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君時恭山居韻四首 其一。 春入池塘草色新,吟邊魚鳥覺情親。雨馀澗水流花出,恍惚桃源洞里人。
晚過涿州。 青山冉冉夕陽浮,綠樹微茫見涿州。白雁聲寒燕塞晚,丹楓葉落薊門秋。漁舟蕩漾歸江浦,畫角凄涼起戍樓。黃帝蚩尤俱寂寞,眼前贏得水東流。
挽馀姚毛處士。 越山有幽人,高隱在巖谷。適興有詩書,驚心無寵辱。高風蓋一鄉,亦足振頹俗。人生隨化遷,百年蛇赴壑。送死人所悲,送君能勿哭。泠泠越溪水,蕭蕭溪上竹。主人去不返,水竹空繞屋。贏得慶源深,化作蘭與玉。春風滿階庭,藹藹揚芬馥。九原君勿悲,人間萬事足。
東黃四景為族叔祖方軒先生賦 其三 品樹成陰。 吾家遷莆歲月深,舊栽品樹參天青。況復先人多種德,直與茲樹同敷榮。慶流孫子昌而熾,適當品樹成陰際。因知樹乃德之符,神僧特識蒼天意。世運推移樹已薪,祖宗德澤應長存。一德相承能不替,會看孫子重振振。
送樊掌教乃兄邦本歸常山。 難弟承恩司教鐸,迢迢相送入南閩。客窗風雨連床久,故國椿萱入夢頻。馬踏暖云芳草路,帆沖晴靄綠楊津。遙知獻壽高堂上,白發雙親滿面春。
寄華巖寺默堂上人詩四首 其四。 問師飛錫游何處,自是閑云任去留。滿院幽花空冉冉,一溪流水自悠悠。半生苦海無緣濟,何日空門結社游?;厥壮悄虾鱿嘤?,一尊重約醉清秋。
題四景山水為林君叔孟賦 其二。 水邊亭榭絕炎熇,坐對遺經日易消。載酒有人來問字,隔溪撐過木蘭橈。
題林君長榮幽居和姨夫方先生韻。 綠陰深處結幽居,地僻依稀隱者廬。繞舍半栽陶令菊,滿窗盡積鄴侯書。踏殘庭月夜吟句,斸破畦云曉種蔬。教子暇時攜酒伴,登山臨水樂何如。
南安行臺賦古梅 其二。 鐵干冰姿亦半摧,入門為爾重徘徊。獨憐不改堅貞操,依舊寒花冒雪開。
次陸憲長元日即時口和四首 其一。 雨聲除夕響泠泠,元日乾坤一色冰。欲起堯夫詢世事,北方風氣果南行。
立春日霜降草木皆白戲成。 殘臈應隨寒漏盡,新春又逐曉鐘來。天公似報春消息,亂剪瓊花到處開。
題林純禮戶部山水圖三首石室薰風 其二 綬溪秋月。 憶昔曾同泛煙艇,特訪綬溪良夜景。皓月含秋鏡一輪,晴波漾彩金千頃。萍梗飄零苦不常,又從云路同翱翔。眼前皓月雖無恙,其奈山川非故鄉。他日青霄濟時了,還溯流光共吟眺。
題懸崖蘸水梅。 金鼎調羹未有期,獨依幽谷擅清奇。夜深溪月弄清影,水底分明又一枝。
下皋雜詠 其十九。 蒼松黃菊才三畝,流水柴門自一家。卻悔平生都失計,坐聽官鼓踏霜華。
燕樂亭。 蔣王祠下多游客,特搆幽亭庇休息。八窗嘉樹散繁陰,四座奇峰飛翠色。元戎小隊朝出城,釃酒椎牛來落成。綺席弘開縱歡笑,新詩迭唱歌太平。因號茲亭為燕樂,歲歲春風還有約。愿分此樂及蒼生,盡挽疲癃出溝壑。
謝友人惠錦菊月下白菊二株三首 其二。 鮮葩燦燦吐奇芬,截得天機錦綺文。病眼摩挲吟看久,愁懷應減兩三分。
和丁石崖太守贈箕陽陳憲副致政詩六首 其一。 貪夫溺忘返,達人自不羈。時行施惠利,時止娛詩書。而況故山下,猶有舊田廬。及此身強健,不歸待何如。
赤壁詩次韻。 阿瞞志欲捲群雄,戰艦誰知一炬空。天意欲教成鼎峙,不須惆悵怨東風。
壽贛州李太守琎母八十。 隴西阿?女中杰,母儀婦道俱超絕。和丸教子早登庸,五馬專城凜冰雪。作善由來天降祥,年華八帙身康彊。霞帔珠冠侈恩渥,芝蘭玉樹爭輝光。朱門設帨當茲夕,黃菊香中啟瑤席。和云石髓甘若飴,凝露蟠桃赤如日。贛江之水流滔滔,贛民擬釀為春醪。年年酌獻萱堂上,用介眉壽南山高。使君團圞同白首,長與贛民作慈母。
懷古。 吾聞庖羲氏,爰始開鴻荒。庖羲既已往,乃復生神農。厥后有軒轅,繼統為三皇。鼎湖龍去后,堯德益輝煌。有虞受其禪,恭已垂衣裳。禹承精一傳,克紹唐虞芳。猗歟嘆日躋,復見商成湯。穆穆歌敬止,亦有周文王。嗣武建皇極,周德日以昌。圣神相繼作,治道彌昭彰。所以八荒內,淳風浩無疆。唐虞既遼邈,三代亦荒涼。諸侯紛僣竊,列國互爭強。危舌利如戟,巧言媚如簧。孔孟思濟時,轍跡周四方。徘徊無所遇,懷寶徒悲傷。陵夷至嬴氏,不啻豺與狼。治道已蕩然,淳風亦淪亡。芒碭龍一奮,仗劍扶頹綱。所悲雜霸術,垂統未甚良。累葉稱善治,不過臻小康。東京既失御,群雄起陸梁。伏龍徒奮迅,鳳雛空翱翔。天意挽不回,炎精竟無光。六朝迭興廢,四海日擾攘。忽生龍鳳姿,唐祚開晉陽。奈何同氣親,戰血流宮墻。牝晨穢宸極,麀聚瀆天常。治道雜王霸,奕葉多昏狂。比之炎漢時,已不相頡頏。回首視唐虞,深淵與穹蒼。有唐既迄運,劉石遂披猖。中原數千里,幻作征戰場?;侍烀t主,揮戈掃欃槍。陳橋屬豬人,遂著龍袍黃。立國尚忠厚,頗勝漢與唐。惜哉三百載,教化未汪洋。遂令三代前,淳風竟茫茫。端居茅檐下,感此心傍徨。仰天動長吟,浮云自悠揚。
下皋雜詠 其九。 一川桑柘隱煙霞,黃菊蒼松自一家。更喜舍南添隙地,開渠占斷白鷗沙。
梨嶺道中十八首 其十七。 斷霞橫蒼山,淡煙迷遠樹。草傍幽泉生,冰凝如玉箸。
次韻王太守感春詩。 舉世逢春不解悲,春風應合笑人癡。賞春只說春光好,白發侵頭卻未知。
絕句二首招諸友游東巖 其一。 一春強半雨中過,節過清明日始和。垂老看春知幾度,乘春不飲欲如何。
游武夷九曲僭用文公先生韻賦棹歌十首 其一。 我來九曲訪仙靈,積雨初收天氣清。舊日虹橋無覓處,依然山色與溪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