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韻柬沈大參材美王方伯朝言周提學公儀 其一。 平生蹤跡隱書鄉,利鈍憑誰問紫陽。竹帽籠頭隨世分,對人無語自含章。
用韻柬沈大參材美王方伯朝言周提學公儀 其二。 誤傍張顛入醉鄉,龍飛虎躍震陰陽。從今不學公孫舞,留點遺經作典章。
謝陳宗文少恭惠京筆。 直節铦鋒出帝鄉,貯云含霧到滇陽。等閒不說中書令,付與公權作諫章。
送李中立太守之通州。 圣王明照徹遐陬,故擇英豪守此州。萬里莫辭關路遠,專城當慰士民憂。人能誠意魚豚信,行到通神鐵石柔。何況中朝冠履地,一般春色一般秋。
奉酬石太仆允升有懷次韻三絕 其三。 閑尋酒債問詩盟,萬里晴空一羽輕。不是知音頻寄語,秋光何事可怡情。
過宿遷夏正郎邀飲。 足跡江湖到處通,斯文氣味此真同。病多全藉參苓力,癡絕還如夢寐中。天冷水知歸碧海,秋高火退伏丹楓。撫時百感成何事,遙望長安日正東。
送林南川教授嚴州因次其留別韻三首 其二。 五年兩度聚京畿,一別孤心似亂絲。須向關文尋孔孟,敢憑塵俗溷隨夷。門封夜雪深三尺,人坐春風暖幾時。愿得詰朝逢滯雨,先生行李更遲遲。
至滇南次答陸進士震韻 其三 游滇池。 水清魚自躍,沙暖鷗爭眠。一望凝無地,孤舟似上天。光搖彭蠡月,波壓洞庭煙。憂樂江湖意,臨流亦快然。
黟縣察院聞蟋蟀有感。 五月西風振葉鳴,涼催蟋蟀作秋聲。憂來終夜不成寐,坐聽譙樓殺五更。
登紫陽山有感錄似汪有仁憲副。 紫陽山下半風塵,三百年來認未真。今日分明山上望,輕風遲日一般春。
松江至湖州又一日到四安登陸半日至廣德。 才過吳門游上海,又從霅水到橫山。三年漫踏青鞋破,不似浮萍一味閑。
寄張叔亨大理。 深澗水清魚自見,中原網密鳥飛忙。欲求天下無冤枉,廷尉從來說姓張。
三月八日松江道中見蜆。 面面風花隔岸香,家家蜆子傍河長。行人獨倚船頭立,錯認松江是故鄉。
吾仲兄游太學東歸舟過金陵余時奉命南畿得侍顏色適潘武選孔修過余作倡次韻一首。 鴻飛遵渚雁橫天,我上征車兄上船。無奈別情風雨惡,紫荊花發又經年。
六合曉行。 斜月鳴雞夜未消,人家煙火共蕭蕭。太平不用津頭問,勒馬淩霜渡野橋。
黃州。 周郎贏得東風便,蘇子閑攜夜月游。笑我南來蹤跡冷,長吟赤壁過黃州。
奉酬石太仆允升有懷次韻三絕 其一。 行藏無定倩誰盟,獨愛仙舟桂楫輕。未必路河風信急,自緣鄉國動歸情。
奉酬石太仆允升有懷次韻三絕 其二。 末世頹風事講盟,翻云覆雨往來輕。先生卻是同心者,一味汪汪澹薄情。
題撒麻鋪次韻鋪在貴州晉安道中二首 其二。 撒麻亭館隱云間,閱盡凡人多少閑。我亦欲閑閑未得,不如知止鳥綿蠻。
九月九日寓九江時戶部李時雍同年預約游廬山以是日雨作中輟時雍復遣人送酒侑以一絕因走筆戲答四絕 其四。 塵世難逢笑口開,菊花須趁此時栽。西風且莫頻吹盡,恐有東籬舊主來。
午日即事。 午日薰風花氣濃,鳳樓深處醉黃封。年年常得君王賜,一縷輕盈五色重。
次陳公遠重陽絕句五首 其一。 七載長安未到家,白云長望駐天涯。今朝縱有登高興,為望孤云不為花。
宋太祖未遇時與陳希夷對弈圖。 蓬蓬萬物等毫毛,枉費縱橫百戰勞??赐溉碎g無敵手,陶唐一著總輸高。
上關索嶺貴州路此山獨高險常陰雨上有關索廟。 黯黯瘴云飛雨,巖巖石磴盤空。絕險更無鳥過,奇勛惟說關公。
全椒縣一日到滁州次日十一月朔至來安縣又至日至靈居寺宿有寺屬六合縣。 三載江南江北,幾番天雨天晴。六合靈居夢覺,滿庭檐卜風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