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信宮。 對使與當熊,勇怯何如此。欲飲向蒼天,銜恩終一死。
夏日園亭七首 其一。 瑯玕百尺漫搖風,石榻閑吟日可中。黃鳥自來還自轉,綠陰誰惜又誰同。
唐書十六首 其二 五行志。 繡陌休歌契苾兒,百年天地幾推移。陰陽調燮憑誰在,九月梨花折一枝。
袁太尉從駕。 皇圖肇江介,歷數宗兩漢。九有盡歸心,河海咸清晏。郊社事明禋,假廟萃群渙。法駕蒞齊宮,吉蠲惟谷旦。德馨上帝歆,鼓奏先靈衎。祝史陳信辭,俊髦奉璋瓚。禮登萬福同,道盛百王冠。川瀆效靈符,泰階玉璀璨。仁愛祈天心,永命過周算。稽首賦長謠,遠續猗那嘆。
饒陽雜詩十首 其二 楊梅峒嘉靖間張酋山結寨于此。 沿洄深澗盡磁窯,云碓聲中馬去遙。寂寞舊時豺虎窟,隔林初見一人樵。
白鹿社為馮泰氏二首 其一。 世運際清夷,霸圖久淪昧。獲鹿聞茲山,名跡空巖瀨。岝崿亙朱明,緬邈通衡岱。澗壑互蔽虧,薜蘿紛蔚薈。靈境乃天啟,勝事于人待。辟社萃朋游,霞煙襲襟帶。翰墨時間作,篇章成繡繪。神以幽寂超,賞與高深會。希蹤千載前,放志九州外。逍遙契道緣,終期加十赍。
晉書十二首 其十一 卞壸。 賊臣蘇峻犯臺城,謀國誰人致寇兵。臣死為君兒為父,晉家惟有卞忠貞。
謝法曹贈別 其四。 綢繆念昔時,中情兩不疑。披襟散清帙,點翰酬新詩。搴芳竟遙夕,款洽愬杯遲。悟對無厭歇,離折攪余思。
孝德詩為泰和周銓部。 哲后崇化理,百行孝為先。簡揚與徵辟,一一垂青編。班書紀蔡順,怙恃早相捐。寢苫值鄰火,泣血號蒼天。精誠遂感格,火滅親乃全。泰和有周生,千載事同然。雪焰喪厥明,毒痛尤堪憐。嗟哉此純孝,不愧參與騫。卓行眾所欽,義問咸昭宣。允宜表里闬,俎豆配先賢。善積自流慶,簪笏今蟬聯。
行行重行行。 別離在萬里,依依夢故鄉。道路阻且艱,引領遙相望。音塵久斷絕,寤言懷憂傷。蟾蜍懷故土,騊駼思舊疆。歡愛人自好,憂思人自老。少壯能幾時,相須苦不早。思君會無期,焉得不枯槁。勖哉崇明德,令名以終保。
別東陽許生。 誰遣相逢又解攜,數聲南雁楚云低。津亭望入華山路,一片征帆弋水西。
后漢書十五首 其八 桓榮。 漢家天子置三雍,袒割親行禮數恭。師傅位高恩渥重,幾人稽古作儒宗。
城南書感似以典侄二首 其一。 世事回看盡惘然,城南風物最堪憐。疏鐘曉寺曾燈火,屈指于今是幾年。
迢迢牽牛星。 迢迢河漢渚,聊慄變金素。歷歷白榆花,團團浥清露。跂彼河東女,辛勤朝復暮。札札不成章,涕泣誰為訴。攬衣即河梁,躑躅不可度。
五先生詠 其二 王給事聽雨。 諫議自沉著,詞理軼高岑。況乃恭順性,恒懷致主心。威鳳鳴高岡,一舉還故林。恩渥保終始,芳躅人所欽。
五游詩 其五。 我思游兮岳之嵩,華衡恒岱此其中。玉璧金鉼降靈瑞,太室少室相穹窿。白霧青炎自然之天地,玉漿石髓淵邃之仙宮。安得浮邱道人為我接,吹笙控鶴遨游乎緱山之東。
長干行。 同是長干人,相逢語姻婭。何用比歡情,芙蓉吐清夜。
前漢書十七首 其二 倪寬。 內史曾親鑿六渠,漢廷儒術更誰如。登封典禮躬逢日,不羨文園只著書。
宋書八首 其二 劉穆之。 夢里風濤海上山,盡披心力濟時艱。豈知平洛加殊禮,一夕音從閫外還。
五代史六首 其三 鄭遨。 世上浮名總是閒,詩篇何意落人間。亂來無地堪招隱,惟有華陰一片山。
北史六首 其六 崔浩。 許身曾比漢留侯,蓋世才名也拙謀。國史未鐫身已戮,功成不共赤松游。
五先生詠 其三 黃待制雪篷。 待制瑚璉器,矯矯詞場杰。沉酣帝子編,跌宕秦淮雪。剖竹載專城,橫簪就朝列。惜哉時坎坷,斐忠徒自竭。
后漢書十五首 其十二 鄭眾。 新拜將軍號度遼,先聲宣播北庭遙。仲師壯節如蘇武,肯向穹廬一折腰。
辛夷花。 花如瓊片葉如云,隔水殘霞日半曛。欲采幽芳頻寄遠,斷魂何處識湘君。
史記三十六首 其三十六 衛青。 風沙夜擊武剛軍,雪壓弓刀幾尺馀。曉上闐顏山上望,不知何路逐單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