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行言情詩 其六。 赫赫惟王父,自天擁英休。完德奠瑚璉,大積苞墳丘。敷言對清問,獻納襄王猷。宅憂秉大防,旬宣向閎州。冀方猶虞岳,懋縡騰諸侯。懸車耳順歲,高烈方弸彪。
雜題畫景三十一首 其二十二。 闊屨寬袍頂不巾,天和拍拍面浮春。橫拖杖子前山去,知是人間不吏人。
詠床頭劍。 三尺青萍百鍊鋒,流年三十未開封。藜床且作書生枕,只恐中宵躍臥龍。
懷知詩 王文學履吉二首之一 其三。 七十看花歲已殘,始憐梅蕊照衰顏。河清可道遭逢易,駕俗深慚會合難。錦繡段間藏黼黻,驪龍珠抱媚江山。欲留光彩無窮事,心緒悠悠竹素間。
夏日城南郊行。 古縣周遭景物環,政雖多暇倦躋攀。偶因送客乘時出,卻得浮生半日閒。頻過水邊仍有竹,忽當林斷遠逢山。但教到處情如此,瘴海無妨緩緩還。
丙子重九戲題。 行年五十壯游腸,幾把他鄉作故鄉。萬里一身南海畔,客窗獨看雨重陽。
送姜夢賓 其二。 矯矯溫州牧,清聲范史云。當時稱大老,今日有夫君。德用玉為器,胸盤錦作文。志行朝野慶,我獨嘆離群。
戲作口號。 道惠何曾惠,言寧又不寧。一春眠里過,三日水中行。坡老荔猶澀,陶公酒未成。哥哥渾不顧,枉費萬千聲。
梅隱居。 平生不識人間路,萬樹瓊瑤鎖竹關。剛為索詩城市去,杖藜今始出孤山。
送萬壽恩住持磧砂。 東郭名區號磧砂,主持欣得大方家。苾芻不礙旁牽蔓,薝卜能開到處花。玄鑒杖頭酬象馬,歸宗拳下辨龍蛇。真經古集充三藏,愿假翻尋助五車。
和吳文定諸公聽琴聯句。 座有嘉魚膝有琴,今人高會古人心。已聞古奏來盈耳,更綴華篇作賞音。聘魯雅評猶可識,在齊馀韻窅難尋。廣陵不共嵇公絕,響逐兒郎鶴在陰。
芙蓉兔。 霜寒玉線亂秋衣,葉重花深草氣肥。靈藥更無人肯餌,素娥應道不如歸。
游武將軍園亭。 武君好人品,園林亦不群。幽迥妙水石,妍蔚盛芳芬。登眺一時盡,道俗忽然分。安得杜工部,來賦何將軍。
縣齋早起。 縣小才疏政未成,披衣沖瘴聽雞鳴。向來嘯傲知多暇,老去驅馳敢自寧。有物解將王路塞,何人填得宦途平。拙謀果是因微祿,好傍吳田晏起耕。
雜題畫景三十一首 其十四。 溪橋回轉鳥聲微,杖屨蕭蕭兩布衣。不是耕夫出莘野,秋風落日采薇歸。
贈張守之工部。 世交先進兩先生,白首今成老弟兄。知我得師終不改,如君直道豈難行。路無荊棘安能塞,川汰泥沙只自清。皓月清風居不隔,酒杯茶碗共馀情。
三月三日施侍御邀宴姚將軍莊宅即舊名東郭草亭遺址 其三。 駘蕩三春好,陂陀五里遙。篇章傳保傅,地主識嫖姚。壁上縣瑤軫,空中度玉簫。南塘無杜句,深愧故人邀。
雜詩。 鳳凰執圣符,有道乃來儀。白鶴抱仙姿,俗士每豢之。棲啄非梧竹,腥穢茍羈縻。鳶戾與鷹摯,性在哺雛雌。翩翩遵渚雁,噭噭鳴聲悲。青冥一舉翼,萬里乃通岐。潔食荻中粟,渴飲清川湄。孤翔無亂偶,高風羞詭隨。
夏日游慈云寺。 命儔乘暇日,散步入慈云。野氣能遙接,秋光自獨存。小山侵竹尾,細水護松根。眾果都連苑,繁花雜植園。廢興徵老衲,文字哭孤孫。卻幸重來好,禪床許北軒。
長途。 長途只是水連天,好景惟應月帶煙。獨有流鶯與飛絮,見來渾似綠窗前。
雜題畫景三十一首 其三十一。 靈巖好個景,鑿得不成山。人自要頭白,山頭也會斑。
懷知詩 其十 朱提刑升之。 渚萍漂泊合江蘺,并逐東流更不移。豈獨松篁能晚節,共拋簪紱向明時。煙霞草樹春容與,霄漢星辰夜陸離。慚愧逢人說桑梓,只如黃卷對光儀。
述行言情詩 其四十二。 驅車出衡門,薄游覽九州。東征略瀛海,西陟升昆丘。冠巾岱華竦,襟帶江河流。驗跡章亥趾,裁貢禹王疇。汎觀山海圖,遐尋府穴幽。八維何所極,撮土此可求。
黃樓。 落日照徐彭,長堤上下乘。黃樓不知處,洪水尚襄陵??妥幽軕丫?,官亭試一馮。波濤終古險,來往自頻仍。
顧秀才陽山草堂。 家住山城不到山,強題詩句抗塵顏。君家客坐煙蘿里,盡著閒人自不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