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武將軍枉駕敝廬和盧方伯。 推轂曾聞國士風,請纓何必羨終童。六韜肯負登壇志,百戰還收靖海功。幕府論兵推上將,金戈回日掃群雄。春隨馬足臨江滸,千樹榴花十月紅。
弼唐兄寒月遠游用韻懷寄。 十年蹤跡混漁樵,藉草巖頭共聽潮。路入瘴江風土異,雁橫星漢朔云飄。長懷五岳天邊去,遠謝諸生館下招。西望石樓明月夜,敝裘霜鬢暗魂銷。
新月篇。 西郊雨過月初生,浩蕩乾坤陰復晴。云簾捲盡玉鉤橫,天門遙望泰階平。銅龍漏下報初更,極北關山處處明。曾憎朔方傳箭夜,黃沙磧里聽秋聲。
與蘇近齋年兄對榻話舊二首 其一。 澹澹秋光似宦情,濁醪深酌道平生。歸來夢斷長安路,猶記當年聽鹿鳴。
寄夔州郭使君 其二。 幾年相望隔河梁,獨有漁舟系綠楊。夜雨江頭春睡足,不知何處是瞿塘。
有所慕四首 其三。 夷齊百世師,中天立人紀。王室嘆陵夷,此身甘鼎沸。侃侃叩馬詞,英風動天地。伏節餓首陽,嵩華今并峙。商周已寥寥,往事光青史。誰為賣國雄,掀顏從風靡。歷朝有董狐,榮華安足倚。
蘇武城。 夜聽胡笳鬢盡絲,暗看南雁憶歸期。黃沙白草空明月,忍讀河梁送別詩。
夏日園中。 萬綠陰深梅雨時,落紅飛絮滿天涯。蘭孫飲露抽芽早,燕子窺簾學語遲。白日坐消頭上雪,晚風吹醒夢中棋。焚香掃地長延客,最是玄談得我師。
鄰翁問治生口占一絕。 長嘯須尋阮步兵,醉來高枕一身輕。如何范蠡扁舟去,千載猶傳貨殖名。
喜郝少泉道長行部至清苑。 燕邸談經共結鄰,校書時拂案頭塵。傳呼夜入金臺驛,雪里爭看萬井春。
燕集平遠臺用韻酬和大諫議蕭公。 崚嶒臺殿倚高山,遠郭長從磴道攀。紫氣氤氳紅日里,綠陰浮動彩云間。天回海上橫金劍,風轉螭頭拂佩環。萬里壯游頻作客,石亭留月醉朱顏。
三公。 小樓深酌晚風時,西望層巒入夢思。藉草久拚千日醉,看云猶負十年期。山中宰相今誰在,壺里乾坤祇自知。隔斷紅塵天上路,濯纓還向九龍池。
登樓書感 其三。 張翰秋風蒪,庾亮南樓月。何地無莼鱸,明月任圓缺。松陰架短床,便是神仙窟。紛紛行路人,誰能解此說。
春日泛海值風雨。 偏喜青春作伴游,雨中誰駕李膺舟。天低水郭藏深樹,風急沙汀起白鷗。草色漸看三月景,潮聲先到百花洲。臨流洗耳人何在,莫向高山問許由。
南鄰黃山人招飲。 云里高山似鹿門,千家雞犬共江村。庭留四壁堆禾黍,篋束殘編遺子孫。頭白肯論生計拙,眼青猶喜故交存。年來伏臘頻相過,愿給河東酒百尊。
與二客曉起登樓。 霜滿楓林葉正稀,江鄉搖落雁南飛。天邊日射紅云島,樹里雞鳴白板扉。鄴架藏書心未老,侯門彈鋏愿多違。還期倒屣昆侖上,臥看滄溟舊釣磯。
和楊生早春試筆聞新雷。 讀易方齋夜聽雷,萬分春意自東回。冥冥漸向江邊起,隱隱還從天上來。電火驅云崧岳動,桃花飄浪兩門開。當窗筆陣風霆捲,回視商霖遍九垓。
用韻贈鄉中諸館賓。 十年燈火臥松廬,肯羨題橋駟馬車。掌上風云三尺劍,胸中星斗萬言書。江亭晚酌曾同醉,帝苑春游未可虛。早入承明須獻賦,漢廷爭見馬相如。
春夜大雷雨和楊館賓。 誰挽銀河夜洗天,盡收氛祲報豐年。風聲捲地千山動,雷鼓驅云萬樹顛。龍起滄溟翻巨浪,雨深新水滿平田。何因卓錫匡廬上,臥看懸崖瀑布泉。
懷六榕寺塔。 側身西望對須彌,鈴鐸聲高白晝遲。繞檻風云連海岳,近人星斗界華夷。諸天寥廓梵鐘遠,飛閣崚嶒慧日移。古寺六榕今在否,清陰長憶舊游時。
人日會酌書懷。 高閣春風吟短琴,漫開新酒對知音。已拚東井投賓轄,肯待西鄰乞橐金。節序幾能逢勝日,年光誰解惜分陰。天高轉覺陽烏近,應向人間照此心。
新正海棠石榴盛開約同鄉燕會。 海棠凌雪壓枝紅,苒苒榴花競朔風。幽賞共尋真率會,豪談疑對滑稽雄。高軒幾夕虛陳榻,別墅何人訪謝公。天送江鄉春事早,卻教清嘯一尊同。
登六合樓。 入望嵐光向晚收,仙槎河漢路悠悠。長招海上青山醉,肯厭人間白日留。萬里風云隨去住,一身天地共沉浮。雪中搜遍江南景,先遣梅花寄隴頭。
和劉珠江游龜峰矩洲岳橋賞梅次韻三首。 晝游高步海天涯,應信桃源別有家。月引溪流頻洗耳,云迎朝旭共餐霞。山煙細繞黃花徑,江樹晴分白雁沙。卜筑幽人今已遠,杜鵑啼上海棠花。
臥游羅浮和盧方伯。 曾擬羅浮訪列仙,風煙縹緲石樓前。林亭丹灶知何在,欲問當年葛稚川。俯仰天吳如咫尺,萬里乾坤懸幾席。黃龍洞口駕飛云,四百峰頭生羽翼。滄海瀰漫東復東,三更日出海波紅。枕書高望扶桑頂,咫尺天河有路通。參差臺殿曾游處,鹿鳴澗底聞人語。捲簾飛瀑晝生寒,朱明草木多風雨。誰是名山真主人,蓬萊閣上好尋真。神游八極清風遠,壺里同收天下春。