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喜峰古城時三衛貢馬散牧塞外。 絕頂孤峰見廢關,短衣落日試躋攀。三秋豹旅方乘障,萬里龍媒正滿山。候雁似隨鄉思去,寒花將送使臣還。籌邊迂薄真無補,空望伊吾抵掌間。
賀陳吏部父母榮贈二首 其二。 翠鸐裁新服,丹沙駐舊容。為問天書寵,何如石窌封。
南征歌十二首 其四。 獨承節鉞控南州,親寵由來冠列侯。昨夜輕寒生幕府,賜衣初著紫貂裘。
歌風臺。 我來擬上歌風臺,豈意臺空只平地。琉璃古井亦崩塌,斷碑無字苔蘚蘙。當年此地說豪華,富貴歸鄉多意氣。枌榆社里列黃麾,泗水亭前張赤幟。里中父老競來窺,昔日劉郎今作帝。共談疇昔帝一噱,季固大言少成事。椎牛張宴里闬空,進錢今日幾萬計。坐中只帶竹皮冠,眾里長呼武婦字。酒酣擊節帝起舞,樂極歌殘更流涕。游子誰不悲故鄉,萬歲吾魂猶樂沛。賜名此朕湯沐邑,世世田疇免租稅。風起云飛又一時,往事蕭條復誰記。樵人不識斬蛇藪,行客還歸貰酒市。臺下黃河盡日流,瞬息人間幾興廢。
又迭前韻。 到處迷陽不記年,村中歷本逐時編。寒烏滿野成禾后,社燕辭人落木前。戒酒劉伶終酒性,遣言摩詰亦言詮。青天自是無逃處,何事靈均更問天。
塞下曲贈翁東厓侍郎總制十八首 其十。 灅川冰盡水泱泱,堡堡人家喚蒔秧。田中每得鳥獸骨,云是胡王舊獵場。
又迭二首 其一。 感時愁見海氛迷,抱拙空知臥一溪。秋盡龍蛇還起陸,月明烏鵲正驚棲。儒冠本不閑軍旅,肉食誰能念藿藜。對子杞憂方一寫,明朝車馬又東西。
宿荊溪上塘庵述懷余向曾游此匆匆十年矣。 園令還多病,東方更少徒。尋山只獨往,到寺即吾廬。酬答慚居士,衣冠謝鄙儒。冥心偶有會,木榻小跏趺。禪棲吾所好,來往亦隨緣。信宿還今夕,支離又十年。病身寧禮束,懶性已書捐。興到成開口,逢人更默然。海上倭方急,云中虜又侵。纓冠本非分,抱膝復何心。樹冷秋前寺,篁齊雨后林。此鄉非楚澤,濯足亦成吟。委形堪落魄,任性絕安排。得失浮生夢,閑忙造物差。平湖疏野樹,微雨寂山齋。欲證空王偈,猶嫌落幾階。家園只百里,幾月不知歸。飯合山僧灶,眠分漁父磯。貌衰非示病,才拙似忘機。雖然斷葷酒,不惹獨醒譏。山房夜雨歇,檐溜響空階。叔夜惟貪睡,榮趎又孰偕。廢梳同祝發,厭肉類持齋。轉覺人情隔,巖僧卻可儕。
陳渡草堂二首 其一。 皂衣非復漢庭郎,蔽缊深冬臥草堂。貧薄不羞畜牸計,沉浮也逐斗雞行。殘書閣盡經旬病,異味嘗來百草香。獨愧頑心猶未化,十年學道幾亡羊。
用韻自述。 南村北郭任吾居,懶散何心更著書。小酌或能稱酒隱,直鉤聊復事溪漁。童時篆刻堪為笑,病后形骸漸不如。若道猖狂今又甚,窮途猶自未回車。
家居喜袁芳洲相過賦此為贈三首 其二。 憶昔曾同念庵子,歲寒訪汝深雪邊。別開閑館屏人語,不解朝衣藉草眠。琴意相傳中散后,玄言每到漆園前。正是江東暮云處,再逢攜手一凄然。
薊鎮憶弟正之試南都 其二。 狗馬病多經絕塞,棣華室遠隔南天。每思原上聽鳴鹡,始訝山頭望跕鳶??梢匀ズ跞詰俚?,無能為也更籌邊。頭顱長盡山林骨,木食莎衣信有緣。
送人上陵作。 玉園霜露向秋澄,節序初臨祀事興。恭將圭壁朝群帝,遙奉馨香薦五陵。祠壇眇眇神光下,路寢熒熒燎火升。宣室于今敦孝感,還歸早慰圣情凝。
廣德道中。 蒼山百轉見炊煙,茅屋高棲古樹顛。細雨薜蘿侵石徑,深秋粳稻滿山田。云中望影迷遙岫,草里聞聲覺暗泉。倘遇秦人應不識,只疑誤入武陵川。
呂翁祠堂。 呂翁祠堂漳水曲,高秋爽氣何氤氳。松間隱隱鳴仙樂,檐際時時駐彩云。浮生一夢誰能度,羽客千年不可群。未須白首牽朱紱,欲向丹丘訪赤文。
題王世新一枝窩三首 其二。 自笑名場久脫羈,敝廬歲歲理新茨。試看繞樹空三匝,何似巢林寄一枝。閑行蓬藋孤飛處,晏坐榆榜斂翼時。寂寞漆園千載后,心期應只許君知。
希周兄八十。 三十年前事未遙,兄時鄉杖我垂髫。豈識負劍從長者,惟解戲雞逐馬夸輕蹻。三十年后事已更,驚看鏡里白髭生。問兄何為卻少壯,應是黃金鑄已成。
崔鎮道中晚望懷陳約之。 郊原極目思依依,楚木連天楚樹微。遠浦潮生人獨往,寒林風靜鳥雙歸。泥涂自覺朋游好,日月偏催旅鬢稀。念爾同為南竄客,煙波何事更相違。
題龍圖。 世人畫龍得龍皮,叔也畫龍得龍髓。當其停手凝思時,青天颯颯生風雨。卻怪三夫不點睛,那知一日飛騰去。
贈許太宰。 卿家勛貴似諸袁,兩世三登八座尊。接席貂蟬開甲第,成陰桃李在公門。身延白屋頻推哺,官借青宮獨拜恩。天子行將問黃發,老臣何以贊嘉言。
歸自金陵宿白土。 長路緇塵欲上衣,暫投客館亦如歸。不因野老來爭席,豈解山人□息機。
浙中流言王游擊喪師二三千者又聞總督默林公將至太倉詩以自咎并以志喜云耳。 兵略元非素所聞,疏才多愧薦書勤。自知薄相難成事,共笑狂謀易僨軍。雄閫豈堪分玉節,巖扉秪合伴松云。困山繡斧深懸望,佇看神機靜海氛。
小虹橋。 采花與汲澗,幽事俱在山。朝向橋上去,暮向橋上還。
游湯泉四首 其二。 坐看池底絢霞光,疑是蓮花火里藏。借問幻師誰會此,乾坤爐冶炭陰陽。
中岳。 巫閭控北戶,蔥嶺奠西隅。茲地陰陽合,中天洞壑孤。黃樞楆正位,紫氣護真圖。近接浮丘宅,深藏軒后符。疏峰連太乙,列館象清都。圜宮猶漢筑,馳道尚秦除。肅肅泥書秘,森森羽蓋趨。仙游微見跡,帝幸暗聞呼。露洗千齡柏,霜封九節蒲。星榆臨砌發,月莢應時敷。將訪三山記,猶迷七圣途。今朝陪廣樂,直擬到方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