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陶司馬南京參贊。 才解計臺朝北闕,復司留鑰赴南都。成周召伯嘗分陜,晉代陶公亦鎮吳。萬里長江天共險,六朝遺跡草空蕪。廟謨方爾資黃發,莫羨扁舟范蠡圖。
陳都憲文鳴以詩見貺次韻奉荅。 十年林閣聽松風,汲鄭真成兩禿翁。霧雨自應藏宿豹,天門何意睹飛龍。三秋按節聞芳譽,千里開緘想舊容。南臬西曹心話在,何時重對一燈紅。
弋溪訪汪石潭宗卿途中有作。 迂程百里訪夫君,層碧樓高隱白云。山徑肩輿行窈窕,風花衣袖度氤氳。師丹典禮誰同議,蘇軾文章世共聞。黃閣論思需舊學,即看玉帛賁江濆。
廣視堂題湯完之憲長卷。 倚空長嘯憶孫登,澤國風光老客情。天盡平蕪吟里望,風回極浦坐來聲。煙嵐掩映山長暝,鸛鵲翻飛雨乍晴。兩月一臨殊未愜,簿書不礙長官清。
奉簡汪閒齋少宰。 多年結屋山中臥,底事移家更入城。大隱無心仍避俗,幽居何地可逃名。朝端佐理誰耆舊,海內論心此弟兄。迢遞訪君還不遇,閩山楚水重為情。
辭朝有感。 積雨長安塵不飛,宮壺漏盡啟嚴扉。云開曙色分馳道,風遞鐘聲出禁闈。薄劣可能禆袞職,衰殘得遂解朝衣。江湖此去瞻天迥,猶認臺星繞紫微。
嘉靖四年六月十一日得請致仕書感。 久側班行乏寸裨,故山歸去自嫌遲。敢從柳下稱三黜,偶近關西謝四知。適意江湖終遠逝,忘機鷗鳥斷深疑。滄洲吾道依然在,歲晚藏修副夙期。
同年吳白樓宗卿秦鳳山司徒王平川吳紫山二亞卿追餞曹氏園亭賦謝。 圖史瀟瀟出帝京,兩街騶從罷將迎。九天氣肅驚先冷,六月陰多苦未晴。病骨賜歸明主惠,芳郊追餞故人情。曹家亭子相思處,況是今宵聽雨聲。
送朱必東侍御還莆。 仍著初衣返故林,許身真不愧南金。片言悟主情尤切,萬死寬恩幸亦深。更向一貧看壯節,豈容暫蹶負遐心。白頭鄉國慚無補,卻藉多賢振好音。
奉贈蔣師相敬所致仕歸湘源兼簡令兄大司徒二首 其一。 力辭機柄遂歸田,朝野相看意惘然。直節舊嘗稱宋璟,抗言終不負伊川。三孤望重臺階正,八座官高棣萼聯。相業都歸嘉靖詔,他年信史有遺編。
奉贈蔣師相敬所致仕歸湘源兼簡令兄大司徒二首 其二。 椿津未老并遺榮,祿賜便蕃荷圣明。道在行藏均化俗,功留宗社更完名。黃扉粉署當年夢,碧水丹山此日盟。潞國平章還故事,未應畎畝便忘情。
武夷。 武夷幾度負清游,此日溪頭訪釣舟。病骨秋深持榼去,好山日晚為詩留。蒼崖天削群峰異,瑤草云迷小洞幽。消息虹橋何足問,人間信此是丹丘。
送李毅齋總督兩淮漕運兼巡撫。 潞河新水擁樓船,江上秋回碧樹鮮。軍國轉輸逢歲歉,提封多故仗時賢。要途正合舟車會,總計仍兼將相權。出入均勞山甫事,中興今日并周宣。
閘河感事。 鳥外青山對酒杯,扁舟系纜獨徘徊。煙中津樹千重合,天際河流一脈來。軍國遠輸終易阻,滄溟舊道尚能開。升平共享漕渠利,怪爾迂疏獨漫猜。
和閣老楊石齋公夢中登樓得句韻。 親到虞淵取日來,乾坤氛祲一時開。濟川力盡勞推挽,補袞功深費剪裁。彩筆江淹詩有助,錦城司馬夢空回。神游更向華胥境,白首丹衷敢漫猜。
寓陜城恭值萬壽圣節謹致頌祝。 衣冠望闕再山呼,紫氣祥光滿舊都。卜世更過周歷數,統天何啻漢輿圖。遙持憲節違仙仗,忽憶穹班近御爐。萬里天顏應咫尺,獨慚金鑒進忠謨。
詠淖泉。 淖口飛泉玉雪清,決渠疏引入秦城。民居萬戶沾馀瀝,客邸三秋解宿酲。云物映來多異態,年光流去不停聲。臨池且盡杯中醁,浪跡乾坤一聚萍。
西陵。 蜿蜒一脈太行來,北繞天都面勢開。山水會時龍氣聚,華夷限處地維回。神宮月照明樓靜,馳道風生古柏哀。赫赫英靈儼如在,雨師先日洗塵埃。
正德辛巳再起巡撫江西書懷。 十年落跡舊溪山,漱石眠云秖一閒。黃紙到門翻局促,白頭臨事重疏頑。別懷況值三秋候,感遇真超百代間。謾向夕陽問飛鳥,迥凌霄漢幾時還。
送繼之祠部。 逸才清骨迥離群,軒冕丘林志未分。腳債溪山春夢繞,詩逋風雨夜燈聞??正S習靜還留客,遠道含悲又別君。無數瓊琚留篋笥,明河烱烱認星文。
一素亭和見素韻二首 其二。 郡郭風光此具觀,頻來杖屨不辭難?;ㄖυ懬剡呥^,山色崔嵬雨后看。軒冕已拋全世局,圖書終不厭儒酸。病馀筋力猶供客,日課園蔬侑素盤。
送陳子居天津督餉。 聊對清樽一放歌,百年風韻笑陰何。近郊地重留屯合,經國籌深積餉多。煙雨海樓詩益壯,杯盤廨舍客頻過。自公退食應多暇,萬軸書簽擁雪窩。
近秋。 寒蟲夜雨近清秋,華發偏驚歲月流。景逼桑榆空把玩,跡隨蓬梗任浮游。幸無軒冕為身累,獨有關山滯客愁。早晚寬恩釋累系,駕鴻千里訪浮丘。
內廷讀卷。 彤廷晝永午風恬,冉冉游絲罥畫檐。綺席駢蕃頒內宴,麻衣鮮?對宸嚴。殿前夢筆狀元策,日下祥云太史占。三十年前曾濫試,白頭供事愧重沾。
過岐山。 西行終日雨冥濛,隱約岐山入望中。周室馀民猶穴處,雍郊舊俗重農功。遠離狄難從姜女,肇造王基自古公。鳳去桐枯何處問,離離禾黍起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