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中不能寐。 繁憂夜彌劇,酌酒亂其端。河漢不改色,露華凄以寒。素琴有遺響,撫之不忍彈。天運恒易簡,世態何翩番。飛鴻嘹天際,感激發哀嘆。
史記三十六首 其二十二 蒙恬。 遼陽東望盡臨洮,萬里風煙戌壘高。城窟未堙秦祚改,不知亭幛為誰勞。
后周書六首 其三 庾信。 北朝羈宦意何堪,況復霜華滿鬢簪。開府位高歸不得,斷腸空賦望江南。
后漢書十五首 其九 楊震。 講氈曾報鳣銜三,位列臺司禍已涵?;厥紫﹃柾ど下?,清忠千古更誰慚。
燕子樓三首 其二。 香裊金爐一縷煙,薰櫳斜倚更潸然。霓裳舞罷歌鐘歇,虛卻樓頭月幾年。
與衍源叔諱紹唐字宗揚。 楊居寂寞盎無酒,問奇此客仍空手。鳴蜩嘒嘒午陰涼,誰能并坐空搔首。囊錢不肯向鄰沽,試就西堂問有無。欣然惠我盈樽綠,披襟命酌情偏娛。酒酣客散意逾好,吟對落花閒不掃。佳語由來屬惠連,何必池塘夢春草。
玉山城南楊家水樓對月。 懷玉山頭月半輪,江風畟畟水粼粼。不知桂闕寒多少,剩有寒輝照遠人。
雪夜度楊子江。 扁舟暮發彭郎渚,莽莽寒云暗平楚。乍見瑤花委地遙,漸看玉屑漫空舉?,幓ㄓ裥加_紛,夜色寒光縹緲分。低回燭影看逾態,颯沓濤聲聽不聞。天柱崔嵬凍欲裂,鼉鼓龍笙奏銀闕。朱明洞口散梅花,阿母池頭漾秋月。誰家樓閣鳳凰棲,六代煙花遠近迷。清樽訪客山陰棹,禿節孤臣海上羝。冥冥漠漠春無極,萬頃茫然隨所適。何當拍手挾飛仙,躐蹋橫江吹鐵笛。
燕子樓三首 其三。 腸似江流日九回,經年不見雁書來。玉顏自昔多塵土,莫恨昆明有劫灰。
湞江對月。 越水吳山路渺漫,孤舟偏覺別程難。愁心莫對清霄月,添得游人兩鬢寒。
浮橋阻雪。 北風吹雪暗江頭,逗夜連朝尚未休。怪得榜人關不度,攏船偏傍酒家樓。
壬午典試留都事竣恭竭孝陵。 昌會開黃道,淮圻起赤龍。握符綏化外,輯瑞撫寰中。王氣鐘玄極,坤靈啟閟宮。河山留玉幾,霄漢望遺弓。論秀從畿甸,涵濡仰圣功。菁莪思頌美,繪畫若為工。
稽中散言志。 至人稟靈氣,恬澹完其真。賢哲事名教,斯理難重陳。曰余不師訓,少小恃慈仁。冥心希大道,勵志超常倫。老莊契夙好,放曠自難馴。守拙期寡累,處順故忘貧。山澤恣所娛,魚鳥來相親。芝術紛可餌,何用汨冥塵。俯仰大塊間,所貴惟一身。導養茍不虧,彭鏗庶比鄰。日月易徂邁,時以書諸紳。
饒陽雜詩十首 其四 三河。 岐水分流淺更寒,市廛鱗次販艘團。黃旗閃閃橫江出,聞說征錢是宰官。
后漢書十五首 其五 臧宮。 指點燕支是漢山,壯心鳴劍掃胡還。君王自有懷柔策,卻遣丸泥閉玉關。
庭中有奇樹。 桐生嶧楊顛,枝葉何猗猗。下盤千仞谷,上干青云霓。涓曠一見錄,投漆縆清絲。泠然揚妙曲,寧謂知音稀。
梁書六首 其一 武帝。 蕭郎籌略本無涯,力竭當年為堰淮。十萬生靈盡魚鱉,空門何苦事持齋。
晉書十二首 其一 武帝。 殿前曾燬雉頭裘,聲伎平吳卻盡收。軋軋羊車隨月色,六宮清夜美遨游。
玉山河。 綠靜春江似鴨頭,半涵山色半侵樓。歸心暗與流爭急,亟就長年問去舟。
休上人怨別。 冉冉日西傾,漫漫長夜迫。登樓望所思,月華正當席。昔別與我期,乃在三五夕。玉露忽已零,瑤華亦堪摘。即事怨揆違,感物嗟離拆。殿憂及晦明,悠悠和歲隔。揮手排青云,何時遂良覿。
夏日園亭七首 其四。 莫買黃金鑄子期,素琴三尺久無絲。靜觀物理成幽趣,嘒嘒玄蟬綠樹枝。
饒陽雜詩十首 其六 高坡道中。 至后寒山紛落木,夕陽茅屋幾炊煙。天涯容易愁孤客,莫更西風送斷猿。
隋書十首 其三 長孫晟。 窮秋殺氣正瀟瀟,突厥牙前落二雕。走馬電飛弓霹靂,將軍那數霍嫖姚。
鐵柱殿 其二。 寶殿添開耀日光,堅牢應自卜無疆。金人十二今銷滅,鐵柱還聞鑄漢王。
后周書六首 其二 王褒。 蕭梁帝業又荊州,世胄名家寵最優。何事燕歌訴寒苦,自來關塞不勝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