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書十六首 其三 樂書。 花萼春風拂御樓,樓前新曲按梁州。宮離商亂誰堪聽,似送邊城一斷愁。
蘇州十二景 其十二 甫里祠。 甫蠕祠堂歲月深,秋風瀟瑟滿平林。不知笠澤人歸后,千載誰同遁世心。
王徵君養疾。 肅肅秋氣清,團團珠露溥。河漢西南斜,寒蟲鳴下土。臥疾時暇豫,俛仰懷今古。魚腹葬三閭,??诶辶l。荷筱未為勞,執戟良獨苦。不材遠斧斤,善鳴資鼎釜。柔弱以全生,斯理竟誰睹。至人遠垢氛,靈明溢丹府。何必參與苓,隨時事參補。床頭有素琴,居閒時一撫。
陶徵君田居。 守拙便幽居,圖典不去手。春風入吾廬,柳花滿窗牖。感茲好鳥鳴,緬懷素心友。桑麻既芃芃,良苗亦盈畝。所憂豈為貧,但愿歲其有。鼎鼎百年流,忽焉以皓首。嘯傲得此生,情來一杯酒。
秋空月。 明月懸秋空,皎皎臨窗牖。望之不可親,掔之不去手。一回圓缺一回新,清光大地皆應有。居人見月思遠人,遠人見月將歸否。
明月何皎皎。 燭燭明月光,照我西南隅。白露變嚴霜,歲序忽以除。攬衣起躑躅,所思萬里馀。夢見匪無歡,覺后空躊躕。離憂勿復道,涕下沾裳裾。
由瑞虹抵沿山河三首 其二。 嚴冬何凜冽,玄云結層陰。寒雨中夜零,游子懷重衾。愁緒本無端,展轉自相尋。相彼孤棲鳥,依依望故林。行行日以遠,所托惟聲音。聲音不可托,何用慰人心。
安期巖。 力政肆苛匿,道術亂無章。從橫各馳騖,逐鹿殉鋒铓。兩利铦淮陰,三寸掉子房。伊人蒯通侶,揣摩固所長。一朝謝聲利,翻飛白云鄉。賣藥東海市,躡蹻來炎方。白云疊巘崿,玉澗流汪洋。菖蒲滿九節,紫芝亦煌煌。朝饑餌堯韭,夕息餐禹糧。古今猶旦暮,免得非所韁。至人既云遠,牌版互存亡。企仰但遺躅,巖岫摩青蒼。帝師與王佐,千戴空茫茫。未若羽化人,翩翩游太荒。
獨漉篇。 獨漉獨漉,水深泥濁。泥濁可撬,水深難溯。萑葦之藋,不可以杭。芙蓉之秀,不可以裳。孤蓬離根,隨風飄舉。我心悠悠,念子無所。巖居野處,獨行何施。夜衣錦繡,誰則知之。張寧設罿,彼獸何辜。死為烈士,生為懦夫。有虎唬哮,伏于山阿。袒裼以搏,其如虎何。
史記三十六首 其三 《梁孝王傳》。 梁王舊苑宋城東,萬乘旌旗比漢宮。賓客豪華終寂寞,平臺脩竹但秋風。
五先生詠 其四 李長史仲脩。 長史志脩潔,澡行如冰玉。遲回周漢墟,喟然寄遐矚。位豈計崇卑,所憂在竊祿。白首賦歸來,嘉貞以自勖。
梅花三首 其一。 山邊水邊人獨行,冷蕊疏枝仄岸橫。清役吟魂寒次骨,一天霜霰月微明。
隋書十首 其四 李德林。 曾是齊廷視草臣,十年天上掌絲綸。堪嗟出刺湖州日,還作楊家佐命人。
三國志吳書五首 其一 孫策。 孫郎年少有雄名,江左開基霸業成。引鏡自憐功未竟,中原誰更與爭衡。
宋書八首 其一 高祖。 關河漠漠朔云屯,晉室猶馀舊寢園。父老百年南望盡,宋公無意在中原。
重泛彭蠡湖回望匡廬諸峰。 昔度匡廬去,千崖霜葉稀。今來彭蠡上,萬頃雪濤飛。江山長是舊,物候自應非。白鷗渾不管,來往釣魚磯。
高涼雜詩十首 其八 過蓮池。 日暖平原煙草低,閒花開滿短亭西。芳菲總屬東風管,一路繁香送馬蹄。
生年不滿百。 人事有代謝,天運無常盈。計功與殉利,咄咄竟何成。哲人悟神理,垢氛長不纓。存虛御六氣,振翰凌蓬瀛。高揖九州士,天路空冥冥。
許徵君自敘。 方水玉含輝,圓澤珠沉照。至寶恒秘藏,曾不事炫耀。大矣造化工,混淪無窾竅。秋至月華鮮,憑軒展清眺。百慮靜中息,默默觀玄妙。內外既兩忘,萬應神不掉。真樂豈外假,神理匪言笑。膏灼蘭自薰,所以龔生吊。
前漢書十七首 其四 終軍。 終軍年少獨稱才,長揖青州太守來。奉使東歸行建節,關門何事索襦回。
怨詩行。 明月照高樓,流光滿幾席。上有愁思人,當窗三嘆息。嘆息知為誰,無乃蕩子妻。日月遞弦望,蕩子胡不歸。上山采蕨薇,下山恒苦饑。中心獨徊徨,離憂當告誰。膠漆有時解,琴瑟有時垂。顧為身上衵,展轉在君懷。勿以寒暑易,而忌敝絮襟。勿以貴賤故,而忘昔日心。
蘇州十二景 其七 天池山。 華山奇石倚蒼屏,下有池蓮冉冉青。聞道玉人曾羽化,愿從風御出滄溟。
山中夏日。 長松夜洗千峰雨,重陰落落不知午。黃鸝幽意會相關,時向高枝聲四五。
唐書十六首 其五 武后紀。 瓜熟黃臺子漸稀,銀潢天派一絲微。金雞槲抄頻頒赦,嶺外流人更不歸。
晉書十二首 其五 嵇康。 屋外稽山山外池,繞池楊柳綠陰垂。那知佐鍛相攜意,都入山陽笛里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