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兵科鄭給事中悠歸省。 久客黃門定省違,喜承優詔向南歸。佩辭玉闕左初曙,酒盡都亭興欲飛。路指旱江云樹迥,帆經淮浦夕陽微。高堂想到稱觴日,舞罷班衣換錦衣。
口占送吳公琰兼寄宗濂等友 其一。 三年大比又臨期,每過西風憶舊知。送別官亭寄消息,秋香須折兩三枝。
月□荷鷺鷥。 枯荷敗葦滿汀洲,殘綠馀香帶淺流。屬玉飛來漁浦晚,雪團點破碧天秋。
小幅山水為竹鶴友人袁州何太守作。 嶺嶠凌青漢,亭臺俯碧潯。溪回山寂寂,門掩晝沉沉。鶴立蒼松老,鶯啼綠樹深。野橋通竹塢,苔徑接云林。嵐氣霏晴霧,煙蘿落翠陰。抱琴何處客,愛此滌煩襟。
竹木白頭翁。 古木蒼蒼俯碧流,疏篁瑟瑟晚含秋。幽禽獨立西風里,似向斜陽嘆白頭。
送前王公順歸鄉二首 其一。 江上西風老白蘋,驚看秋色獨傷神。嗟予自是天涯客,忍向天涯別故人。
為強德中題菊二首 其一。 百般紅紫盡離披,獨有黃花晚節奇。幾度醉扶筇竹杖,行吟拄月迥東籬。
積慶堂為楊都御史作。 君家清白遠相傳,裔出關西幾百年。馀慶固從先世積,明時今喜后昆賢。官聯九寺聲華重,誥賜雙親雨露偏。不獨此身鐘令美,會看簪紱更蟬聯。
白扇白梅為思聰賦。 庾嶺春初動,孤山雪未消。玉人無處覓,風外暗香飄。
春初口占二絕寄同年徐憲副 其一。 都門雪霽曉寒消,嫩綠扶春上柳條。欲折一枝寄相憶,滇池萬里路迢迢。
小景四幅為竹鶴友人袁州何太守賦 其四。 門外茫茫雪滿天,江邊寒壓釣魚船。先生獨發清幽興,郢曲高砍任醉眠。
瑞烏。 圣德超前古,明昭庶績熙。深仁沾物類,大孝格神祗。和氣氤氳日,禎祥協應時?,幑忡姶赓|,雪色瑩殊姿。返哺情偏□,□□至足奇。已看呈北闕,寧復戀南枝。信是清時瑞,應逢圣主知。不隨鷴漫出,獨效鳳來儀。喜氣浮三殿,歡聲遍四維。小臣親幸睹,愿獻太平詩。
迎云樓為秦檢討賦。 迎云樓,迎云樓,遠在越山之東頭。綺窗晴瞰鑒湖水,緗簾暮捲娥江秋。波光云影相輝映,雕甍畫棟凌斗牛。樓中之子人莫儔,結構不為景物謀。高堂有親垂鶴發,別來幾載生離憂。音問疏兮甘旨缺,夢魂長向庭闈游。憑闌日夕縱高望,望中惟見云飄浮。白云無心自舒卷,游子有意徒綢繆。目斷飛云心杯休,思親之意何悠悠。羨均自是儒者流,讀書明道遵孔周。他年移孝事君王,令名應與懷英侔。
送朱德和就步士初之韻。 紫泥還擬九天來。
寄中書洪益中夢菊先生四首 其一。 我來君去不相逢,廿載交情若夢中。遙想書囪吟樂處,春風醉看落花紅。
槐陰琴書圖為王仕讓賦。 群峰崒嵂摩青天,叢林蓊郁浮蒼煙。何人胸次吞造化,點染佳景分清妍。懸崖峭壁掛飛瀑,孤村遠墅連茅屋。石田風煖紫芝芳,山徑嵐收苔蘚綠。溪頭昨夜雨初饒,粼粼石礫翻洪濤。漁郎艤棹入浦溆,游人扶策來溪橋。云深梵剎鐘聲杳,樓閣高低度飛鳥。栽門流水落花紅,彷佛桃源暮春曉。高情樂此殊未央,博山細焫沉檀香。古槐移影護石床,圖書滿架琴一張。日長人皆苦炎燠,瀟灑襟懷涼自足。蕓窗讀罷思轉幽,獨對南薰奏新曲。一彈林壑松風清,再鼓虛堂秋月明。三弄朝陽彩鳳鳴,七弦聲斷蛟龍驚。均今既淂琴書樂,沖抱無營甘寂寞。清時賢俊盡登庸,那復棲棲老丘壑。
山水。 雨過溪橋路滑,云深茆屋人閑。門掩半林黃葉,窗涵幾點青山。
為王德齋題小景山水。 樹底柴門晝不關,讀書人共白云閑。誰知更有清閒客,獨立斜陽看晚山。
戲題小扇諸侄各爭先以討走筆以荅之各回物狀形十首 其八。 林密鳥聲柔,山深云影浮。若人愛清致,掃石對溪流。
蘭二首 其一。 楚畹春深候,幽蘭氣味新。宜將紉作佩,寄我玉堂人。
送主事姜子澄任廣南太守。 鳳池染翰早馳名,粉署為郎屬老成。玉闕一朝膺薦剡,滇陽萬里任專城。青山客路雙旌杳,夜月關河獨棹輕。邊徼從來風俗異,好勤撫字播天聲。
壽臧文剛醫者父伯英翁八十。 有客有客棲東蒙,龐眉皓首顏如童。風流不異渭川老,矍鑠宛似商山翁。少年學得盧扁術,濟人利物多陰德。橘井香泉涵碧空,杏林花霧蒸春色。昨宵南極散光芒,天開華旦呈嘉祥。人生七十古來少,年登八帙尤非常。壽既高兮聿多福,階下芝蘭何簇簇。玉斝頻斟壽酒香,綵衣戲舞春風馥。春風堂上列華筵,筵前稱壽來群仙。丹桃滿盤竟何祝,愿與龜鶴同遐年。
挽知縣姑蘇人任遂安。 幾年宰邑著能聲,襟度人誇玉雪清。才見飛鳧朝禁闕,忽驚跨鶴上蓬瀛。公庭無復施新政,民吏虛勞望舊旌。京國幸多知己友,臨棺哀挽不勝情。
和周學士梅花詩韻。 萬物敷榮自有時,孤摽開處傍寒池。香浮玉署春回早,影轉湘簾月上遲。獨喜冰肌含雪瑩,不同蒲質望秋衰。追思東閣吟看夜,翠羽爭棲第一枝。
送指揮歸綏德為趙編脩作其家忠孝。 虎頭燕頷一將軍,忠孝家傳遠近聞。馬上錦衣明曉日,腰間寶劍動星文。鶚書交薦新恩寵,鸞誥褒封舊烈勛。遙想麾旌明到日,狼煙不起絕妖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