聲。于今蓮社誰為主,遙望廬山無限情。
秋日即事五首 其四。 旅懷方索寞,秋氣重蕭森。兵甲南歸夢,妻孥北望心。閉城山日在,倚劍野云深。獨有長安客,時時問捷音。
九日方晦叔同登北城樓兼示真上人二首 其二。 登高有惠遠,攬勝即廬山。幽事知誰重,浮生得此間。乾坤惟舊侶,霜露各衰顏。莫待黃花老,明朝更一攀。
北塞。 朔漠名王遁,長城候騎還。丁男空郡國,甲士壯邊關。玉劍橫霜冷,雕弓抱月閒。于今多上將,談笑定天山。
涌金亭同冀定甫馬伯齡醉賦。 百泉聲不斷,風雨亂滄波。地接煙嵐迥,天開靈秀多。古人馀勝事,今代有狂歌。為愛蘇門好,攜樽共一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